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表态,即便节目停播也无妨,只要李成在就有希望。收视纪录对他而言易如反掌,实力摆在那儿毋庸置疑。
\"放心交给我,走!吃饭去,今晚我请客,大伙儿放开了吃。\"李成始终从容淡定地望着众人。
李成虽然没有表态,但所有人都预感到事情不会简单收场。作为国家电视台,龙国电台代表着国家形象,绝不容许出现篡改历史、 ** 历史的重大失误。这类节目放在过去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后续处理。
果然,文化部门负责人很快亲自登门。当这位不速之客出现在电视台时,整个节目组都忐忑不安。谁都清楚,对方此行必定是为《龙国宝藏》涉嫌歪曲历史的问题而来。毕竟这场 ** 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惊动上级部门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负责人直接找上李成,两人走进办公室密谈,工作人员们立即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该不会是来下达停播令的吧?\"
\"完全听不到谈话内容,急死人了!\"
\"要是节目被撤,我们所有心血都白费了。\"
\"现在就像在等待审判,心里直打鼓。\"
\"可网友说得没错,我们确实存在史实错误......\"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际,办公室门突然打开。所有人立刻观察负责人的表情,却只见两人谈笑风生。更令人意外的是,李成始终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神态,这种镇定也感染了在场每个人。
当大家以为要接到停播通知时,负责人却转身离去。只听李成拍了拍手:\"各就各位,准备开工!\"
李成活动了下脖颈,整个人干劲十足,眼神里透着笃定
听到李成的指令,工作人员们面面相觑,完全没搞清状况,更不明白接下来要做什么
但导演既然发话了,众人只能跟上节奏。事已至此,按他的安排走总没错
进入演播室后,李成立马指挥众人开工
他话音刚落,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呆呆望着神色严肃的李成——这架势可不像在闹着玩
既然导演下了命令,大家只好各就各位
\"李导该不会要录《龙国宝藏》第二期吧?\"
\"谁知道呢,看情况十有 ** 是。可档期不对...\"
\"老天!李导到底想干什么?半句解释都没有!\"
\"节目下不下架都没准信,现在就要开录?\"
\"别琢磨了,让干啥就干啥吧。这节骨眼谁敢多问...\"
此起彼伏的嘀咕声在操作间回荡,每个人脸上都写满困惑
眼下根本不是录制的时机,网上 ** 还没平息呢!哪来的观众?\"李导,真要录第二期的话,需要联系张国利老师他们吗?\"
副导演试探性地提问,想确认是否真要启动《龙台宝藏》新一期录制。毕竟主持人可是节目的灵魂
\"今天不录节目。\"李成摇头,\"直接开直播,标题就叫...《李成解读周瑜》!\"
他确实没料到做节目会引发如此 ** ,但丝毫不慌。先前只顾着节目效果,忽略了历史考据这块,网上的争议纯属意外
既然出了状况,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
这种现象其实不难理解。从小到大,《三国演义》就是大家认知中的三国史,考试要考,影视剧不断强化,导致很多人把小说当成了正史——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如今《龙国宝藏》呈现的周瑜形象截然不同,在观众眼里简直是在篡改历史,引发争议再正常不过
既然有人质疑他曲解周瑜,那他就向世人展示真实的周公瑾!工作人员闻言皆是一怔,虽不明就里仍迅速开启了直播通道。
众人默契地保持着专业素养——李总监行事向来有其深意,与其追问缘由,不如静观其变。整个演播厅顿时进入高效运转状态,谁都清楚这必与《国宝探秘》的舆论 ** 有关。
(直播开启前五分钟)
\"李总监品鉴周公瑾\"的直播预告刚出现在龙国电视台官网,实时在线人数便呈几何级暴涨。自《国宝探秘》引发史学争议后,这档节目已然成为全民焦点。
\"这是要现场为周瑜正名?\"
\"总不会要 ** 教科书吧?\"
弹幕如潮水般涌来时,镜头前的李成整了整西装领带。他面前摊开着泛黄的《江表传》与崭新的考据笔记,演播厅的环形灯光在古籍封面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光斑。
“永远力挺偶像,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解读周瑜?我倒想看看能说出什么花样来,谁还不知道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都别吵了!正主还没发话呢,说不定另有深意,现在争来争去有意思吗”
网友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都在猜测李成这次究竟意欲何为。毕竟事情已经发生,突然提出要“解读周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周瑜的历史形象早有定论,众人心知肚明。更何况李成并非史学家,他究竟会如何诠释周瑜,引发了广泛好奇。
龙国电台直播的消息迅速扩散,很快冲上热搜。网络上一片哗然,众人不解李成为何突然要讨论周瑜——这个因《三国演义》而家喻户晓的人物。
听李成的语气,似乎有意为周瑜正名,不少网友顿时坐不住了。直播间人数飙升,弹幕刷屏,从最初的质疑逐渐演变为抨击李成“不懂历史”,引发粉丝强烈反击,双方激烈交锋。
“解读周瑜?简直胡闹!”
“一个外行还敢谈周瑜?太荒谬了!”
