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声渐渐密集,由淅淅沥沥变成了哗哗作响,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竹叶被打得微微颤动,暖黄的灯光将雨幕切割成无数细密的金线。
小院仿佛成了被雨水隔绝的孤岛,更显得室内温暖安宁。
茶壶里的水续了又续,话题也不知不觉从闲谈漫延到了更深处。他们聊起各自学生时代的趣事,聊起曾经有过的、不切实际的梦想(除了那个他们都心知肚明的),聊起对某些电影和书籍截然不同却又莫名契合的理解。
江瑾辰发现,抛开那些光环和身份,他们在某些本质的喜好和认知上,竟有着惊人的默契。这种感觉,比任何商业合作带来的兴奋感都更让他着迷。
“有时候觉得,”刘亦菲捧着温热的茶杯,眼神依旧看着窗外,声音带着一丝飘忽,“我们像是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
江瑾辰的心微微一提。
她继续缓缓说道:“看起来离得很近,甚至能看到对方路上的风景,但中间……似乎总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她轻轻比划了一下,“行业的壁垒,公众的目光,还有……各自背负的东西。”
她的语气很平静,没有抱怨,只是在陈述一个她所以为的事实。
江瑾辰沉默了片刻。他明白她的意思。他是冉冉升起的科技新贵,她是万众瞩目的顶级明星。他们的世界看似都有光芒,实则运行着截然不同的规则,承受着迥异的压力。贸然交汇,可能会碰撞出难以预料的火花,甚至伤痕。
雨声成了此刻唯一的背景音。
良久,江瑾辰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平行线之所以是平行线,是因为它们不愿意改变方向。”
他转过头,目光沉静却坚定地看向她:“但如果有一条线愿意偏移一度呢?”
刘亦菲微微一怔,终于将目光从窗外收回,迎上他的视线。她的眼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里面清晰地映出他的影子。
“偏移一度?”她轻声重复,像是没听懂,又像是在细细品味这四个字的分量。
“嗯。”江瑾辰点头,“不需要立刻相交,也不需要完全改变轨迹。只是……靠近一度。看看会发生什么。”
他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冲动的承诺,甚至带着理工科特有的冷静和量化。但其中蕴含的试探和勇气,却比任何誓言都更加真切。
这是一份极其克制,却又无比认真的邀请。邀请她共同尝试,去挑战那道看不见的屏障。
刘亦菲没有立刻回答。她低下头,看着杯中载沉载浮的茶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她能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偏移一度?说得轻松。这轻微的一度,背后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她比谁都清楚。
可是……内心深处那个被严密保护起来的角落,却又因为这句话,不受控制地泛起涟漪。
她抬起头,重新看向他。他的目光依旧坦诚而专注,等待着她的回应,没有催促,没有逼迫。
窗外的雨声似乎小了一些。
“偏移一度……”她缓缓开口,声音轻得像耳语,却清晰地传入他耳中,“……听上去,像是个需要精密计算的技术活。”
她的语气里,没有拒绝,反而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调侃和……应允?
江瑾辰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如暖流般蔓延开来。他嘴角上扬,配合着她的话:“我恰好……比较擅长计算。”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那种微妙的紧张感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同守护一个秘密般的默契。
雨,不知在何时停了。
檐角还有残存的雨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嗒、嗒”声,更衬得小院一片寂静。
“雨停了。”刘亦菲轻声道。
“嗯。”江瑾辰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了这么久。
该离开了。这个被雨水暂时封印的时空,终要回归现实。
两人起身。刘亦菲和店主人打了声招呼,便与江瑾辰一同走出那扇小小的木门。
胡同里弥漫着雨后湿润清新的空气,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路灯昏黄,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们并肩走着,一时无话,却丝毫不觉尴尬。刚才那场关于“一度”的对话,像一层无形的薄膜,将两人与周遭的世界轻柔地隔开。
走到胡同口,该分开了。她的车似乎停在另一个方向。
“谢谢你的晚餐。”江瑾辰停下脚步,看着她,“和……这场雨。”
刘亦菲抬头看他,路灯的光晕在她眼中跳跃:“不客气。谢谢你的……一度。”
她转过身,朝他挥了挥手,身影逐渐融入夜色之中。
江瑾辰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身影彻底消失,才缓缓呼出一口气。
空气中还残留着雨水的味道,和她身上极淡的、清雅的香气。
他知道,有些东西,从今晚开始,已经不一样了。
那一道偏移的度,虽微不可察,却已悄然改变了两条线的轨迹。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复杂,但至少,他们愿意尝试着,彼此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