沈青崖抬手将长弓背稳,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仓促:“二位,在下还得去山间收回捕鹿的陷阱,今日便先别过了。”
林舟望着他衣摆上未沾半分泥土的青衫,心中疑虑未消,却也不好过多挽留,只抱拳道:“今日多谢沈兄出手相助,若往后有幸相逢,定当设宴酬谢。”
沈青崖颔首一笑,目光在两人脸上短暂停留,似有未尽之言,最终却只是转身踏入洞口的藤蔓丛中,青色身影很快便隐入山林的晨雾里。直到那道身影彻底消失,苏云汐才松开紧攥的银鞭,轻声道:“此人箭术精准得过分,绝非普通猎户那么简单。”
“眼下先不管这些,”林舟收回目光,“我们得先学会‘咫尺天涯术’,尽快赶往雁门关!”
苏云汐点头认同,两人转身重回暗室。此前打斗燃起的火焰已熄灭,地面上,焦黑的干草与凝固的灯油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息。
林舟走到石台旁,将怀中的锦缎小心展开,露出里面泛黄的《崂山秘录》。书页刚一接触石台,他突然觉得一股温润的气流顺着指尖蔓延开来——那气流轻柔却浑厚,如同春日的溪水般,顺着掌心钻进体内,让他原本因打斗消耗的内力,竟有了隐隐复苏的迹象。
“这石台……”林舟眼中闪过诧异,当即伸手按在石台上,指尖细细感受着。果然,石台内部似有气流涌动,那股暖意正是从石台深处传来,而且随着他掌心的按压,暖意愈发明显,甚至在他掌心下形成了一圈微弱的光晕。
苏云汐也凑了过来,银鞭在她掌心轻轻颤动,似在呼应着什么:“我也感觉到了,这暗室里的气息比洞外浓郁数倍,尤其是这石台附近,灵气竟如此旺盛。”
林舟重新拿起《崂山秘录》,快速翻阅起来。翻到“咫尺天涯术”的注解部分时,一行小字映入眼帘:“此术需借地脉灵气为引,若寻得灵气汇聚之地修炼,可事半功倍,亦能降低走火入魔之险。”他心中一喜,抬头看向苏云汐:“原来子玄道长早有提示,这石台正是汇聚地脉灵气的关键,我们选在这里练功,算是选对了地方。”
苏云汐也松了口气,两人不再多言,各自在石台两侧盘膝坐下。林舟率先翻开秘录,目光落在“咫尺天涯术”的运气法门之上:需以自身内力为丝,牵引地脉灵气入体,待灵气与内力在丹田交融,再以心念催动,方可突破空间桎梏,缩地成寸,瞬息千里。他深吸一口气,按照记载运转内力,掌心朝下按在石台上,试图引出石台深处的地脉灵气。
起初一切顺利,一缕缕温润的灵气顺着掌心涌入体内,与他的内力交织在一起,如同溪流汇入江河。可就在灵气即将涌入丹田时,变故突生——那股原本温和的灵气,竟突然变得狂暴起来,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在他经脉中横冲直撞,胸口瞬间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喉头涌上一股腥甜。
“林舟!”苏云汐察觉他脸色骤变,额角渗出冷汗,急忙停下准备运气的动作,伸手想扶他,却被林舟抬手制止。
“别过来!”林舟咬着牙,强行压下体内翻涌的气血,“这灵气看似温和,实则暗藏刚猛,一旦触及丹田,便会爆发开来。得用秘录里说的‘缠丝诀’,将灵气一点点捋顺。”他重新调整气息,将体内的内力化作更细的丝线,如同蛛网般缠绕住狂暴的灵气,一点点引导着它们顺着经脉缓缓流转。
苏云汐见状,也不敢贸然尝试,而是仔细研读秘录中关于“缠丝诀”的记载,又观察了片刻林舟的运气轨迹,才缓缓将掌心按在石台上。有了林舟的前车之鉴,她刻意放慢了引气的速度,指尖掐出“分灵印”,将涌入体内的灵气分成三股,分别导入不同的经脉。可即便如此,当其中一股灵气行至膻中穴时,还是不受控制地偏离了经脉,朝着心脉冲去——她眼前猛地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险些栽倒在地。
