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市的天,终于彻底放晴。连续几日的阴霾与雷霆被一场透彻的秋雨洗刷殆尽,碧空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这座饱经磨难的城市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街道上车流渐密,行人步履匆匆,生活似乎重新按下了播放键。然而,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劫后余生的紧绷感。风暴的中心虽已转移,但余波未平,废墟待清。
长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殊加护病房。
阳光透过特制的防菌窗帘,滤成柔和的光晕,洒在洁白的病床上。王磊依旧静静地躺着,全身被绷带包裹,像一座沉默的、正在缓慢修复的雕像。右眼覆盖的无菌眼盾边缘,那滴无声滑落的泪痕早已干涸,留下浅浅的印记。监护仪上的曲线比之前稳定了许多,血氧维持在90%以上,血压在药物的支撑下稳定在100\/65左右,每一次心跳虽然缓慢,却透着一股顽强的力量。
首都眼科陈教授再次仔细检查了王磊的右眼,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角膜植片存活!排斥风暴最危险的窗口期…算是熬过去了!”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释然和更深的敬意,“虽然炎症反应依然存在,植片边缘还有轻微水肿,但整体贴合良好,排斥反应已被强力药物压制住!光感反射比昨天清晰!这是…了不起的胜利!”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凝重:“不过,视力恢复…是漫长的过程。植片需要时间与宿主融合,神经损伤需要修复,他全身的炎症风暴虽然减弱,但远未平息,对神经和视力的影响难以估量。能恢复多少…看天意,更看他的意志力。”
方同舟坐在床边,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透出一丝血色。他布满老年斑的手,依旧轻轻覆盖在王磊那只缠满绷带、搁在床边的手背上。那只手,不再冰凉刺骨,有了一丝微弱的暖意。
“辛苦你们了,陈教授,老赵。”方同舟的声音依旧沙哑,却沉稳了许多,“他这条命,是你们从阎王爷手里硬抢回来的。”
“是这孩子自己不肯走。”老赵医生眼眶微红,声音感慨,“那样的伤,那样的感染,那样的排斥…换个人,十条命也交代了。是他那股…那股非要睁眼看看的劲儿…吊住了这口气。”
仿佛是为了印证老赵的话,病床上,王磊那只被方同舟覆盖的手,食指极其微弱地、却又异常清晰地再次勾动了一下!这一次,动作似乎比之前更有力,更明确!
“手动了一下!”护士惊喜地低呼。
方同舟的手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光芒。他俯下身,凑近王磊那只听力尚可的耳朵,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播报一份迟来的战报:
“王磊…听着…赵明远…被正式双规了…中纪委亲自督办…孙启明…徐长林…矿务局刘副局…安监处马处…规划局周科…还有张宏斌…名单上那些人…一个不少…全都落网了…正在深挖…他们的罪…跑不掉了…”
方同舟的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力量:
“长林矿业…被省工作组接管了…审计还在继续…那些被掏空的窟窿…被吸走的血…会一笔笔追回来…用在它该用的地方…矿上几千号工人…饭碗…省里承诺…会兜底…会管…”
“长山的天…亮了…真的亮了…你…可以…歇一歇了…”
病床上,王磊覆盖在眼盾下的右眼,眼睑极其轻微地、再次颤动了一下。幅度很小,却带着一种仿佛卸下千斤重担的、无声的回应。那只被方同舟握着的手,手指也微微放松了些许。
市公安局大楼。气氛与医院病房的凝重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告捷后的忙碌与肃杀。走廊里脚步声依旧匆匆,但不再是奔赴生死一线的急迫,而是清理战场、巩固成果的干练。
李国华的办公室。他正伏案疾书,面前堆满了厚厚的卷宗和报告。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他疲惫却异常坚毅的侧脸,也照亮了他肩章上那枚崭新的、代表着市局“一把手”的三级警监警衔。赵明远倒台、孙启明落网后,省厅火线任命,他正式接任长山市公安局局长。
敲门声响起。周卫国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李局,省厅和市委组织部的联合通知。”周卫国将文件递过去,“关于你的正式任命。还有…方书记的。”
李国华接过文件,快速扫过关于自己的任命,目光随即落在下方:
“…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方同舟同志为长山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其省纪委副书记职务(保留正厅级待遇)。”
尘埃落定。
