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笛被五名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牢牢地护在了队伍的最中央。
其余的七名队员,两人不知道干嘛去了,另外五个人则早已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在了周围那片充满了不祥气息的灰蒙蒙雾气之中,去执行前方的侦察任务了。
他也同样佩戴上了一副只有军队才有的战术护目镜,以前就一直很好奇,这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
现在看来……这不就约等于开了吗?纯外挂。
虽然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去调节这副护目镜的各项参数,但他很明显地能看出,这东西是可以直接接入【幻想】的通信系统的。
只不过因为他自己还没有达到20级,连最基础的“好友栏”功能都还没开启,无法输入任何消息,所以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护目镜的左下角不断地冒出黄上尉和其他队员们,通过意念输入所发出的各种充满了战术术语的文字消息。
除此之外,这玩意儿还能直接链接到士兵们手中的智能武器,开启“自瞄”模式。
一路上为了排解王鸣笛那因为第一次执行这种“高危”任务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走在他身边的黄振邦上尉主动地给他讲起了自己刚刚入伍时候的一些趣事。
“我入伍前高考的那个射击项目是满分。”黄振邦上尉的声音,通过内置在头盔里的通讯器,清晰地传到了王鸣笛的耳中,那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那时候啊,我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天生的神射手,是天下第一的‘枪王’呢……”
能进特战旅的,自然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黄上尉在射击上天赋肯定是极好,甚至连带觉醒的天赋也是一个A级的枪械方向。
“结果啊,我第一次拿到咱们旅里配发的战术护目镜和智能武器的时候,才感觉自己之前在高中里辛辛苦苦练了十来年的那些所谓的‘射击技巧’,真的一点都派不上用场。
“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入伍之后,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我们那个教官,就指着我的鼻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说:‘有框你不打,你是不是傻?!有自瞄你不用,你是不是傻?!’”
“因为那个时候我特别倔,”黄振邦继续用一种充满了回忆的语气说道,“就总觉得,用那种辅助系统,是投机取巧,不是真本事,非要关了自瞄,去和那些靶子较劲,想要向教官,向所有人,展示一下我那天赋异禀的‘枪法’。现在回头看看,那时候的自己,确实是……有种属于青春的莽劲啊……”
王鸣笛听着黄振邦这番充满了“过来人”感慨的话语,只能尴尬地哈哈干笑了两声,他自己,可没什么感同身受的地方。
要是能选,王鸣笛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开自瞄。他的射击水平也就一般般,比不上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各种项目都玩得转的江心月,更比不上林天鱼那个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没练过却总是能打得很准的变态。
所以这种因为能开自瞄而导致“道心破碎”的事,恐怕是永远也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的。
黄振邦感慨归感慨,但他也清楚,即使脱离了这些装备,只给他一把十八世纪末期的老旧左轮手枪,他如今也同样能打出不输给当时任何一个所谓“神射手”的精准度。
毕竟【幻想】所带来的职业等级提升,和那十几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实战化训练摆在这里。
军队的训练,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就完全依赖于这些装备,而排除掉那些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发生,需要士兵们依靠自身最原始的战斗技巧去应对的练习。
他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训练的时候,教官之所以会那么训斥他,也只是为了能让这些刚刚从学校里出来,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幻想的“新兵蛋子”们,尽快地适应军队那套简单、高效、以完成任务为最高优先级的、实用主义的作战风格而已。
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火力覆盖。
……
“报告指挥官,前方三点钟方向,距离800米,发现一栋保存相对完好的五层建筑。现实扭曲度已超过阈值,内部有大量异常能量聚集。初步判定,该建筑极有可能是本次任务的目标区域之一。”
就在王鸣笛还在和黄振邦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的时候,他的护目镜左下角,突然跳出了一条来自于前方侦察小队的、最新的情报。
同时,在护目镜右上角那个实时更新的小地图上,一栋原本只是灰色轮廓的建筑,瞬间就被标记成了醒目的红色。这显然是前方那支侦察小队,手动进行的标定。
“收到。”
黄振邦上尉脸上的笑容,在看到这条情报的瞬间,就立刻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职业军人的、冷静而又专注的严肃。
他先是看了一眼身边的王鸣笛,然后便通过内置的通讯器,用一种简短而又清晰的战术指令,向着整个小队,下达了新的命令。
“一号保持观察。‘幽灵’小队,向目标建筑渗透,优先确定内部敌军数量与分布,构建三维结构图。其余各单位,以我为中心,向目标区域靠拢,保持警戒。”
“收到。”、“收到。”……
一道道简短而又整齐划一的回应,从通讯频道之中接连响起。
“王鸣笛同志,”黄振邦又转过头对着王鸣笛,用一种安慰的语气说道,“不用紧张,我们先在这里原地休整一下,等前方的侦察小队将情况摸清楚了再说。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嗯。”王鸣笛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他虽然嘴上说着不紧张,但那颗心脏还是不争气地开始“怦怦”加速跳动了起来。
终于……要来了吗?
不到十分钟,通讯频道里便再次传来了“幽灵”小队的汇报。
“指挥官,‘幽灵’已就位。建筑内部结构图已上传至共享网络。共发现17个异常能量反应,其中,位于三楼中央大厅的那个,能量反应最强,初步判定,其等级,至少在20级以上。其余16个,等级均在10级以下,分布于各个楼层,行动模式单一,疑似为游荡的低阶怨灵。”
与此同时,王鸣笛护目镜右上角的小地图,也瞬间变得立体了起来。那栋原本只是红色轮廓的建筑,其内部的每一层、每一个房间、甚至每一条走廊的详细结构,都以一种三维立体模型的形式,被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地图上还标注着17个正在缓缓移动,代表着“敌人”的红色光点。
其中,那个位于三楼中央,最大的红色光点还被“幽灵”小队给特地用一个醒目的感叹号给标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