林舟眼疾手快,不等她反应,便将一缕温和的内力顺着石台传递过去,如同精准的丝线般,截住了那股失控的灵气,将其引回正轨。“心脉是要害,绝不能让灵气冲撞!”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你试试用‘沉气法’,将灵气在膻中穴多停留片刻,待其稳定后再往下引。”
苏云汐定了定神,感激地看了林舟一眼,重新调整运气法门。她按照林舟的建议,将灵气在膻中穴稳住,感受着那股气流从狂暴渐渐变得温顺,才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它继续向下流转。这一次,灵气顺利通过了膻中穴,朝着丹田缓缓而去。
时间悄然流逝,暗室中只剩下两人均匀的呼吸声,以及偶尔传来的、灵气在经脉中流转的细微声响。月光透过山洞顶部的缝隙洒下,落在两人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石台上的《崂山秘录》似有感应,书页微微颤动,散发出微弱的金光,与两人身上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圈淡淡的光晕。
不知过了多久,林舟突然睁开双眼,掌心泛起一层莹白的光晕。他深吸一口气,心念一动,体内的内力与地脉灵气瞬间完美融合,脚下轻轻一点,身体竟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般,瞬间在原地消失——下一瞬,他已出现在暗室另一侧的石柱旁,距离石台足有三丈远。
“成了!”苏云汐眼中闪过惊喜,也急忙起身尝试。可第一次运气时,灵气与内力未能完全融合,瞬移的距离只有短短三尺,落地时还踉跄了一下,险些撞到石台;第二次,她刻意放慢了融合的速度,却因灵气不足,只移动了五尺,而且落地时气息紊乱;直到第三次,她将内力与灵气在丹田中彻底交融,指尖掐出“瞬移印”,身体瞬间消失,稳稳地落在了暗室的洞口处。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喜。可就在这时,暗室中的地脉灵气突然剧烈波动起来,石台散发出的金光愈发耀眼,石壁上的崂山派刻痕也亮起金色的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在石壁上缓缓流动,最终汇聚成一个古朴的阵法。
林舟下意识地将苏云汐护在身后,警惕地盯着那些流动的金色纹路。可片刻后,那些纹路竟散发出温和的气息,与他们体内刚刚修炼出的“咫尺天涯术”气息完美契合——一股更醇厚的灵气从阵法中溢出,缓缓涌入两人体内,让他们体内紊乱的气息渐渐平复,甚至让“咫尺天涯术”的根基变得更加稳固。
“这阵法……是在帮我们稳固修为?”苏云汐感受着体内愈发充盈的气息,惊讶地说道,原本因多次尝试而有些疲惫的身体,此刻竟重新充满了力量。
林舟也察觉到了异样,望着那些金色纹路,若有所思:“恐怕这便是子玄道长早已布下的后手,专门为修炼‘咫尺天涯术’的人准备的。他不仅留下了功法,还为后人铺好了稳固根基的路。”
两人不再警惕,各自回到石台旁,闭上双眼,借着阵法散发出的灵气,继续稳固刚刚练成的“咫尺天涯术”。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暗室中的金光才渐渐褪去,石壁上的刻痕也恢复了原样,唯有两人身上的气息,比之前更加沉稳厚重——经过一夜的修炼与阵法的加持,他们不仅彻底掌握了“咫尺天涯术”,内力也精进了不少。
“没想到修炼此术竟用了整整一夜。”苏云汐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望着洞口处透进来的晨光,笑道。
林舟点头,将《崂山秘录》小心翼翼地收好,重新裹进锦缎里:“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动身去雁门关了。”
可就在两人准备离开暗室时,洞口处突然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