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招标结束后,苏锦正准备松口气,却接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苏姑娘,不好了!”刘德二慌慌张张地跑进府衙,“城东有人说发现了疫病,现在人心惶惶的!”
苏锦心头一紧:“具体是什么情况?”
“听说是有几个灾民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刘德二擦着汗说,“现在大家都不敢靠近灾民安置点了,连送饭的人都不愿意去。”
萧廷闻讯赶来,脸色凝重:“我已经派人去了解情况。不过无论真假,我们都必须做好防范准备。”
苏锦点头:“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需要立即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体系。”
她拿出纸笔,开始快速记录:“首先要设立检疫所,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检查;其次要储备足够的药材;最重要的是要制定详细的隔离流程。”
“可是,”刘德二担忧地说,“现在大家都很恐慌,怎么让他们配合呢?”
苏锦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办法!”
她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很快就写出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
“洗洗手,拍拍手,
病菌细虫都赶走。
饭前便后要洗手,
健康身体不用愁。
清清水,香香皂,
手心手背搓一搓。
十个指头缝缝洗,
干干净净最重要!”
萧廷看着这首歌谣,忍不住笑了:“你这是要让大家唱着洗手?”
“没错!”苏锦得意地说,“这样既容易记住,又能让大家养成好习惯。而且唱歌的时候心情会好一些,不会那么恐慌。”
刘德二试着念了一遍,发现确实很好记:“苏姑娘,这个办法好!我这就去教给大家。”
“等等,”苏锦叫住他,“光有歌谣还不够,我们还要准备足够的洗手用品。”
她开始计算:“按照现在的人数,每天需要多少香皂、多少清水......”
萧廷在旁边看着,对苏锦的细致入微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丫头不仅能想出有趣的办法,还能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很快,苏锦就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防疫方案。
“检疫所设在城门口和灾民安置点入口,”她指着地图说,“所有进出人员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和症状询问。”
“药材储备方面,我们需要准备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的药材,还要有足够的香皂和消毒用品。”
“隔离流程是这样的: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同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
萧廷点头:“方案很全面。不过执行起来需要不少人手和物资。”
“这个我已经考虑过了,”苏锦拿出另一张纸,“人员安排、物资清单、费用预算,都在这里。”
刘德二看着密密麻麻的清单,佩服得五体投地:“苏姑娘,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快就能想得这么周全!”
“这叫未雨绸缪,”苏锦笑着说,“做账房的,就得什么都提前想到。”
方案制定好后,立即开始实施。苏锦亲自到各个检疫点检查设置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转。
在灾民安置点,她看到大家正在学唱洗手歌谣,连小孩子都唱得很起劲。
“洗洗手,拍拍手,病菌细虫都赶走......”
一个小女孩唱完后,认真地按照歌谣的内容洗手,还不忘提醒旁边的小伙伴:“你的手指缝没洗干净!”
苏锦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欣慰。看来这个办法确实有效,不仅让大家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还缓解了恐慌情绪。
“苏姑娘,”一个灾民走过来说,“多亏了您的这些安排,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是啊,”另一个人附和道,“有了这些防护措施,就算真的有疫病,我们也不怕了。”
萧廷在旁边听着,对苏锦更加刮目相看。这丫头不仅有能力,更有智慧。她知道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照顾到人们的情绪需求。
几天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所谓的“疫病”其实只是几个灾民因为劳累过度而感冒发烧,并非什么传染病。
但是,苏锦建立的这套防疫体系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虽然这次是虚惊一场,”萧廷说,“但有了这套体系,以后真的遇到疫病也不用慌了。”
苏锦点头:“对,而且这套体系不仅能防疫病,平时也能提高大家的卫生意识,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她指着正在认真洗手的人们说:“你看,现在大家都养成了勤洗手的好习惯,这比什么药都管用。”
刘德二在旁边笑着说:“苏姑娘,您这洗手歌谣现在可是传遍全城了!连我家那个三岁的小侄子都会唱。”
“那就好,”苏锦满意地说,“好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
萧廷看着苏锦,心中的敬佩之情又增加了几分。这个小丫头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想出最合适的办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照顾到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