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蓝图”与混沌钟、永劫之环存在的潜在同源性,如同一条隐形的丝线,将上古文明的遗赠与联盟现有的根基悄然相连。这不再是单纯的发现,更像是一种命运的叩问,催促着联盟去验证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直接对“余烬禁区”进行转化实验是鲁莽且危险的。但若只是验证“同源性”,或许存在更安全的方式。共筑站内,一个精密的验证方案被提出:不涉及任何外部能量交互,仅在联盟内部,于高度隔离的次元实验场内,模拟“旋律蓝图”中最基础的能量流转模式,同时激发永劫之环与混沌钟(凌九天镜像所持概念投影)的对应频率,观察三者之间是否会产生预期的共振效应。
这是一个纯粹的信息与概念层面的验证,旨在确认技术路径的同源,而非实际应用。
实验在绝对保密与多重防护下进行。次元实验场被隔绝于织网主结构之外,由紫晶信号构建最稳固的逻辑屏障,环网提供纯净能量,“归航者”文明负责稳定实验者的心神,能量微操与维度感知文明则负责最精密的操控与记录。
凌九天的镜像立于实验场核心,右眼孝纹符缓缓旋转,与永劫之环的本体建立深层连接,同时,混沌钟的虚影在他身前凝实,钟体内壁,慕时雨所化的银白弦印与凌霜的青铜纹路熠熠生辉。
“启动第一阶段:模拟蓝图基础回路。”紫晶信号的指令冷静而清晰。
一道极其微弱的、完全按照“旋律蓝图”中那个清晰片段构建的能量流,在实验场内无声地勾勒出来。它并非真实能量,而是高度拟真的投影。
“第二阶段:激发永劫之环——‘秩序稳固’频率。”
永劫之环的光芒微微流转,一道温和而浩瀚的秩序波动注入实验场,其频率特性与蓝图能量流中负责“稳定”的节点高度吻合。
两者接触的刹那,没有排斥,没有冲突。蓝图能量流的稳定性肉眼可见地提升,其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坚固,仿佛获得了坚实的骨架。
“频率契合度99.998%。”环意识脉冲的播报确认了第一步的成功。
“第三阶段:激发混沌钟——‘弦网校准’频率。”
凌九天镜像引导混沌钟虚影轻轻一震,一道细微却带着无上校准力量的钟波荡漾开来,精准地指向蓝图能量流中负责“能量引导与转化”的关键枢纽。
奇迹发生了!
钟波掠过之处,蓝图能量流中原本有些晦涩难明的能量转化路径,瞬间变得清晰流畅!仿佛生锈的齿轮被注入了润滑油,整个转化过程的模拟效率提升了数个量级!混沌钟的校准之力,与蓝图中的转化核心产生了完美的共鸣!
“频率契合度99.999%!同源性确认!”紫晶信号的声音也罕见地带上了一丝波动。
实验场内,由蓝图模拟的能量流、永劫之环的秩序之光、混沌钟的校准波纹,三者和谐交融,构成了一幅完美运行的微缩图景。它们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产生了“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协同效应,展现出的稳定性和转化潜力远超任何单一系统。
这无疑证实了最关键的猜想:上古文明追求的“转化”之路,其理论基础与永劫之环代表的宇宙秩序、混沌钟代表的弦网校准能力,源于同一宇宙至高法则!联盟所拥有的力量,正是完成那“未竟之歌”的关键钥匙!
然而,就在实验即将圆满结束,所有监测数据都指向成功时,维度感知文明的监控节点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异常的现象。
在三种力量完美共振的最巅峰时刻,实验场内的时空结构本身,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趋向性”。并非扭曲或撕裂,而是一种……微弱的“吸附感”,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漩涡正在形成,想要将这股融合后的力量,引导向某个特定的、未知的维度方向!
这个现象转瞬即逝,随着实验的结束而消失,并未造成任何实际影响。但其存在本身,却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令人费解的谜题。
“检测到短暂的非预期维度引力异常。源头不明,目标坐标无法解析,与已知任何维度参数不匹配。”环意识脉冲记录下了这一异常。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完成“旋律蓝图”所需的,不仅仅是能量与技术,还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一个目前尚未知晓的、特殊的维度空间?还是说,这股融合力量本身,会自然指向“创世余烬”的真正源头或最佳转化场所?
同源性得到了印证,喜悦之余,却引出了更深的奥秘。上古文明留下的,不仅是一张蓝图,或许还有一个隐藏的“坐标”或“钥匙孔”,等待着正确的“钥匙”去开启。
凌九天镜像散去混沌钟虚影,感受着永劫之环平稳的脉动。道路已经指明,联盟拥有了完成使命的潜力。但前方的具体路径,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那惊鸿一瞥的维度吸附感,是下一个需要破解的线索。
联盟决定,在找到合理解释并确保绝对安全之前,暂不进行更深入的融合实验。接下来的重点,将转向全力研究那次异常的维度引力现象,并继续从“基石”的广播和隐藏日志中,搜寻任何可能与“特定维度”相关的信息。
永劫之环的光芒稳定如初,但所有知情者都明白,它所照耀的前路,已与一个跨越亿年的宏伟计划紧密相连。印证同源,仅仅是这首宏大乐章的第一个小节。真正的演奏,尚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