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汉城,灯火璀璨,人气鼎盛。
自巨鹿魔坑凯旋已过旬月,四杰成就金丹、诸葛亮得人皇遗泽的消息早已如狂风般席卷中三天。
如今的炎汉,不再是偏安一隅的边陲势力,而是真正跻身强族之林,引得四方来朝。
城门处,车马络绎不绝。
有中小仙门掌教亲自携礼来贺,有散修高手毛遂自荐欲投麾下,更有各大势力的商队带着奇珍异宝,寻求贸易合作。
城中所设“招贤馆”与“万贸坊”,日日人声鼎沸,喧嚣直上云霄。
“好家伙!这才多久,炎汉城竟繁华至此!”
一个刚入城的散修看着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感应着空气中浓郁的灵气,忍不住咋舌。
“嘿,你是不知道,诸葛先生麾下能人辈出,那神机坊新出的‘流光飞舟’,速度比寻常遁光快了三成!还有那灵植司用秘法催生的‘玉髓米’,一颗能顶三日苦修!”
旁边有那消息灵通之人,唾沫横飞地炫耀着见识。
茶楼酒肆里,说书先生将“关云长刀撼霸王”、“赵子龙一枪破秦阵”、“张翼德瀚海吞煞”、“诸葛孔明八卦封邪”的故事编得跌宕起伏,引得满堂喝彩。
市井巷陌,凡有孩童嬉戏,多以手持木刀模仿关公、持木棍学那赵云为荣。一股昂扬向上的朝气,弥漫在全城上下。
然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下,暗流从未止息。
城主府,偏殿。
诸葛亮于灯下批阅公文,看似寻常,神识却早已与笼罩全城的“八阵图”融为一体,监察四方。
突然,他眉梢微动,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
一道模糊的黑影如青烟般自殿角阴影中渗出,凝聚成一名身着夜行衣、气息几近于无的男子,单膝跪地,正是地网首领,影七。
“主公,果然有宵小作祟。”影七声音低沉,“三日前混入城中的那伙‘商队’,今夜有异动。其核心三人,避开了我等明暗哨卡,正借助一件隐匿法器,试图接近城西灵脉枢纽。”
“哦?”诸葛亮并未抬头,笔下不停,“可查明跟脚?”
“行事诡秘,功法阴柔,带有吕氏‘青蚨蚀元’的痕迹,但刻意混杂了其他路数掩饰。其所用法器‘敛息纱’,产自东海,与碧波府有些关联。”影七禀报得细致入微。
“一明一暗,吕后与碧波府……倒是沉瀣一气了。”诸葛亮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不必打草惊蛇,让他们‘看’到想看的,然后……放他们安然离去。”
影七身形一颤,虽不解,却毫不犹豫应道:“遵命!” 黑影再次融入黑暗,消失不见。
诸葛亮搁下笔,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西方那片被吕雉势力牢牢掌控、气象森严的天域。吕雉此人,心胸狭隘,手段酷烈,绝不会坐视炎汉坐大。明的打压因刘邦态度暧昧而暂缓,暗中的渗透与破坏绝不会少。碧波府与炎汉旧怨未消,掺和进来也不意外。
“欲使人灭亡,先使其疯狂。” 他轻声自语。让对方自以为得计,才能引出更大的破绽,届时,方可连根拔起。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
一座隐秘的山谷中,篝火跳跃。几名衣着普通、甚至有些落魄的修士围坐,听着居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低声宣讲:
“……仙族世家,垄断资源,视吾等如草芥。那炎汉看似风光,不过新晋之贵族,何曾真正顾念吾等散修死活?唯有追随‘新圣’,打破旧序,资源按需分配,方是吾辈出路!”
底下听众,大多面露茫然,或眼带饥渴。角落里,一个毫不起眼的货郎,默默将这一切收入眼中,悄然捏碎了手中一枚不起眼的石子。
炎汉城,观星台上。
诸葛亮收回望向远方的目光,对侍立一旁的关羽、赵云道:“树欲静而风不止。云长,边境巡防需再加强,尤其与吕氏接壤之处。子龙,地网撒出去,我要知道所有暗中诋毁、煽动流言者的确切跟脚。”
“是!”二人领命,眼中皆有精光闪过。承平未久,刀锋却需常磨。
诸葛亮复又低头,看向案几上那幅已标注了“六国遗墟”细节的星图,目光幽深。
“魑魅魍魉,不过疥癣之疾。真正的棋局,还在那废墟之下,在那九天之上。”
(第25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