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东集团泄漏事件及刘明工程师坠亡案,如同一场持续数月的社会性地震,其震波在司法界、商界和舆论场层层扩散,久久未能平息。
权璟律所毫无疑问地站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央。何赛团队因其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声名鹊起,从一个内部略显边缘化的团队,一跃成为敢于对抗资本巨头、扞卫底层权益的标志性力量。无数慕名而来的新客户,以及更多复杂棘手的公益类案件,开始涌向何赛。
然而,荣誉与压力并存。资本的敌意、同行的审视、以及来自内部不同理念的微妙压力,都让何赛团队如履薄冰。
戴曦是团队中最忙碌,也最矛盾的一个。她几乎是透支般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后续案件中,试图用不断的行动来填补内心深处某种难以言说的空洞。胜利的喜悦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疲惫,以及对法律本身更复杂的认知。
“清辞,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赢了科东,但好像……也失去了什么。”深夜的办公室里,只有她们两人,戴曦望着窗外璀璨却冰冷的城市灯火,声音有些飘忽,“法律像一把刀,我们用它斩断了科东这只怪兽的触手,可握刀的手,好像也沾上了血污。罗老师他……”
她没有说下去,但林清辞明白。罗槟的“背叛”或者说“转向”,是戴曦理想国上一道深刻的裂痕。
林清辞没有安慰,只是平静地陈述:“法律从来不是纯粹的圣器,它只是人类社会中力量与规则博弈的工具。认识到它的局限,或许才是真正开始运用它的起点。”
戴曦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罗槟的处境则要微妙得多。他单方面终止与科东代理的决定,虽然在道德层面赢得了部分尊重,但在商业逻辑上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违约”和“失败”。他失去了科东这个顶级客户,以及随之而来的巨额律师费,更重要的是,他“从未败诉”的金字招牌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他变得比以前更加沉默,将自己埋首于其他不那么引人注目、却同样复杂的商业案件中,仿佛在用繁重的工作麻痹自己。偶尔在律所走廊遇见何赛或戴曦,他也只是微微颔首,便擦肩而过,曾经的锋芒被一层难以穿透的隔膜所笼罩。
林清辞能清晰地“看”到,罗槟身上那曾经过于耀眼的【程序正义的守护神】光环,已经黯淡、碎裂,但并未完全消散。一些碎片正在试图重新凝聚,只是不知会塑形成何种新的样貌。
【目标光环(罗槟)处于崩解与重塑的不稳定态,收割条件未完全成熟。】
【目标光环(戴曦)能量性质转变,稳定性降低,可收割性提升。】
【警告:“窃运阁”残余能量高度活跃,正在寻找新的寄生体与突破口。】
系统的提示让林清辞保持着警惕。“窃运阁”在此世界遭受重创,但绝不可能就此罢休。他们像潜伏在阴影中的病毒,等待着宿主免疫力下降的时刻。
这天,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通过栗娜,预约见到了林清辞。
来人是科东集团泄漏事件中,受害最严重的那个村庄的老支书。他比之前更加苍老憔悴,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林律师,这次来,不是为别的,是代表村里,想正式聘请您和何律师,做我们村的法律顾问。”老支书从洗得发白的旧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按满红手印的委托书,和一叠皱巴巴的、由各家各户凑起来的现金。
“我们知道这点钱不够,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科东是倒了,可我们村的地、水、还有那么多生病的人……以后的路还长。我们信不过别人,就信你们。”老人的话语朴实,却重若千钧。
看着那份沉甸甸的委托书和那些零散的钞票,林清辞沉默了片刻。这并非系统任务,甚至可能牵扯她更多的精力。但这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她更深入地嵌入这个世界的因果,也更方便她观察“窃运阁”动向的契机。
“老人家,钱您收回去。”林清辞将现金推回,语气温和却坚定,“法律顾问的事情,我和何律师会认真考虑,并尽快给您答复。我们会尽可能帮助大家。”
送走千恩万谢的老支书,林清辞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巨大的、规则与混乱并存的都市。
科东案的余波远未结束,新的抉择已经摆在面前。罗槟的蜕变尚未完成,戴曦的信念仍需锤炼,“窃运阁”的阴影仍在徘徊。
她知道,真正的收割,或许并不在于彻底击碎什么,而在于引导这些光晕,在她需要的时刻,绽放出最后一抹、也是最绚烂的色彩,然后……安然熄灭。
她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何赛办公室。
“何律师,关于那个村庄的法律顾问委托,我觉得,我们可以接下。”
风暴之后,不是宁静,而是更深广的暗流,与更复杂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