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弘历早早便候在城门外,身后跟着几位宗室子弟。
整齐的马蹄声与甲胄碰撞声响起,允禵一身银白色铠甲,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眉宇间尽是沙场英气。
看到弘历,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四阿哥怎么来了?”
“十四叔为大清平定叛乱,侄儿代皇阿玛前来送行,是应有之礼。”
从身后小厮手中接过一个锦盒,递到允禵面前:“贵州气候潮湿,十四叔务必保重身体,早日平定叛乱,凯旋归来。”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允禵翻身上马。
“十四叔一路保重!” 弘历看着允禵率领大军渐渐远去,才缓缓收回目光。
弘历转身踏上回宫的马车,车厢内暖炉烧得正旺,他却没有丝毫暖意。
回到皇宫时,已近巳时,养心殿内胤禛斜靠在软榻上,眼神带着几分疲惫,叶澜依坐在他身旁,正为他剥着橘子。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胤禛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慵懒:“去送你十四叔了?”
“回皇阿玛,十四叔已经出发了。” 弘历躬身回话,目光落在胤禛脸上,心中暗自担忧,却总觉得少了几分精气神。
“皇上,臣妾去偏殿为皇上准备参汤。” 说罢,便带着宫女轻步离开了养心殿。
待叶澜依走后,胤禛坐直身子,从御案上拿起一份奏折,递给弘历:“你看看这份奏折,是张廷玉递上来的,提议设立军机处,你觉得如何?”
弘历接过奏折,仔细翻看,心中很快有了计较。设立军机处,是巩固皇权的好办法。但他也知道,若是处理不当,必会引起大浪。
弘历斟酌着语气,缓缓说道:“皇阿玛,儿臣认为张大人的提议甚好。如今西南苗民叛乱,西北也偶有边患,设立军机处专门处理军务,既能让政令传达更迅速,也能让朝中大臣各司其职,避免推诿扯皮。只是……”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愈发沉稳:“军事大权握在十四叔手中,若是设立军机处,儿臣以为,十四叔。。。”
胤禛不等弘历说完,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十四叔手中,牌太多了。”
“皇阿玛,儿臣以为,十四叔并非那种有不臣之心的人。十四叔与皇阿玛是同母兄弟,此次主动请命出征,也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十四叔断不会做出危害大清的事。”
“断不会?” 胤禛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若是有人在他耳边挑拨离间,你敢保证他不会动心?”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你还是太年轻,朕不信这世上的权力诱惑,圣祖爷在位六十一年多少皇子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如今朕登基多年,却依旧要提防自己的亲弟弟,你以为朕愿意吗?”
当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至今仍是朝堂上不愿提及的往事。他想再劝几句,却被胤禛抬手打断:“罢了,军机处的事再议。”
靠在软榻上,轻轻咳嗽了几声,语气带着几分落寞,挥挥手示意弘历退下去
“终归还是年轻啊…… 这天下....”
弘历刚进翊坤宫,便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弘历掀帘进去,只见若曦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年世兰坐在一旁,安悦在地毯上追逐着一只毛绒绒的雪球,小小的身影蹦蹦跳跳,满是活力。
“额娘吉祥,十四婶母吉祥。”
“快坐,外面天还冷,冻着了可不好。颂芝,给四阿哥倒杯热茶。”
若曦也笑着起身,将安悦抱到身边,轻轻擦了擦她额头的薄汗:“安悦,快跟你四哥哥问好。”
安悦拉着弘历的衣袖,晃了晃,“四哥哥,你陪我玩好不好?”
弘历看着安悦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年世兰与若曦默许的目光,笑着点头:“好啊,不过咱们不能跑出去,免得冻着了。”
玩了约莫半个时辰,安悦渐渐累了,靠在若曦怀里打哈欠。若曦摸了摸她的额头,对年世兰说道:“时辰不早了,我先带她回了。”
年世兰点了点头,看着若曦抱着安悦离开,待寝宫内只剩下两人,年世兰看着弘历疲惫的神情,开口问到:“近来朝堂上事情多,怕是累坏了吧?”
弘历端起桌上的热茶,浅啜一口,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却没能驱散心中的沉重。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犹豫:“额娘。”
年世兰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说道:“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张廷玉的奏折,提议设立军机处。” 弘历的声音压得很低,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儿子与皇阿玛商议时,皇阿玛似乎是有意削弱十四叔的兵权。”
年世兰眼神瞬间变得严肃起来,胤禛的猜忌心素来很重。
年世兰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当年夺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皇上心头,他总怕有人会觊觎他的皇位,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亲儿子,也难以完全信任。”
弘历沉默着,没有说话。
年世兰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紧紧锁住弘历,语气带着几分郑重:“弘历,你是额娘的孩子,今日我要跟你说的话,你一定要记在心里。我与你十四婶母是手帕交,你十四叔更是个性情耿直之人,虽手握兵权,却从未有过半点不臣之心。日后不管朝堂上发生什么事,你都不能伤害你十四叔,更不能伤弘春。你十四叔是真心待你,会让你在朝堂上有更多的支持。”
弘历抬起头,与年世兰对视,从她眼中看到了真切的期盼。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额娘放心,十四叔对大清的忠心,对儿子的关照都记在心里。只要恂亲王一脉不谋逆,儿子绝对会敬重十四叔。”
“好孩子。”
弘历看着年世兰,想起这些年世兰为自己做的一切,心中十分温暖:“日后儿子定会好生孝顺您,不让您受半点委屈。”
年世兰听到 “孝顺” 二字,眼眶瞬间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