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清晨,省直机关办公楼的走廊比往日更显肃静。
秦宇轩提前半小时到岗,将面试室的桌椅反复调试。桌上的评分表、计时器与中性笔,按标准间距排列得一丝不苟。玻璃窗外,薄雾尚未散尽,楼前的香樟树影影绰绰,像藏在暗处的目光。
“小秦,准备得怎么样?”综合科科长张磊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摞密封好的面试题。“昨晚又有两位老领导给我打电话,问罗竟尧的情况,话里话外都在打听能不能‘酌情关照’。”
秦宇轩接过题册,指尖划过烫金的“机密”字样:“张科长放心,所有题目随机抽取,面试官临时通知,全程录音录像,不会给任何人可乘之机。”他顿了顿,补充道,“林书记特意交代,让纪检组同志全程监督,确保程序合规。”
张磊松了口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有林书记撑腰,咱们腰杆也硬气。不过今天来面试的人里,有几个背景不一般——发改委田主任的侄子、财政厅王副厅长的外甥女,还有……”他压低声音,“赵省长夫人提过的陈默,国外读的mbA,回来就在省直企业挂了职。”
秦宇轩点头记下,将题册锁进保险柜:“不管是谁,都按同一套标准来。能力过关就留,不符合要求,再好的背景也没用。”
上午九点,面试正式开始。
候考室里坐满西装革履的候选人,有人对着镜子反复整理领带,有人捧着资料低声背诵。唯有角落里的罗竟尧显得格外平静,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攥着一本翻得起皱的《公文写作规范》,目光落在扉页“守正初心”四个字上——那是乡镇书记临别时写的。
第一个走进面试室的是陈默。他身形挺拔,举止优雅,递简历时双手托送,笑容恰到好处:“秦秘书您好,各位面试官好。”自我介绍时,他条理清晰地罗列海外学历与企业经历,提到参与的重大项目,语气难掩自信。
“如果直接领导让你优先处理他亲戚的私事,而此时有紧急公文需要流转,你会怎么做?”秦宇轩抛出问题,目光紧紧盯着他。
陈默稍作思索,笑道:“我会先向领导说明公文紧急性,同时协调同事帮忙处理私事,做到公私兼顾。”
“要是领导坚持让你先办私事呢?”旁边的纪检组同志追问。
陈默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道:“我相信领导有大局观,只要解释清楚利害,他一定会理解。”
秦宇轩在评分表上写下“应变稍显圆滑”,示意他退场。
接下来的几位候选人,回答要么模棱两可,要么刻意迎合,甚至有人直接暗示“熟悉机关人情世故”,让秦宇轩眉头越皱越紧。
轮到罗竟尧时,已近中午。
少年略显局促地走进来,衣角还沾着未干的露水——他凌晨五点从乡镇出发,坐最早一班大巴赶来,连早饭都没吃。“各位考官好,我叫罗竟尧,来自清河县柳泉镇党政办。”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秦宇轩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想起县教育局发来的信息,问道:“你在乡镇整理年度总结时,遇到过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吗?怎么处理的?”
罗竟尧挺直脊背,语速平稳:“遇到过。去年统计脱贫户收入,有村上报的数据偏高,我连夜走访三户人家,核实后重新修正,还帮村里完善了统计流程。虽然加班到凌晨,但数据准确了,心里才踏实。”
“如果面试结束后,有领导找你,想让你在考察环节多关照某位候选人,你会怎么做?”秦宇轩抛出准备好的题。
罗竟尧愣了一下,随即坚定地说:“我会告诉领导,选拔有明确规则,破了规矩对其他候选人不公平,以后也没法踏实做事。要是领导坚持,我就按程序向组织反映。”
面试室里静了片刻,纪检组的同志率先点头。秦宇轩在评分表上写下“原则性强,务实可靠”,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清晰痕迹。
面试结束时已过下午一点。
秦宇轩刚走出面试室,就被发改委的田主任堵在走廊:“小秦,辛苦啦!我侄子陈默表现怎么样?这孩子能力不错,就是有点紧张。”
“田主任,所有候选人的成绩要综合评定后公示,现在还不清楚,请您谅解。”秦宇轩语气非常客气。
田主任的脸色沉了下来,看着他的背影,非常不满。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张磊看到,他快步追上秦宇轩:“刚那场景我看见了,田主任在机关人脉广,你得小心点。”
秦宇轩苦笑:“按规矩办事,总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丢了原则。”
回到办公室,他刚把评分表汇总好,林致远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面试情况如何?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有一位叫罗竟尧的乡镇干部,表现很突出,原则性和务实能力都符合要求。”秦宇轩如实汇报,“不过其他候选人里,有几位背景复杂,恐怕后续会有争议。”
“争议不怕,只要程序合规,结果就站得住脚。”林致远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沉稳的力量,“你把汇总表送到我办公室来,咱们下午碰一下,尽快确定考察名单。”
挂了电话,秦宇轩将汇总表仔细核对三遍,装进文件袋。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阳光刚好穿透薄雾,落在地面的瓷砖上,映出清晰的光影。他知道,确定考察名单只是第二步,接下来的考察环节,必定还有更多暗流在等待。
电梯缓缓下降,秦宇轩看着镜面里自己的倒影,眼神愈发坚定。不管前路有多少阻力,守住选拔的公平,就是守住初心,也是守住机关工作的底线。
当电梯门打开,他拎紧文件袋,大步向主楼走去,脚步声响在空旷的大厅里,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