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过后,并非一切瞬间归于完美。
“隐私门”的余波仍在细微处荡漾。一些极端保守的用户选择了卸载,部分媒体仍在持观望态度,需要持续用数据和行动去修复信任。海外市场的扩张步伐,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影响,需要更耐心地耕耘。
但“豌豆荚”团队经历了这场淬火般的考验,凝聚力空前强大,面对这些善后工作,显得更加沉稳和有耐心。
江瑾辰批准了一项额外的预算,用于在未来三个月内,开展一系列以“透明与信任”为主题的线上用户沟通活动,并加大了在本地化客户服务上的投入。
处理完这些后续安排,他感到一种从骨头缝里透出的疲惫。连续的高强度压力和紧绷的神经,一旦松弛下来,后遗症便开始显现。
他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关掉工作手机,隔绝所有打扰。
他没有安排任何行程,只是待在家里。睡了很久以来第一个自然醒的觉,然后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发呆,看了一会儿无关紧要的书,甚至心血来潮地照着网上的食谱,给自己煮了一碗勉强能入口的面。
这种完全放空、无所事事的状态,对他而言陌生又奢侈。
傍晚时分,门铃意外地响了。
他有些疑惑,这个地址很少有人知道。透过猫眼看去,他愣住了。
门外站着的是刘亦菲。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针织开衫,戴着一顶鸭舌帽,帽檐压得有些低,手里还提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纸袋。
江瑾辰打开门,惊讶还写在脸上:“你怎么……”
“顺路。”她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举了举手里的纸袋,“朋友家的果园新摘的柚子,太多了,吃不完。想到你可能需要补充点维生素。”
这个理由蹩脚得几乎可爱。什么样的顺路会顺到几乎跨越整个城市?更何况,她如何知道他家的地址?
江瑾辰没有戳破,侧身让她进来:“谢谢。确实需要。”
刘亦菲走进公寓,目光不着痕迹地快速扫过客厅。装修是极简的现代风格,干净整洁得近乎冷清,除了必要的家具和几件科技产品,几乎没有太多生活气息,只有阳台上几盆绿植增添了一丝生机。
很符合他给人的感觉:高效、冷静,甚至有些过于克制。
“随便坐。”江瑾辰有些局促,他很少接待访客,尤其是如此突然的访客,“喝水还是……茶?”他冰箱里除了水和咖啡,似乎别无他物。
“水就好。”刘亦菲在沙发上坐下,将纸袋放在茶几上。
江瑾辰给她倒了杯水,在她侧面的单人沙发坐下。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安静。
“事情都处理完了?”刘亦菲接过水杯,开口打破沉默。
“基本告一段落。后续需要些时间。”江瑾辰回答,看着她,“这次,真的多亏你。”
“我没做什么。”她垂下眼睫,看着杯中水纹,“是你们自己应对得当。”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这次的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共同经历风雨后的平静与默契。
“你吃饭了吗?”刘亦菲忽然问。
江瑾辰老实回答:“中午自己煮了面。”
言下之意,晚上还没吃。
刘亦菲看了一眼他开放厨房里那明显崭新的灶台,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弯了一下:“看来成果一般。”
江瑾辰难得地露出一丝窘迫:“能熟。”
刘亦菲站起身:“走吧。”
“去哪?”
“补充维生素不能只靠柚子。”她拿起帽子,“我知道附近有家还不错的粥店,清肠胃,适合你这种刚打完硬仗的人。”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然,仿佛这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安排。
江瑾辰看着她,心脏某个地方像是被很轻地戳了一下。他几乎没有犹豫,也站起身:“好。等我换件衣服。”
几分钟后,两人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晚风轻柔,吹散了连日的紧绷。
没有聊工作,没有聊阴谋,只是随意地说着哪家店好像换了招牌,哪部电影似乎值得一看。
在一家温暖干净的粥店里,他们对坐着,吃着清淡却暖胃的食物。
一种平淡而真实的暖流,悄然包裹住江瑾辰疲惫的身心。
这不再是隔着屏幕的默契,也不是马场上隔着距离的并肩。
这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实实在在的陪伴。
余波未平,但微澜之中,已有星光荡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