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未平,青岚遗秘辛
青岚自尽了。
这个消息,并未让林潇潇感到太多意外。那个清冷决绝的女子,在得知家族倾覆、自身被打入冷宫永无出头之日後,选择这样一条路,似乎是她的必然归宿。她就像一件被精心打造出来、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在价值耗尽或被摧毁后,便被无情地抛弃。
然而,甄嬛接下来的话,却让林潇潇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她在梁上,留下了用血写就的几个字……”甄嬛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
“什么字?”
“‘小心宫外白莲教’。”
白莲教!
林潇潇瞳孔骤然收缩!这可是前朝余孽,民间最隐秘、也是朝廷最为忌惮的反清势力之一!他们行踪诡秘,教徒遍布三教九流,时常在各地掀起叛乱,虽屡遭镇压,却始终野火烧不尽!青岚在临死前,留下这样的警示,是什么意思?
是垂死前的胡乱攀咬?还是……果郡王或者说乌拉那拉家,与白莲教也有勾结?!亦或是,青岚在生命的最后,意识到了什么更大的阴谋,想以此作为报复或提醒?
无论哪种可能,这都意味着,果郡王集团的覆灭,并未能彻底清除所有的威胁。还有一股更隐蔽、更难以捉摸的势力,潜藏在暗处,如同毒蛇,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消息可靠吗?还有何人知晓?”林潇潇压低声音问道。
“是臣妾安插在冷宫的人亲眼所见,第一时间报来的。发现尸体的老太监已被臣妾控制起来,暂时无人知晓此事。”甄嬛答道。
林潇潇沉吟片刻,果决道:“此事关系重大,暂且压下,勿要声张。那个老太监,给他一笔银子,打发得远远的,让他永远闭上嘴。”
“臣妾明白。”
送走甄嬛,林潇潇心潮起伏,再无睡意。白莲教……这个阴影,比之前的任何敌人都要庞大和难以对付。他们不在朝堂,不在后宫,而在民间,在江湖,防不胜防。
她想起之前西北军情紧急时,各地似乎也有些不稳的迹象,是否有白莲教在背后煽动?果郡王与他们勾结,是想借助民间力量来颠覆朝廷吗?如今果郡王倒台,白莲教是会就此蛰伏,还是会寻找新的合作者,或者……独自行动?
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她知道,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告知雍正。白莲教的威胁,远非后宫争宠或朝堂党争可比,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然而,想到雍正如今病弱的身体和那双愈发深沉难测的眼睛,她又有些犹豫。此时再抛出如此惊人的消息,是否会加重他的病情?他……还会像以前那样信任她的判断吗?
权衡再三,她还是决定以最谨慎的方式禀报。她亲自熬了一碗安神汤,前往养心殿。
雍正的精神比前几日稍好,正靠在榻上批阅奏折,脸色依旧苍白。见到林潇潇端着汤药进来,他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
“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歇着?”他的语气温和,却带着疏离。
“臣妾挂心皇上龙体,特熬了安神汤送来。”林潇潇将汤碗放在案几上,斟酌着词语,“另外……臣妾方才得知一事,心中不安,觉得……还是应该禀明皇上。”
“哦?何事?”雍正抬眸看她,目光平静无波。
林潇潇将青岚遗言“小心宫外白莲教”之事,以最平实的语言陈述了一遍,未加任何自己的猜测和渲染。
雍正听着,脸色逐渐凝重起来。他久在帝位,自然深知白莲教的危害。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朕知道了。此事……朕会命粘杆处暗中留意。”
他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平静,甚至没有追问消息来源和细节。这种平静,反而让林潇潇感到一丝不安。
“皇上……”她还想再说些什么。
雍正却摆了摆手,打断了她:“潇潇,你近日也受惊了,回去好生歇着吧。这些事,朕自有分寸。”
他端起那碗安神汤,轻轻吹了吹,却没有喝,目光重新落回了奏折上,显然不欲再多谈。
林潇潇知道,此刻再多言也是无益。她行礼告退,走出养心殿。夜风拂面,带着初夏的微凉,她却觉得心头沉甸甸的。
皇帝的态度,让她明白,经过这一连串的风波,他们之间,那道名为“信任”的桥梁,已经出现了难以修复的裂痕。他依然需要她稳定后宫,倚重林家的势力,但内心深处,那份毫无保留的倚赖与亲近,恐怕已一去不复返。
而白莲教的阴影,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她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却照不亮前路的迷雾。扳倒了果郡王,除掉了兰贵人,她登上了权力的更高峰,却仿佛站在了更陡峭的悬崖边缘。
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就在她沉思之际,一名心腹侍卫悄然来到她身边,低声道:“娘娘,宫外林大人递来消息,江南漕运……似乎出了些乱子,有漕帮弟子聚集闹事,背后……疑似有白莲教煽动的痕迹。”
林潇潇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