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清单难产暗藏猫腻 实地踏勘迷雾重重
东河商贸新城项目前期工作指挥部的成立,犹如一台被瞬间激活的精密仪器,在陈临海的强力推动下,迅速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然而,这台看似强大的机器,在刚刚启动之际,便遭遇了来自旧有权力格局和错综复杂利益链条的顽强抵抗,而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棘手的卡点,竟然出现在土地问题上。
指挥部的办公地点位于开发区的一座小楼内,这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仿佛永不熄灭。在这个紧张而忙碌的环境中,陈临海召集了规划建设组组长高博、办公室主任王建业以及综合协调科科长赵文豪,共同召开了一个简短而重要的碰头会。
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崭新绘制的东河区地图,开发区西片的大片区域被用醒目的红色圆圈标注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高博士,规划方案的初步构想怎么样了?”陈临海一进门,便直奔主题,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他今天身着一件深灰色的工装夹克,剪裁合身,线条流畅,不仅凸显了他的干练利落,更展现出一种雷厉风行的气质。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高博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地图前。他的穿着相对随意一些,那身略显宽大的西装,仿佛是为了容纳他那充满奇思妙想的大脑。他的头发有些凌乱,似乎是刚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眼镜后的双眼散发出的专业和兴奋的光芒。
“陈区长,根据我们初步的测量和地形分析,西片这大约 3.5 平方公里的区域,地势非常平坦,而且与高速路口的连接也十分便捷,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核心启动区。”
高博的声音中透露出自信和热情,他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区域,详细地介绍着自己的构想。
“我的初步构想是这样的,”高博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在这里布局主体市场集群,打造一个集多种商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而在这边,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智慧物流园区,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的货物配送和仓储管理。同时,毗邻物流区,我们可以规划一个电商直播基地,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为市场和物流园区提供强大的电商赋能。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前店后厂+物流配送+电商赋能’的黄金三角,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他的讲解专业且清晰,仿佛将那片土地的规划蓝图展现在众人眼前,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准地描述出来,这无疑展现出了他深厚的规划功底。陈临海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表示对他的讲解非常满意。
然而,陈临海并没有被表面的专业所迷惑,他很快就切入了核心问题:“规划思路确实很好。但要想让这个规划真正落地,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尽快拿到这片土地的详细清单。
这份清单要包含每一块地的权属、面积、现有用途、租赁合同期限,以及是否存在抵押或法律纠纷等关键信息。”
说到这里,陈临海的目光转向了王建业,直接问道:“建业,开发区管委会那边,清单送来了吗?”
王建业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他今天穿着一件半旧的白衬衫,袖口挽起,露出有些黝黑的手臂,眉头也微微皱起。
沉默片刻后,王建业回答道:“区长,我已经催了三次了。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此事的副主任钱勇回复说,这片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相当复杂,很多原始档案都不齐全,租赁合同也需要逐一核对,而且涉及多家企业和个人,短时间内很难理清。他希望我们能再宽限一些时日。”
“钱勇?”陈临海眼神微冷,“是钱卫东常委的那个本家侄子吧?”
“是的。”王建业低声确认。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大家都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效率问题,而是有人故意在设置障碍,拖延时间。土地问题不解决,所有宏伟的规划都只是空中楼阁。
陈临海沉吟片刻,没有发怒,而是冷静地部署:“文豪,以指挥部名义,给开发区管委会发一份正式督办函,明确列出我们需要清单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求,限定他们在五个工作日内必须提交。措辞要正式,但态度要坚决。”
“是,区长!”赵文豪立刻记录,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虽然年轻,但经过历练,已显得沉稳许多。
“光等不行。”陈临海站起身,拿起桌上的安全帽,“高博士,建业,文豪,跟我去西片实地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一行人驱车来到开发区西片。眼前的景象比资料上描述的更加触目惊心。大片土地荒芜,杂草丛生,足有一人多高。零星散布着一些破旧的厂房和仓库,墙体斑驳,窗户破损,显然已废弃多年。几条坑洼不平的水泥路穿梭其间,更显荒凉。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杂草腐败的气息。
陈临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荒草地上,脸色严峻。他指着一片用锈蚀铁皮围起来的区域:“这里,规划里是未来的会展中心。”又指向一片堆满建筑垃圾的空地:“这里,应该是电商大楼的地基。”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刺痛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他们试图找附近的人了解情况,但遇到的几个看守厂房的老人都语焉不详,或者说自己只是看门的,什么都不知道。当赵文豪亮明身份,询问土地权属时,对方更是警惕地闭口不言,或者干脆躲开。
“区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高博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很多地块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档案记录可能对不上,而且……似乎有人不希望我们了解得太清楚。”
陈临海没有说话,目光锐利地扫过这片沉寂的土地,仿佛要穿透那些杂草和破败的厂房,看清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他知道,一场关于土地的攻坚战,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