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苏锦正在桌前认真地整理账目,算盘珠子在她手中飞快地跳动着。
“苏姑娘,好消息!”
陆在行又是风风火火地冲进来,苏锦手一抖,算盘珠子撒了一地。
“哎呀!”她看着满地滚动的珠子,小嘴一撅,“我刚算好的账又乱了!”
“对不起对不起!”陆在行连忙蹲下帮忙捡珠子,“但是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苏锦歪着小脑袋问,一边捡珠子一边好奇地眨眨眼睛。
“朝廷正式批准券制了!”陆在行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而且还要推广到其他州府!”
“真的?!”苏锦惊得跳起来,手里的珠子又掉了几颗,“朝廷真的批准了?”
---
“千真万确!”陆在行兴奋地说,“刚才萧将军派人送来的消息!”
苏锦高兴得在原地转了个圈,小辫子都飞起来了,“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成功了!”
这时萧廷也赶来了,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恭喜你,苏锦!”
“萧廷哥哥!”苏锦兴奋地跑向他,眼睛亮得像星星,“我们真的成功了!”
“是的,”萧廷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心中满是温暖,“你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苏锦摆摆手,小脸红扑扑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暗潮?”刘德二在旁边挠头,“是什么暗号吗?”
苏锦噗嗤一声笑了,“不是暗号,是暗潮!就是说表面平静,但底下还有波动!”
“哦!”刘德二恍然大悟,“就是说还有麻烦!”
“对对对!”苏锦用力点头,“德二真聪明!”
---
“那具体的批准内容是什么?”苏锦好奇地问,眼睛里满是期待。
“朝廷决定在三个州府试点推广券制,”萧廷详细说明,“如果效果好,再进一步扩大。”
“三个州府?”苏锦兴奋得跳起来,“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而且,”萧廷继续说,“朝廷还决定设立专门的金融司,统一管理券制。”
“金融司?”苏锦眨眨眼睛,“那我们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部门?”
“可以这么说。”萧廷笑道,“你现在可是金融创新的先驱了。”
“嘿嘿!”苏锦得意地笑着,小脸上满是骄傲,“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刘德二在旁边兴奋地说:“苏姑娘现在是大官了!”
“不是大官,是创新者!”苏锦纠正道,然后开心地补充,“不过听起来确实很厉害!”
---
“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陆在行问道。
苏锦在房间里转了两圈,突然停下来,“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什么挑战?”
“推广到其他地方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苏锦认真地说,“我们要提前想好解决方案!”
“比如?”萧廷问道。
“比如不同地方的商业习惯不同,”苏锦掰着手指说,“我们要因地制宜!”
“还有什么?”
“还有人员培训、制度完善、风险防控等等!”苏锦继续说,“每一项都很重要!”
萧廷看着苏锦认真思考的样子,心中满是赞叹,“你想得真周到。”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这叫未雨绸缪!”
---
“对了,”苏锦想起什么,眼睛又亮了起来,“我们要不要制定一个长期规划?”
“什么长期规划?”萧廷问道。
“就像种树一样!”苏锦比划着解释,“先种下种子,然后慢慢培育,最后长成大树!”
“种树?”萧廷被她的比喻逗笑了,“什么意思?”
“券制现在只是种子,”苏锦认真地说,“我们要让它慢慢成长,最后变成参天大树!”
“哦!”萧廷明白了,“就是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
“对!”苏锦兴奋地拍手,“就是要看得远一点!”
刘德二听得一知半解,但还是兴奋地说:“种树我懂!先挖坑,再浇水!”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说,“德二说得对!”
---
“那具体怎么种这棵树?”陆在行好奇地问。
“首先,我们要把根扎深!”苏锦认真地说,“就是要把基础打牢!”
“然后呢?”
“然后,我们要让枝叶茂盛!”苏锦继续说,“就是要扩大规模!”
“最后呢?”
“最后,我们要结出果实!”苏锦兴奋地说,“就是要让更多人受益!”
“这个比喻很生动!”萧廷赞道。
“嘿嘿!”苏锦得意地说,“我昨天想了一晚上呢!”
---
“但是,”萧廷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我们也要小心暗潮涌动。”
“什么暗潮?”苏锦好奇地问,小脑袋歪向一边。
“券制成功了,肯定会有人眼红,”萧廷分析道,“可能会有新的阻挠。”
“比如?”
“比如有人可能会恶意竞争,”萧廷说道,“或者散布谣言。”
“还有可能有人会模仿我们,”苏锦想了想说,“但做得不好,反而坏了券制的名声。”
“这些都是可能的。”萧廷点头。
“那我们怎么应对?”苏锦问道,小脸上露出认真的表情。
---
“首先,我们要保持领先优势,”萧廷说道,“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对!”苏锦用力点头,“我们要跑得比别人快!”
