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知县得知成国公竟然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遭遇打劫,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差点瘫倒在地。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亲自领着县署所有人马,匆匆忙忙上了山。
见到朱仪之后,知县“扑通”一声跪下,又是叩头又是请罪。
他战战兢兢地说:“下官失职,让国公受惊了,下官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随后,他赶忙命衙役将所有山贼押回大牢,又亲自安排马车,把成国公一家送回驿馆。
麻谷生和袁飞宇也随着我们一起回来了。
晚饭间,驿馆内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在一起。
麻谷生一边吃着饭,一边打开了话匣子,他对我说:
“俺们乡下人,从小家里穷得叮当响,从来没读过书。种了几年地,可这收成啊,是一年不如一年。
上头的苛捐杂税又重得要命,日子实在没法过了。仗着身上有些功夫,便想着出去闯闯,碰碰运气。
飞宇的老子当年战死沙场,他受推恩,要荫锦衣卫。这不,刚从武当山学成回来,俺便想着跟他一起去京城谋份差事。
本来打算先去李府拜见大姑,可巧了,你们这时候来了茶陵。
俺们就悄悄地随你们一起上路了,在后面跟着,也不敢打扰你们。”
“我说怎么之前总感觉被人盯了梢似的,敢情就是你们俩暗中跟着我们。
谷生,你说你也是,既然如此,为何不与我直说呢?”我佯装生气,责怪道。
“俺们乡下人,没见过什么世面。您和程相公那都是京城的大官,俺们哪敢贸然现身?
要不是见你们遇险,俺们还不好意思露面呢。”麻谷生一脸憨厚地挠挠头,解释道。
李由看着麻谷生那朴实憨厚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了来。
程彦则干咳了一下,调侃道:“麻胖子,我这钱袋也是你们捣的鬼吧?老实交代。”
“不不不,俺们可不敢捣鬼。昨日你们一下船,就被那贼盯上了。
他一伸手就偷走了钱袋,俺和飞宇瞧见后,当即把那贼捉住了,好一顿收拾。
然后再把钱袋偷偷放在庙里,完……完玉归枣。”麻谷生急得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解释。
“那叫‘完璧归赵’!”李由笑着帮他纠正。
“对对对,完璧归赵。呵呵,乡下人没文化,让各位见笑了。”
麻胖子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
这麻胖子虽是个粗人,却朴实得很。
眼下既有救命之恩,又是亲戚,异地相逢,众人自是高兴万分的。
“谷生,我和程先生回京前,要先去趟南京。你们也与我们一同前去吗?”我笑着问他。
“好呀好呀,二爷您去哪,俺们就去哪。能跟着二爷,那是俺们的福气。”
麻谷生一听,高兴得眼睛放光,连忙说道。
我又望了望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袁飞宇。
他虽然年纪不大,却十分沉稳,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成熟。
“飞宇年岁几何?”程彦好奇地问他。
袁飞宇听到是在问他,但一时没反应过来问的啥意思,愣了一下。
麻胖子在一旁赶紧提醒他:“哎呀,就是问你多大了!”
“哦哦,快十五了。”袁飞宇一张白净的脸微微泛红,有些羞涩地回答。
我笑了笑,夸赞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你武功不错,长得又俊俏,以后做了锦衣卫,必定是个大材。”
“飞宇自幼在武当山学武,除了会打,没啥别的本事。还望以后李叔、程先生多多关照。”飞宇连忙拱手,言辞恳切地说。
“长安,你瞧这孩子唇红齿白,说他是个练家子,谁能信?”程彦笑着说,眼中满是欣赏。
“程先生,飞宇无知,想看看您今日在山上所使用的暗器。”飞宇一脸好奇。
我和程彦听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程彦掏出小火铳,递到他面前:“你看,这就是我的‘暗器’。”
飞宇小心翼翼地拿起火铳,仔细观察起来,嘴里还嘟囔着:
“我在武当山也曾见过金钱镖、飞刀、梅花针等暗器,可这个暗器却生得十分奇怪,从未见过。
程先生,这是个什么暗器呀?我见您往那贼胸口一指,他便倒下了,厉害得紧。”
“哈哈,这叫小火铳,是一位番商朋友送给我防身用的西洋玩意儿。它里面有钢珠,扣动扳机,砰的一下就能把人打伤。”程彦耐心地解释道。
“真是个好宝贝!”飞宇眼中满是惊叹。
“梦徽,我们明日启程前往南京。今晚我就去向成国公告辞。”我转头对程彦说。
“好!”程彦点头应道。
夜幕悄然降临,月色如水般洒落在驿馆的庭院中,给这一方天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我精心整理着衣衫,准备前去向朱仪告辞。
心中正暗自想着该如何措辞,谁成想,他竟先我一步,出现在了我的房门前。
“国公大人,快请进。”
我脸上堆满了谦逊的笑容,恭敬地将朱仪请进屋内。
一番寒暄之后,屋内的气氛渐渐融洽起来。
朱仪微微仰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开口问道:“李长安,你如今身居何职啊?”
我赶忙微微欠身,恭恭敬敬地回答:“回国公的话,下官现任翰林院七品编修。”
朱仪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
“你不过是个小小的编修,身边既有才华横溢的神童才子相伴,又有武艺高强的江湖高手护卫,看来绝非等闲之辈啊。”
我心中一惊,生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急忙摆手解释道:
“国公误会了。家兄不幸离世,我奉父亲之命,护送其灵柩归乡。
起初,身边仅有家仆李由相随。好友程梦徽是自愿陪我同往的。
至于那舅甥二人,实不相瞒,我也是今日才知晓他们从老家一路默默跟随我们至此。”
朱仪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原来如此。刚才知县告诉我,这帮山贼已经在翠罗山盘踞数月之久,平日里作恶多端,犯下不少伤天害理之事。
县衙多次派人上山围剿,可他们一察觉到风声,就作鸟兽散,逃得无影无踪,始终难以彻底根除。
这次多亏了你们四人出手相助,一举端掉了这伙贼人,真是大快人心啊。
你们可算是为当涂百姓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