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允禵踩着金砖地面走进殿,朝服上的金线随着步伐流动,百官早已列班等候,见他进来,不少人暗自交换眼色。
“哟,咱们的大英雄回来了?” 九爷率先开口,脸上堆着毫不掩饰的热络,“十四弟,哥哥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听说你冲垮了准格尔的阵营?那蛮子大汗的首级,都是你亲手斩的?”
“何止啊!九哥!我听说十四弟追着人家残兵打,硬生生把准格尔的王庭给掀了!这才叫扬眉吐气!”
周围的武将们纷纷附和:“十四爷这一仗,真厉害!准格尔扰边这么多年,这下总算老实了!”
“可不是嘛,当年吃了多少亏,如今十四爷一战定乾坤,真是解气!”
允禵对着众人拱手,脸上不见丝毫得意:“诸位谬赞了,此战能胜,全赖将士奋勇杀敌和蒙古支援。”
正说着,唱喏声刺破殿宇:“皇上驾到 ——”
胤禛的明黄龙袍扫过丹陛,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他在龙椅上坐定,目光如炬般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允禵身上,那眼神里有审视,有欣慰,还有一丝复杂。
“十四弟,西北之事细细奏来。”
允禵出列声音朗朗:“回皇上,准格尔前大汗首级已让臣弟给取了,其部众溃散。他的庶子合礼继位,臣弟命其每年向大清纳贡良马、貂皮。佐鹰首领率蒙古各部愿为屏障,永世臣服。”
“好!” 胤禛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多年的心腹大患,竟被你无意间荡平,不愧是爱新觉罗的子孙!”
“十四弟此番功绩,古今罕有,如今十四弟一战而定,此等功劳,若不重赏,何以服众?何以激励三军?”
“九哥说得对!十四弟不光斩了蛮夷大汗,还让蒙古各部乖乖听话,这可是泼天的功劳!”
百官见状纷纷跪奏,一时间 “请皇上重赏十四王爷” 的呼声此起彼伏。
允禩站在前列,始终含笑看着两个弟弟,此刻才缓缓出列,声音温润却带着分量:“皇上,九弟十弟所言极是。十四弟以雷霆之势平定西北,不仅稳固了边疆,更扬我国威于万里之外。如此功绩,确实当赏。”
胤禛看着阶下轻笑一声:“廉亲王说得有理。只是……” 他话锋一转,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上的龙珠,“十四弟如今手握西北兵权,蒙古各部唯你马首是瞻,这……” 他故意顿了顿,看着允禵紧绷的侧脸,“朕纵想赏些实权,怕是也没什么可赏的了。”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沸腾的油锅里,殿内瞬间死寂。
允禵缓缓抬头,目光与胤禛在半空相撞,他从那抹似笑非笑的眼神里读懂了什么:“皇上言重了。臣弟能平定准格尔,是佐鹰首领鼎力相助。若论功,佐鹰当居首功。”
“佐鹰自然有赏。” 胤禛收回目光,语气恢复了沉稳,忽然提高声音,对身旁的苏培盛道,“宣旨!”
苏培盛捧着明黄圣旨上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恂亲王允禵,勇略过人,平定准格尔有功,特晋恂亲王嫡子弘春为多罗贝勒,岁俸双倍,赏询亲王府黄金万两,绸缎千匹,京郊别院一座!”
“谢皇上!”
胤禛看着他叩首嘴角勾起一抹淡不可查的弧度:“起来吧。马尔泰成宇,此次配合恂亲王平乱有功,擢升为从二品副都统!”
“此次平定准格尔,不仅有赖于我朝将士奋勇杀敌,更得草原盟友鼎力相助。佐鹰首领率蒙古铁骑,协同十四弟作战,斩将夺旗,功不可没,朕也要重赏。
“皇上圣明!佐鹰首领此番功绩,确实值得重赏。他不仅助我大清平定边患,更显露出对朝廷的一片赤诚,如此忠勇之士,理当厚待!”
十爷也跟着附和,嗓门洪亮如钟:“八哥说得对!这样的好汉,就得重重有赏!”
“八弟以为,该如何赏赐佐鹰才好?”
“佐鹰已经是部落的首领,此次立下赫赫战功,若仅赏金银财帛,恐难彰显其功,也难以安抚草原各部。依臣弟之见,当给予其在草原上更有威望,也能更好地约束各部,为我大清镇守边疆。”
胤禛环视群臣,朗声道:“佐鹰首领忠勇可嘉,册封佐鹰为和硕亲王,爵位世袭罔替!”
“皇上圣明!” 群臣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大殿。
胤禛摆了摆手:“今日早朝就到这里,众卿散了吧。” 目光扫过皇子们,“晚上乾清宫设宴,为十四接风。”
“遵旨!”
“谢皇上恩典!”允禵邪魅一笑的看着胤禛。
散朝时,百官簇拥着允禵往外走,恭喜之声不绝于耳。九爷拉着他的胳膊,笑得合不拢嘴:“好小子!晚上我非得敬你三大碗不可!”
走到太和殿门口,阳光正好落在 “建极绥猷” 的匾额上,金光刺眼。允禵回头望了一眼龙椅的方向,胤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屏风后,但他仿佛还能感受到那道复杂的目光。
“十四弟,发什么愣呢?” 九爷推了他一把,“走啊!”
允禵收回目光,笑了笑:“九哥,我先去给额娘请安。”
九爷点点头随着八爷、十爷出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