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渡口,赵匡胤望着铁索连舟的水寨,忽觉掌心黏腻——竟是昨夜酒碗里洒出的残酒未干。韩通策马踏碎河滩卵石,玄铁重甲压得战马嘶鸣:\"陛下要的是燕云十六州,不是尔等的妇人之仁!\"话音未落,桅杆上惊起十三只寒鸦,恰如当年歃血结义的十三太保之数。
莫州城头,契丹国师萧天佐的五毒掌印烙在青砖上,赵匡胤挥动蟠龙棍硬接三掌。每记对轰都震落城楼积雪,恍惚间他瞥见耶律燕的白狼裘在敌阵闪过。\"赵玄朗!你还欠我三支雁翎箭!\"萧天佐突然嘶吼,袖中射出淬毒的雁翎,却在穿透赵匡胤肩甲时被他反手折断——断箭处露出半截褪色的红绳。
瓦桥关大捷当夜,中军帐内烛火飘摇。柴荣握着染血的《平边策》,忽然咳出黑血溅在\"直捣幽州\"四字上。樊爱能等七十余将校被铁链锁作人墙,最末的年轻参将还在喃喃:\"家中新妇待产...\"柴荣双目赤红,龙泉剑寒光乍起:\"尔等血勇,不如汴河船娘!\"剑锋掠过处,帐外忽起北风,将血沫吹成漫天红雪。
赵匡胤跪在御榻前,见柴荣指尖深深抠进檀木扶手的龙纹。皇帝喉咙里滚着破碎的誓言:\"朕要踏碎燕山...\"突然抓住他手腕,力道大得能碎金石。韩通掀帐闯入时,正看见赵匡胤腕间青紫指痕——。柴荣最后的目光盯在舆图\"幽州\"处,瞳孔渐渐涣散成两汪血潭。
三更时分,赵匡胤独坐淤口关敌楼。怀中忽落出半枚契丹狼牙符,齿痕间还沾着耶律燕的胭脂。城下韩通正在焚烧阵亡将士名册,灰烬里飘起张残页,依稀可见\"显德六年四月癸巳,帝崩于乘舆\"。他猛然挥棍击碎雉堞,碎石坠入护城河时,惊起沉睡的七星龙渊剑——正是柴荣当年赠他的聘将之礼。剑穗上七颗东珠,在月光下渗出暗红血丝。
寒风刺骨的冬夜,汴京皇城司衙门的青砖地沁着雪霜。赵匡胤摩挲着新领的殿前都点检鱼符,符上龙鳞纹路竟与旧袍的补丁针脚暗合。高怀德突然踹开枢密院大门,肩头积雪簌簌而落:\"九哥,张永德的亲兵正在焚烧军籍册!\"烛火摇曳间,赵匡胤瞥见案头《平边策》夹页里,藏着半幅柴荣御笔——\"点检\"二字被朱砂重重圈住,墨迹透纸三寸。
义社十兄弟围坐在樊楼密室,炭盆里煨着雁门关缴获的契丹烈酒。石守信突然摔碎酒碗,瓷片嵌入梁柱的《大宋疆域图》,正钉在\"幽州\"二字:\"当年涿州城头,那狗太监克扣咱们的箭矢...\"赵匡胤默然解开发髻,露出后颈箭疤——那是为救张永德中的冷箭。王审琦突然拔剑割破掌心:\"殿前司三万儿郎的刀柄,都缠着义社的血绸!\"血滴在炭火里爆出青烟,幻化成黄袍虚影。
三更的侍卫亲军马步司衙门,赵匡胤望着校场新立的点将台。台基竟用被罢黜将领的甲胄熔铸,月光下泛着冤魂般的青光。他突然挥动蟠龙棍,棍风卷起积雪露出埋藏的《显德军制》——当年柴荣亲书的\"精简骁勇\"四字,此刻被冰晶折射成\"兵变\"的狂草。远处传来张永德部曲的梆子暗号,调子正是晋阳大战时的《破阵令》。
腊月二十三祭灶夜,赵匡胤独坐殿前司兵器库。忽有北风撞开轩窗,将耶律燕遗留的白狼裘吹覆在蟠龙棍上。他抚摸着裘领处的箭孔——那夜鸳鸯泉畔,她正是裹着此裘为他挡下致命一箭。库外突然传来整齐的甲胄叩击声,三万殿前司禁军不知何时已列阵完毕,枪尖映着雪光如银河倒泻。高怀德的声音穿透夜幕:\"九哥,三军儿郎的刀柄血绸...该换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