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够了?”他的目光扫过刚才跳得最欢的几人,那几人顿时噤若寒蝉。
“洪栾,”嬴政点名,“你口口声声,言及祖宗之制,文化根脉。朕来问你,大秦立国之基,是什么?”
洪栾一怔,恭敬答道:“回陛下,乃商君变法,耕战强国之法令。”
“既知是法令,”嬴政声音转冷,“何以对优化法令推行、强化法令教育之物,如此排斥?文字,是工具。篆书也好,简体字也罢,能更快、更广地将大秦律法、新政要义传播于黔首之间,使万民知法、守法、用法,有何不可?”
“陛下……”洪栾还想争辩。
嬴政却不给他机会,继续道:“你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乃腐儒之见!朕要的,是一个人人皆可为朕所用,人人皆可效力大秦的强盛帝国,而非一个只有少数人识文断字,多数人浑浑噩噩的弱小之国!昔日六国为何而亡?朕,绝不容许大秦重蹈覆辙!”
这番话,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直接将洪栾的“愚民”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上升到了国家兴亡的战略高度。
嬴政又看向那些哭诉利益的官员:“尔等所言家族生意受损,旧业凋零。朕且问你们,土豆、红薯活人无数,可能替代?水泥道路便利交通,可能替代?钱庄飞钱促进流通,可能替代?”
一连三问,无人敢答。
嬴政语气森然,“若只因一己私利,便阻挠强国惠民之大计,便是与大秦为敌!与朕为敌!该如何处置,尔等自行掂量!”
强大的帝王威压笼罩全场,那些出言反对的官员个个面色惨白,冷汗涔涔,再不敢多发一言。
震慑住反对声音后,嬴政的目光终于落回顾念一身上,语气稍缓:“顾卿。”
“臣在!”顾念一连忙应道,心中狂呼:【牛逼!政哥威武!霸气侧漏!就是这样!怼死他们!】
嬴政无视了她内心的聒噪,沉声道:“汝所奏建立‘大秦皇家学院’之事,构想宏大,切中时弊。然,事关重大,不可一蹴而就。朕准汝所请,先行试点。”
“谢陛下!”顾念一大喜。
“即日起,于观书楼旁设‘蒙学讲堂’,由少府遴选人员,教授拼音与简体字。李斯。”嬴政看向李斯。
“臣在。”李斯出列。
“由你牵头,会同扶苏、冯劫、顾念一共同审议顾念一所献拼音与简体字方案。原则有三:一,不得违背文字源流根本;二,需利于书写辨认,提升效率;三,制定标准,务求统一。可先选定常用字进行简化,编撰启蒙教材,于蒙学讲堂试用,观其成效,再议推广之事。”
“臣,领旨!”李斯躬身应下。这个安排,既给了顾念一实践的机会,又确保了过程的稳妥和规范性,由他这位法家领袖和文字专家把关,也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至于‘大秦皇家学院’之筹建,”嬴政继续下令,“扶苏。”
“儿臣在。”扶苏立刻出列。
“朕命你总领学院筹建事宜,顾念一协理。先行规划选址、厘定各院章程、预估所需钱粮物料,拟定详细条陈,再行奏报。”
“儿臣(臣)领旨!”扶苏和顾念一同声应道。由长公子扶苏总领,无疑大大提升了此事的规格和正当性。
“都听明白了?”嬴政最后环视群臣。
“臣等明白!”百官齐声应诺,再无一人敢公开反对。
退朝之后,顾念一跟着扶苏一起走出大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有些湿了。
虽然知道政哥大概率会支持自己,但面对那么多人的围攻,压力还是巨大的。
“顾先生,”扶苏看向她,眼中带着敬佩与一丝忧虑,“今日朝堂,先生受惊了。不过父皇圣断,此事总算开了头。只是后续……恐怕依旧阻力重重。”
顾念一点点头,抹了把并不存在的冷汗:“我知道,这才刚起步呢。不过只要陛下支持,试点能做出成绩,就不怕他们说什么。殿下,接下来咱们有的忙了。”
她看着咸阳宫外广阔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斗志。拼音和简体字,这颗文明加速器的种子,终于被她强行种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洪栾等一批官员阴沉着脸,默默走出宫门。
朝堂上的惊涛骇浪看似被嬴政一手抚平,但水面下的暗流却开始更加汹涌地奔腾。以宗正洪栾为首的反对派们,虽然暂时偃旗息鼓,不敢再明着对抗皇帝的决定,但私下里的串联和小动作却从未停止。
“大秦皇家学院”的筹建由长公子扶苏总领,顾念一协理,这规格让他们暂时难以直接插手。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被陛下亲口允准的“试点”——观书楼旁的“蒙学讲堂”上。
顾念一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一刻不停的拉着扶苏、萧何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殿下,萧先生,”顾念一在少府衙署内,铺开她画的简易草图,“蒙学讲堂不必奢华,但求明亮整洁。观书楼东侧那片空地正好,搭建一排板屋即可。关键是师资和教材。”
扶苏点头,经过钱庄分号风波和朝堂争议,他变得更加沉稳:
“先生所言极是。遴选教员之事,我已与博士宫几位通情达理的博士打过招呼,他们虽对简体字存疑,但对拼音标注字音之法颇感兴趣,愿意推荐几位门下机敏的弟子前来学习,充任首批教员。”
“如此甚好!”顾念一松了口气,有博士宫的人参与,至少能堵住一部分“非正统”的指责。
她转向萧何:“萧先生,拼音启蒙册子温钊那边早已印好,首批百册已入库。但仅此一册远远不够,后续需要编写更系统的蒙学教材,此事关乎根本,需严谨周密,我想请您来主要负责。”
萧何面容沉静,一如历史上那位“镇国家,抚百姓”的能臣。
他微微躬身,声音平和而稳重:“大人信重,不敢推辞。拼音之法,确能降低识字门槛,简体字亦利于书写传播。”
“何以为,当务之急,乃是依据李丞相定下的三原则,尽快筛选出首批五百常用字,拟定其简体写法,并以此为基础,编撰《千字文》之类的启蒙读物,内容可融入忠君爱国、秦律要义及农工常识,如此,方能既达启蒙之效,又合国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