方同舟,这位在风暴最猛烈时孤身赶回、力挽狂澜、最终亲自坐镇长山的老人,正式成为了这座伤痕累累城市的新掌舵人。这个任命,既是对他功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带领长山走出泥潭,抚平创伤,重建秩序。
李国华放下文件,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却并无太多轻松:“方书记…担子更重了。长山百废待兴,人心浮动,上面挖出的毒疮太深,下面遗留的问题堆积如山。”
“是啊,”周卫国深以为然,“腐败网络虽然被连根拔起,但留下的烂摊子…矿区的稳定,下岗工人的安置,被破坏的营商环境,还有…那些在这次风暴中受到惊吓、甚至无辜波及的普通干部…安抚人心,重建信任,比抓人更难。”
“再难也要做!”李国华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楼下沐浴在阳光中的城市,“把该抓的抓干净,把该追的追回来,把该补偿的补偿到位!用行动告诉他们,长山的天,是真的亮了!不是换一拨人继续在阴影里耍把戏!”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磊那边…”周卫国提起这个名字,语气沉重,“方书记的意思…他这次立下的功勋…远非寻常…”
李国华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有敬佩,有痛惜,更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我知道。他的事…等他能醒过来,等身体情况再稳定些,我会亲自向方书记和省委汇报。该给他的荣誉和交代,一分都不会少!但前提是…他得活着!得…好起来!”
两人都沉默了。窗外阳光灿烂,但他们都清楚,那个躺在医院病床上、用生命点燃这场燎原之火的年轻人,他的黎明,才刚刚开始,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未知。
省委小会议室。气氛肃穆庄严。
方同舟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眉宇间难掩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明亮,如同洗尽铅华的星辰。他站在省委主要领导面前,神情平静而坚定,接受着组织的谈话和任命。
“…同舟同志,长山的情况,省委非常清楚。这是一副重担,也是一次考验。”省委书记的声音沉稳有力,“赵明远、孙启明等人的案子,震动全省,影响极其恶劣。中央高度重视,中纪委正在深挖彻查。长山是风暴眼,也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省委相信你,相信你能带领长山市委班子,稳定局面,肃清余毒,凝聚人心,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力,把长山真正建设好!”
“请省委放心!”方同舟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深知责任重大。长山的伤疤,是腐败留下的,也是我们工作不足的教训。我向省委保证,一定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清除赵明远、孙启明等腐败分子遗毒!以重建家园的担当,全力解决矿区工人安置、营商环境修复、干部队伍重塑等紧迫问题!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将这次惨痛教训转化为推动长山长远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让长山的天,不仅亮起来,更要蓝起来,长久地亮下去!”
他的话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沉甸甸的承诺和清晰的路径。省委领导们相互交换了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肯定和期许。
谈话结束。方同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出会议室。他没有立刻离开省委大楼,而是走到走廊尽头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省城的阳光同样灿烂,车水马龙,繁华依旧。
但他的心,早已飞回了长山,飞回了那间充满消毒水味的特殊病房。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周卫国的电话,声音低沉而清晰:“卫国,我这边结束了。告诉医院,我今晚就回去。另外…帮我联系一下首都和沪上最好的烧伤康复和眼科复健中心…要最好的专家…最好的方案…费用…从我的工作经费里出…不够的…我想办法…王磊…他必须…得到最好的治疗…他…值得最好的未来…”
挂断电话,方同舟的目光投向远方长山市的方向,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澄澈的蓝天和灿烂的阳光,也映照着前路上尚未可知的崎岖与挑战。尘埃虽已落定,但长山的黎明,才刚刚开始。而那个用生命点燃黎明的年轻人,他的路,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