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深吸一口气,在搜索框中输入了一系列关键词:雨、夜晚、阴影、符号...
系统返回了几十篇相关诗歌。
他逐一浏览,目光敏锐地寻找任何可能与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
窗外,夜色渐深。
城市的灯光依次亮起,而在这安宁的表象下,一场危险的猫鼠游戏已经在虚拟世界中悄然开场。
秦风不知道这个诗歌社区是否真的与案件有关,但直觉告诉他,这条微弱的线索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他缓缓敲击键盘,发出了加入平台后的第一条评论,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等待着看不见的涟漪荡开,以及可能上钩的目标。
技术科的灯光永远明亮如昼,仿佛这个部门从未有过昼夜交替。
周毅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面前的六块显示屏同时运行着不同的程序,数据流如瀑布般刷新。
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试图从“诗与远方”论坛的后台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获取完整后台数据需要法院指令,论坛运营方虽然配合,但能提供的有限。”
周毅向秦风汇报时的声音沙哑,“我们拿到了用户基本信息和登录记录,但私人消息内容需要更高权限。”
秦风站在技术科中央,目光扫过正在忙碌的技术人员:“Ip地址能追踪到什么程度?”
周毅调出一张江城地图,上面标记着数十个红点:“这是过去三个月所有用户的登录位置。大多数用户使用家庭宽带或移动数据,但有几个账户频繁更换Ip,明显在使用VpN或公共网络。”
他放大其中几个区域:“看这几个点——城西图书馆的公共wi-Fi,大学城的计算机中心,还有几个网吧。用户‘夜冥’尤其可疑,他在过去两个月使用了十七个不同的Ip地址,全部是公共网络。”
技术人员小李补充道:“更狡猾的是,他从不长时间使用同一个地点的网络,每次登录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正好是大多数公共wi-Fi不需要重新认证的时间限制。”
秦风的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那些分散的红点:“能确定这些Ip登录时的监控吗?”
“已经派人去调查了。”
周毅叹气道,“但希望渺茫。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监控保存时间有限,而且他很可能选择了监控死角的位子。”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技术团队还是初步锁定了三个高度可疑的账号:“夜冥”、“影舞者”和“孤独审判”。
这三个账号都有频繁使用公共网络、登录时间多在深夜、以及在两名受害者账号活动后不久就会出现的特点。
“凶手极有可能就在这三者之中,或者都是他的化名。”周毅总结道。
下午的案情分析会上,犯罪心理侧写师李教授根据新的线上调查结果,对凶手的心理侧写进行了修正和细化。
“凶手的线上行为显示,他不是一个冲动的犯罪者,而是一个极度耐心和谨慎的猎人。”
李教授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他在论坛中潜伏,观察潜在目标,就像蜘蛛守候在网中央等待猎物。”
他调出论坛中一些可疑账号的发帖记录:“注意这些账号发布的诗歌主题——多是关于雨夜、净化、解脱、美丽消逝的内容。凶手很可能将自己的杀戮行为视为一种‘艺术创作’或‘神圣使命’,而非普通的谋杀。”
李教授停顿了一下,让与会者消化这一信息,然后继续:“他认为自己是在‘解放’那些受害者,将她们从平庸的生活中‘拯救’出来,通过死亡使她们成为‘永恒的艺术品’。这种扭曲的心理使他能够毫无负罪感地实施暴行。”
侧写进一步细化:凶手年龄可能在30-40岁之间,有正式工作但可能不引人注目,独居或与家人关系疏远,有大量的个人时间。
他可能从事与艺术、文学或设计相关的工作,但这只是他的表面身份。
“最重要的是,”李教授神情严肃。“
他选择受害者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特定标准。
两名受害者都在论坛上表现出某种他寻找的特质——可能是某种脆弱感、孤独感,或他认为的‘不完美’。”
这一侧写结果让会议室陷入沉默。
面对一个将自己视为艺术家而非凶手的罪犯,传统的侦查思路可能需要调整。
会后,秦风独自留在会议室,面对着白板上凶手的心理侧写和那三个可疑账号的信息。
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他找到张铁林,直接表明想法:“张队,我打算主动引诱凶手现身。”
张铁林猛地抬头:“你疯了?这太危险了!”
“我们有技术监控,不会有真正危险。”
秦风语气平静但坚定,“凶手选择的受害者都有某种被他看中的特质。如果我在论坛上表现出类似特质,他可能会主动接触我。”
经过激烈争论,张铁林最终勉强同意,但设置了严格的安全条款:秦风的所有活动必须在监控下进行;不得透露任何真实个人信息;一旦有任何可疑情况立即停止。
回到技术科,秦风与周毅团队一起设计了虚拟身份的背景故事。
“墨痕”这个账号需要精心构建,既要足够吸引凶手的注意,又不能显得过于刻意。
“你要表现出一定的孤独和脆弱,但不能太过明显,否则会引起怀疑。”
周毅建议道,“就像钓鱼一样,饵要香,但不能让鱼觉得那是个钩子。”
当晚,秦风以“墨痕”的身份在“诗与远方”论坛又发布了一篇题为《雨夜独白 其二》的诗作: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
/敲打着这个城市的孤独
/我站在灯光昏暗的窗前
/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与虚无
/多少次,我想象自己是那雨滴
/从天空坠落,短暂而美丽
/在触碰大地的那一刻
/完成一生的旅程......
这首诗既展现了秦风所扮演角色的脆弱与孤独,又暗含了凶手可能感兴趣的“美丽消逝”的主题。
帖子发布后,技术科立即启动全方位监控,追踪每一个浏览和回复该帖的用户,特别关注那三个可疑账号的反应。
然而,连续两天过去,除了几个普通用户的常规评论外,那三个可疑账号毫无动静。
警队内部开始出现质疑声,认为这条线索可能走错了方向。
就在专案组气氛日益凝重之际,一起意外的小插曲让紧张的神经暂时得到了放松。
那天早上,秦风刚走进办公室,就发现自己的桌上放着一份精致的早餐和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
包装盒上有张便条,简单写着:“辛苦了,注意身体。”没有署名。
老王警官碰巧看到,立刻笑着打趣:“哟,咱们秦队又收到爱心早餐了?这周第几次了?”
旁边的小刘接过话头:“要我说,队里几个单身女警估计都在暗中较劲呢。秦队破案厉害,长得又帅,标准的黄金单身汉啊!”
技术科的小李也加入调侃:“就是就是,上次我还看到小赵偷偷看秦队破案时的照片呢!脸红了整整一个小时。”
大家哄笑起来,连日破案的压力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