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想越觉得这条路子可行。
对于这些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立言”——也就是着书立说,更能流芳百世的呢?
尤其是,他们的着作将被收藏在由朝廷修建、皇帝支持的观书楼中,供天下人阅览学习!
这对任何有抱负的学者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再加上一个可以在官方支持下传播学说、培养弟子的“学院”平台……
【教书育人,流芳百世!这双重吸引力!不怕这些大才“勾引”不过来!】顾念一内心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仿佛已经看到了各家学派大佬为了争夺观书楼的“专栏”和学院的“讲席”而“大打出手”的场景。
【对对对!就这么办!】她如同打了鸡血,立刻扑到书桌前,铺开纸张,开始埋头捣鼓相关的计划方案。
她得先拟定一个详细的名单。儒家方面,齐鲁之地,是儒家的老巢,或许可以寻访一些有真才实学、又不那么固执于复古的儒生?
比如历史上那个后来帮着叔孙通制定朝仪的……叫什么来着?她挠头,暂时想不起具体名字,但方向没错。
道家,除了那些追求虚无缥缈长生不老的方士,应该也有研究老庄思想、甚至涉及一些朴素自然科学(比如炼丹术里或许有点化学萌芽?)的人。楚国、齐国一带是道家活跃区。
墨家,虽然近乎消失,但其注重逻辑、科技(物理学、几何学)、防御工事(工程学)的思想,非常有价值!必须想办法挖一挖!说不定还能找到几个会捣鼓机关术的传人。
法家……李斯就是代表人物,但可以让他推荐一些其他法家学者,丰富法理研究。
名家,搞逻辑辩论的,虽然有时候觉得是诡辩,但训练思维有用。
阴阳家,其关于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理论,也有可取之处。
纵横家……嗯,这个搞合纵连横的,现在天下一统,虽然可能用处不大,但还是先薅过来!
农家!必须重点关照!之前推广新作物,就觉得农业技术需要系统化总结。肯定有专注于农事研究的农家学者,把他们找来,整理农书,指导生产!
兵家,除了蒙恬这些将领,应该也有专门研究兵法理论的。讲武堂可以请他们去授课。
医家!太重要了!现在大秦的医疗水平……顾念一想到自己偶尔头疼脑热只能喝点草药汤,就无比怀念现代的医药。
必须把那些有真本事的医生,比如扁鹊一派的传人找出来,整理医书,研究医术!说不定还能结合系统,搞出点超越时代的医学成果!
她一边想,一边写,笔走龙蛇,很快就列出了一个长长的、涵盖诸子百家主要流派的人才需求清单,并标注了可能的活动区域和寻找方向。
接着,她开始构思“大秦皇家学院”的框架。
设哪些“院系”?教师如何安排?怎么招收学生呢?学制如何?考核标准是什么?如何与现有的官吏选拔制度衔接?……问题一个接一个,她写得眉飞色舞,又时而蹙眉深思。
然后是关于观书楼的管理和借阅制度。如何分类编目?如何防火防潮防虫?是只能现场阅览,还是可以有限外借?抄录书籍如何管理?……
庞大的计划在她笔下逐渐有了雏形。她知道,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来自其他学派对法家独尊的不满,来自守旧势力对知识普及的恐惧,来自财政方面的压力,来自人才难以寻觅的困境……
但她不怕。她有政哥这座最大的靠山,有逐渐成型的团队,有系统这个知识后盾,更有那股子想要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的冲动和决心。
【陈平啊,张良啊,你们到底在哪里啊?快点来帮我分担一下吧!还有萧何,钱庄那边理顺了也得来帮我搞教育大业啊!】她在心里无声地呐喊着,对人才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次日清晨,咸阳宫前的宫道上,官员们正三三两两走向各自官署。当顾念一的身影出现时,不少人都下意识地放缓了脚步,投去诧异的目光。
无他,今日的顾少府丞,模样实在有些……醒目。
她依旧穿着那身少府丞的官袍,但眼圈下那两团浓重的、堪比后世国宝的青黑,在白皙肤色的映衬下,简直触目惊心。
头发虽勉强束得整齐,却难掩一丝匆忙间的凌乱。然而,与这憔悴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那双眸子,里面燃烧着一种亢奋的火焰,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我有个惊天大发现要分享”的急切气息。
“顾大人这是……又彻夜研读律法了?”一位与少府有公务往来的官员小声嘀咕。
“不像,倒像是琢磨出什么新点子了,你看她那眼神……”旁边同僚低声回应,“只是这也太拼了,脸色煞白,可别累倒了。”
顾念一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她怀里紧紧抱着一叠厚厚的、写满了字的纸张,脚下生风,目标明确——直奔政哥日常办公的宫殿。
通传入内,当顾念一走到殿中,向端坐于太师椅上的嬴政行礼时,连嬴政都不由得被她那副尊容惊得眉梢微挑。
“平身。”嬴政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目光在她脸上那两团青黑上停留了一瞬。
他昨夜自然也“听”到了这丫头心潮澎湃、奋笔疾书的大半宿,却也没想到她竟把自己熬成这般模样。
一丝极淡的念头掠过心头:是否将这太多的事务压于她一人之身,有些……过于苛严了?毕竟,她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子。但这丝反思很快便被更深的好奇取代——究竟是何等计划,能让她如此废寝忘食?
“谢陛下!”顾念一起身,根本没在意自己的形象问题,也或许是完全没意识到。
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将怀中那叠厚厚的计划书呈了上去,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陛下,臣昨日偶得一想,或可解观书楼空虚之急,更为我大秦培育英才、挖掘潜才开辟一新途!此乃臣初步构想,恭请陛下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