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生物钟准时唤醒了林心大。她轻手轻脚地起床,先推开尹母的房门看了看,老人睡得正沉,呼吸均匀。她掖好被角,这才走进厨房,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小米粥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蒸锅里热着馒头和鸡蛋,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朴实的香气。这是家里一天开始的信号。
六点五十,念晴和天赐的闹钟相继响起。两人洗漱完毕,念晴去叫醒玥玥,天赐则帮着母亲把早餐端上桌。唤醒玥玥是个甜蜜的小工程,小家伙睡得脸蛋红扑扑的,迷迷糊糊地往妈妈怀里钻,念晴会温柔地亲亲她,用湿毛巾给她擦擦脸,帮她穿上幼儿园的园服。
七点一刻,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早餐。林心大把剥好的鸡蛋放进玥玥碗里,念叨着:“多吃点,上午才有力气玩。”天赐边喝粥边看手机上的新闻,念晴则提醒玥玥喝牛奶别洒了。餐桌上话不多,却流动着默契的温情。
七点四十,天赐和念晴一起送玥玥去幼儿园。看着女儿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跟着老师走进园门,还回头用力朝他们挥手,夫妻俩相视一笑,这才转身离开。天赐去菜市场买当天的新鲜蔬菜,念晴则回家,开始她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上午的时光安静而充实。林心大在打扫完卫生、安顿好尹母后,会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听收音机里的戏曲。念晴在书房里,或是在线学习新的营养学课程,或是通过视频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咨询。天赐买完菜回来,会处理一些远程工作,然后便进入他的“创作时间”,书房里响起轻柔的键盘敲击声。
中午,林心大会用天赐买回的食材做一顿简单却营养的午餐。四个人吃饭,会聊聊上午各自做的事。念晴可能会分享一个有趣的客户案例,天赐也许会聊聊他构思的新故事梗概。饭后,林心大习惯小憩片刻,天赐和念晴则会一起收拾碗筷,这是他们难得的二人独处时光,会聊聊孩子,聊聊未来的打算。
下午,念晴有时会出门拜访附近的客户,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天赐则继续他的创作,或者进行一些温和的康复锻炼。林心大会推着尹母到阳台透气,跟意识模糊的婆婆说说话,尽管得不到回应,但她相信这份陪伴本身就有意义。
四点钟,是一天中又一个热闹的时刻。念晴或天赐会去接玥玥放学。小家伙从幼儿园出来,总是像只快乐的小鸟扑进父母的怀抱,叽叽喳喳地讲述一天的新鲜事:“妈妈!今天我们画了大恐龙!”“爸爸!我得了两朵小红花!”这些童言稚语,是驱散父母一天疲惫的最好礼物。
傍晚,厨房里又响起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一家人吃完晚饭,会一起下楼在小区里散步。玥玥在中间,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林心大推着尹母跟在后面。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安宁幸福的剪影。
晚上,是亲子阅读和洗漱时间。天赐和念晴会一起给玥玥洗澡,然后念故事哄她入睡。看着女儿香甜的睡颜,夫妻俩会在客厅享受片刻的宁静,看看电视,或者只是聊聊家常。
这就是林家最寻常的一日。 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只有琐碎而真实的日常。但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寻常里,包含着最深的幸福:健康的身体,安稳的居所,相亲相爱的家人,以及每个人都在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的那份踏实感。他们深知,这份看似平淡的“寻常”,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因而也倍加珍惜。夜色渐深,万家灯火中,属于林家的那一盏,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