“笑死,李成能说出什么花样?周瑜什么形象早有公论!”
“楼上闭嘴!你懂什么历史?”
“你行你上!有本事自己拍电影去!”
“支持李导!历史书写的就一定对吗?教科书还有错漏呢!”
直播间硝烟弥漫,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由于《龙国宝藏》中的周瑜形象与史实不符,许多网友借此指责李成歪曲历史。而粉丝岂容偶像被诋毁?即便李成此次确有争议,他们仍全力维护。弹幕彻底沦为战场,言辞激烈, ** 味十足,眼看就要失控。
就在网络争论愈演愈烈时,李成突然开口:\"我本不想理会网上的闲言碎语,但没想到连历史人物都开始讲究人设了。看来周瑜还挺时髦,那我可得说两句,免得半夜收到他的律师函。\"
这番调侃引得众人会心一笑,直播间里的 ** 味顿时消散不少。弹幕逐渐平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等待他的下文。
\"想必大家对周瑜的印象都来自《三国演义》——那个嫉贤妒能、被诸葛亮三番五次气得吐血,最后含恨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情角色。\"李成顿了顿,\"甚至很多学过历史的人都认定,周瑜确实是被气死的。\"
观众们不约而同地点头,这确实是大众共识。也正因如此,《龙国宝藏》引发的争议才如此激烈。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成要认错时,他突然斩钉截铁地说:\"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假的!\"
这句话犹如平地惊雷。现场工作人员倒吸一口凉气,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质疑教科书?否定公认史实?这简直是在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李导疯了吗?这种言论简直是在引战!\"
\"吓得我差点关掉直播,手都在发抖\"
\"根本不敢看弹幕,网友肯定炸开锅了\"
\"《龙国宝藏》这次绝对要停播了\"
\"天,李导又在搞什么?观众肯定不会买账\"
\"太可怕了,我现在就想离开演播室,这压力谁受得了\"
节目组全员都被李成的发言震惊得议论纷纷,个个面色惨白。谁能想到李成会直接 ** 历史定论,声称史书中的周瑜形象全是虚构的?这记重磅 ** 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原本大家以为李成会公开道歉,没想到他竟抛出更劲爆的言论。工作人员甚至不敢查看直播弹幕,生怕被网友的怒火淹没。
李成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连文化部门负责人都吓得不轻。想起之前李成信誓旦旦保证能解决问题,难道这就是他的\"解决方案\"?这分明是在火上浇油!
龙国电台的直播惊动了各界高层,听到李成的发言后,多位重要人物脸色铁青:
\"他到底要干什么!\"
\"简直无法无天,竟敢质疑历史!\"
\"先别急,以他的作风,应该另有深意...\"
这场直播确实引发了全民关注,从普通观众到高层领导,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成身上。
直播间人数持续飙升,热度丝毫未减。李成那句\"假的\"犹如火星溅入油锅,瞬间引爆全场。
弹幕疯狂滚动:
\"我耳朵出问题了?他居然坚持说历史是假的!\"
\"太荒谬了!我们学的史料都有据可查!\"
\"先别急,听听男神的解释...\"
\"这分明是在挑衅学术界!\"
网络舆论瞬间炸锅,质疑声铺天盖地。少数试图维护偶像的粉丝也被淹没在声讨中。李成却始终神色自若,完全无视外界反应。
他从容继续讲述:\"周瑜24岁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相当于现在的cEo。同年迎娶三国女神小乔,不知让多少男人羡慕嫉妒。\"这番古今结合的生动比喻,让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与传统枯燥的史书解说不同,李成用\"cEo女神\"等现代词汇,将历史讲得妙趣横生。虽然观点存在争议,但他对周瑜才能的肯定,特别是与小乔的佳话,确实引发共鸣。
周瑜被称为周郎,\"郎\"在古代是赞美男子相貌俊美的称谓。若用现代语言形容,他堪称三国时期最出众的美男子。想象一位年仅二十四岁、风度翩翩的集团总裁,身旁还有才貌双全的佳人相伴,事业与爱情皆圆满,这简直是完 ** 生的典范。要说他羡慕他人,倒不如说是旁人对他羡慕不已。
李成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给众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在场听众都陷入沉思,反复琢磨他这番话。虽然与史实不尽相符,但仔细想来确有道理——相貌出众、才华横溢,又娶得美貌贤妻,这般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境遇,确实堪称人生赢家。如此说来,该是旁人嫉妒他才对。
但历史上周瑜不是曾嫉妒过诸葛亮吗?
这个疑问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按照史书记载,周瑜应当嫉妒诸葛亮才对,可李成的说法却截然不同——在他口中,周瑜已是人生赢家,根本无需羡慕他人。二十四岁就取得如此成就,即便放在当代也足以令人艳羡,在古代想必更是如此。
人家已经取得如此成就,何必再去羡慕诸葛亮?这岂非无稽之谈?难道一直以来人们对周瑜的认知都是错的?李成的说法才是 ** ?更何况他的论述有理有据,不似信口开河,更不像在胡编乱造。
众人一时陷入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