“其次,我们要建立品牌形象,”萧廷继续说,“让大家认准我们的券制。”
“怎么建立品牌?”苏锦好奇地问。
“比如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质量保证,”萧廷解释道。
“这个想法很好!”苏锦兴奋地说,“我们要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正宗的券制!”
“嘿嘿!”她开心地笑着,“就像老字号一样!”
刘德二在旁边兴奋地补充:“就像张记包子铺一样,大家都知道是正宗的!”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拍手,“就是这个意思!”
---
“还有,”苏锦想起什么,“我们要培养更多的人才!”
“为什么?”陆在行问道。
“因为要推广到其他地方,需要很多懂券制的人,”苏锦解释道,“我们不能什么都自己做。”
“那怎么培养?”
“开办培训班!”苏锦兴奋地说,“教大家怎么操作券制!”
“这个想法很好!”萧廷赞道,“既能扩大影响,又能保证质量。”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可以编写教材,把经验总结下来!”
“教材?”刘德二好奇,“就像读书的书吗?”
“对对对!”苏锦开心地拍手,“就是教人怎么做券制的书!”
---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告。
“苏姑娘,外面来了很多商人,”来人说道,“说是想了解券制推广的事。”
“这么快就有人来了?”苏锦惊讶,“消息传得真快!”
“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萧廷说道。
“那我们去见见他们!”苏锦兴奋地说,“正好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好!”萧廷点头,“我陪你一起去。”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我们的券制要火了!”
---
来的商人确实很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把院子都挤满了。
“苏姑娘,”一个商人说道,“听说券制要推广到其他地方?”
“是的!”苏锦兴奋地说,“朝廷已经批准了!”
“那我们能不能也参与?”另一个商人问道。
“当然可以!”苏锦用力点头,“我们欢迎大家参与!”
“具体怎么参与?”
“我们会开办培训班,”苏锦解释道,“教大家怎么操作券制!”
“培训班?”商人们很感兴趣,“什么时候开始?”
“很快!”苏锦兴奋地说,“我们正在准备!”
---
“那培训费用怎么算?”有商人问道。
苏锦歪着小脑袋想了想,“我们不收培训费!”
“不收费?”商人们惊讶,“为什么?”
“因为我们希望券制能够更好地推广,”苏锦认真地说,“大家都学会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券制联盟,大家互相帮助!”
“券制联盟?”商人们感兴趣了,“怎么个联盟法?”
“就是大家一起制定标准,一起维护信誉,一起发展壮大!”苏锦解释道。
“这个想法很好!”商人们纷纷赞同。
萧廷在一旁看着苏锦认真解释的样子,心中满是赞叹。她总是能想出这样双赢的策略。
---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有商人迫不及待地问。
“我们需要先准备一下,”苏锦想了想说,“大概半个月后就可以开始!”
“太好了!”商人们很兴奋,“我们等着!”
送走商人们后,苏锦更加兴奋了。
“萧廷哥哥,你看大家多积极!”她说道。
“是的,”萧廷笑道,“这说明券制确实有价值。”
“我们的决定是对的!”苏锦开心地说,“不收培训费,建立联盟!”
“这样既能快速推广,又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萧廷分析道。
“嘿嘿!”苏锦得意地说,“这叫双赢!”
---
接下来几天,苏锦忙着准备培训的事情。
她需要编写教材,设计课程,培训讲师。
“萧廷哥哥,你看这个教材怎么样?”她兴奋地拿着一本册子。
萧廷翻看了一下,“写得很详细,通俗易懂。”
“我用了很多比喻和例子,”苏锦解释道,“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
“比如?”
“比如我把券制比作桥梁,连接买家和卖家,”苏锦认真地说,“把风险控制比作看门狗,保护大家的安全!”
“这些比喻很生动。”萧廷赞道。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我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学会!”
---
正在这时,陆在行急匆匆跑来,脸色有些紧张。
“苏姑娘,有情况!”他紧张地说。
“什么情况?”苏锦放下手中的册子。
“听说有人在其他地方也搞券制,”陆在行说道,“而且宣传说比我们的更好!”
“什么?”苏锦惊讶,“这么快就有人模仿了?”
“是的,”陆在行继续说,“而且他们还说我们的券制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萧廷皱眉问道。
“说我们的券制不安全,容易被伪造,”陆在行说道,“还说我们收费太高!”
“胡说八道!”苏锦气得跳起来,小脸都红了,“我们明明不收培训费!”
---
“看来真的有暗潮涌动了。”萧廷严肃地说。
“那我们怎么办?”苏锦担心地问,小手紧紧握着。
“首先,我们要了解清楚情况,”萧廷分析道,“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然后呢?”
“然后,我们要澄清事实,”萧廷说道,“不能让谣言传播。”
“对!”苏锦用力点头,“我们要用事实说话!”
