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汉帜,涅盘重生】
硝烟散尽,血腥未褪。 石城内外,满目疮痍。
断壁残垣,焦土尸骸,无声诉说着方才那场战争的惨烈。
然而,一种劫后余生的坚韧,却在这片废墟之上悄然滋生。
打扫战场的工作,在庞统嘶哑却条理分明的指挥下,高效展开。
士卒们忍着伤痛,收敛同袍遗骸,清点缴获,安置降卒。
当张合、夏侯尚、蒋济那三枚沾血的储物戒被呈上时,即便是刘备,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神识探入。
里面是堆积如山的下品、中品仙晶!琳琅满目的各色灵丹、符箓、炼器材料!甚至还有数件宝光隐隐的仙器胚子! 尤其是蒋济那枚,更有大量阵法典籍、心得玉简!
海量军资! 足以弥补此战所有损失,并能将季汉实力整体向上推升一个大台阶!
“天佑大汉!”
刘备声音微颤,紧紧握住那三枚戒指,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石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庞统仿佛不知疲倦的陀螺,奔走于各处。 调度人手,修复城墙,分配物资,安置伤员,整顿降卒……千头万绪,在他手中却变得井井有条。
他甚至依据蒋济遗留的玉简,开始着手修复并强化那座破损的“厚土覆天阵”核心,使其能与石城更好地结合。
刘备默默看着这一切。 看着庞统以地仙之躯,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将一团乱麻的内政梳理得清清楚楚。
看着他因过度劳累而愈发深陷的眼窝,听着他永远沙哑却无比清晰的指令。
刘备心中,感慨万千。
“昔日水镜先生言:‘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他对身旁伤势未愈的关羽、赵云叹道,“今备兼得之,何其幸也!孔明善谋,士元善治,皆乃国士无双!有此双璧,汉室何愁不兴?”
话语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与庆幸。
另一边,关于那四千余降卒的处理,诸葛亮全权交给了庞统。
他深知,论及揣摩人心、恩威并施的手段,自己这位好友或许更胜一筹。
庞统的手段,简单,直接,却有效。
他并未苛待降卒,饮食医药与季汉老兵同等供应。
但却将他们打散编制,每十人编入一名季汉老卒为“教导”。 白日劳作修城,夜间集中“听课”。 课业内容:季汉理念,刘备仁德,诸葛亮神算,关张赵勇武,以及……曹魏如何视士卒如草芥,司马懿如何驱他们送死。
更有现身说法者——那些早已归心、甚至当了小头目的原降卒,声泪俱下地控诉曹魏,盛赞季汉。 潜移默化,日夜不休。 诸葛亮偶尔以仙识扫过“课堂”,只见那些降卒从最初的麻木、恐惧,渐渐变为沉思,甚至偶尔露出认同之色。
他不由轻摇羽扇,摇头失笑:“士元这‘洗脑’之能,亮,自愧弗如。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善!”
半月后,伤员大多恢复,城墙初步修复,降卒心态也已稳定。
庞统请示刘备后,决定召开全军大会,论功行赏,提振士气!
校场之上,人头攒动。 季汉老卒与降卒皆列队其中,目光灼灼地望着点将台。 台上,刘备居中,虽脸色仍有些苍白,却精神矍铄。
左侧诸葛亮羽扇轻摇,右侧庞统手持功勋簿。 关、张、赵三将立于台前,虽带伤,却威仪不减。
“将士们!”刘备声音洪亮,“赖诸位用命,上天庇佑,我季汉于此绝境,涅盘重生!”
“今日,依功勋簿,论功行赏!阵亡者,抚恤三倍,其家眷,吾刘备养之!”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激动喘息。
庞统开始唱名。
从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到简雍、孙乾等文臣,再到各级军官、有功士卒…… 赏赐之丰厚,令人咋舌! 仙晶、丹药、功法秘籍……甚至还有从缴获中精选的仙器!
但最让人疯狂的,是最后一项赏赐—— “凡有功将士,除上述赏赐外,赏……下品储物袋一个!下品仙器级制式战甲一套!仙兵一柄!”
哗! 全场瞬间沸腾!
储物袋!仙器战甲!仙兵! 这对于许多底层士卒和降卒而言,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财富和保障!
尤其是那四千降卒,眼睛都看直了!在曹魏,这等装备只有嫡系精锐才有资格配备!
一名原曹魏修士军,名叫王老五,此刻站在队列中,手心全是汗。
他修为不过炼虚中期,在魏军中是炮灰中的炮灰,何曾想过有今日?
当听到他的名字因在守城战中奋力斩敌三人而被念到,并获得上述赏赐时,他整个人都懵了。
浑浑噩噩地走上台,从刘备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储物袋和冰凉却让人心安的战甲仙兵时,看着刘备那温和鼓励的眼神,听着周围震天的欢呼…… 王老五猛地一个激灵,血直往头上涌!
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撕裂变调:“小的王老五!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季汉效死!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这不是口号,而是发自肺腑的呐喊! 从此,他不再是曹魏炮灰王老五,而是季汉修士王老五!
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
受赏者激动万分,未受赏者眼红心热,暗暗发誓下次必立军功!
那四千降卒,看着身边同伴一个个脱胎换骨,看着台上那赏罚分明、仁德宽厚的刘备,看着算无遗策的诸葛亮,看着高效干练的庞统,看着勇冠三军的关张赵…… 他们的眼神,渐渐变了。
从麻木,到羡慕,再到渴望,最后化为一种认同与归属。
一名降卒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心中暗道:“或许…留在这里,为这样的主公卖命…也不错?至少,活得像个真正的人,死了也值!”
军心归附,士气如虹!
一种崭新的、蓬勃的、充满希望的气息,笼罩了整个石城。
历经血火淬炼,季汉的旗帜,终于在这片流萤荒原上,真正地、稳固地树立了起来!
刘备看着台下焕然一新的军队,看着那一张张充满希望与忠诚的脸庞,胸中豪气顿生。
他看向诸葛亮与庞统,三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望向荒原尽头,深邃如星海。
“根基已固,汉旗已立。”
“下一步,该让这九天烽烟,尽知我季汉之名了。”
(第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