“而且,”苏锦想了想说,“我们要加快推广速度,抢占先机!”
“怎么抢占?”陆在行问道。
“提前开始培训!”苏锦坚定地说,“不等半个月了,下周就开始!”
---
“这样会不会太匆忙?”萧廷担心。
“不匆忙!”苏锦摆摆手,“教材已经准备好了,讲师也培训过了!”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能被动应对!”
“怎么主动出击?”
“我们要到其他地方去宣传,”苏锦兴奋地说,“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券制!”
“这个想法很好!”萧廷赞道,“眼见为实。”
“对!”苏锦用力点头,“我们要让大家亲眼看看我们的成果!”
“嘿嘿!”她得意地说,“这叫现身说法!”
---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陆在行问道。
“明天就出发!”苏锦坚定地说,“时间不等人!”
“去哪里?”
“先去最近的州府,”苏锦想了想说,“那里商业比较发达,容易接受新事物。”
“我陪你去。”萧廷说道。
“好!”苏锦开心地说,“有你在我更有信心!”
“那我们需要带什么?”陆在行问道。
“带上券样、账目、推荐信,”苏锦掰着手指说,“还有我们的成功案例!”
“还要带上教材!”她补充道,“现场就可以开始培训!”
---
第二天一早,苏锦一行人就出发了。
马车在官道上颠簸着,苏锦兴奋地说:“萧廷哥哥,我们这次一定要成功!”
“一定会成功的。”萧廷看着她充满斗志的样子,心中满是温暖。
“你说那些模仿我们的人会不会很厉害?”苏锦有点担心,小手不自觉地握紧。
“不用担心,”萧廷安慰道,“我们有真正的实力和经验。”
“对!”苏锦重新振作起来,“我们是正宗的!”
“而且,”萧廷继续说,“我们有朝廷的认可,这是最大的优势。”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我们有官方认证!”
---
到了目的地,苏锦发现情况比想象的复杂。
确实有人在推广类似的券制,而且宣传得很厉害。
“苏姑娘,”当地的商人说道,“我们听说有两种券制,不知道选哪个好。”
“两种?”苏锦好奇,“另一种是什么样的?”
“他们说他们的券制更安全,更便宜,”商人解释道,“而且不需要培训。”
“不需要培训?”苏锦疑惑,“那怎么保证操作正确?”
“他们说很简单,一学就会。”
苏锦和萧廷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想到了同一个可能。
---
“我们能不能看看他们的券?”苏锦问道。
“当然可以。”商人拿出一张券。
苏锦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有很多问题。
“这个防伪技术很简单,”她指出,“容易被伪造。”
“而且这个兑换机制也不完善,”萧廷补充道,“风险很大。”
“但是他们说这样更灵活。”商人说道。
“灵活是好事,但安全更重要,”苏锦认真地说,“如果出了问题,损失的是大家的钱!”
“这个......”商人有些犹豫。
---
“这样吧,”苏锦想了个办法,眼睛又亮了起来,“我们现场演示一下两种券制的区别!”
“怎么演示?”商人们感兴趣了。
“我们用实际的交易来测试,”苏锦兴奋地说,“看看哪种更安全、更方便!”
“好主意!”萧廷赞道。
于是,苏锦现场组织了一次券制对比演示。
她先演示了对方券制的操作,然后演示了自己券制的操作。
结果很明显,苏锦的券制在各个方面都更优秀。
“原来如此!”商人们恍然大悟,“确实差别很大!”
“我们选择苏姑娘的券制!”大家纷纷表态。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事实胜于雄辩!”
---
接下来几天,苏锦在当地开展了培训和推广活动。
她不仅教会了商人们如何使用券制,还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的操作体系。
“苏姑娘,”当地的商会会长说道,“您的券制确实比那些模仿的要好得多!”
“谢谢夸奖!”苏锦开心地说,“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而且您的培训也很实用,”会长继续说,“我们学到了很多!”
“嘿嘿!”苏锦得意地说,“这就是正宗和山寨的区别!”
萧廷在一旁看着苏锦自信的样子,心中满是骄傲。她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智慧和魅力。
---
回程的路上,苏锦兴奋地总结着这次的收获。
“萧廷哥哥,我们这次收获真大!”她说道。
“是的,”萧廷笑道,“不仅澄清了谣言,还扩大了影响。”
“而且我们还发现了竞争对手的弱点,”苏锦分析道,“他们只是表面模仿,没有真正的实力。”
“这样我们就更有信心了。”萧廷说道。
“对!”苏锦用力点头,“我们要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而且,”苏锦继续说,“我们还要加快推广速度,不给他们机会!”
“你想得真周到。”萧廷赞道。
“嘿嘿!”苏锦开心地说,“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