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砸在临城县日军据点的炮楼上,发出“呜呜”的嘶吼。据点会议室里,煤油灯的光昏黄摇曳,映着坂田信哲棱角分明的脸——他穿着笔挺的日军军官服,肩章上的樱花标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手里捏着一份皱巴巴的情报,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你是说,八路军的复装子弹,不仅能正常击发,射程还稳定在了八十米以上?”坂田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目光扫过站在下方的参谋。参谋名叫佐藤,是坂田联队的情报官,刚从贾贵的警备队那边回来,脸上还沾着未擦净的雪沫。
“是的,联队长阁下。”佐藤躬身回答,双手递上一份更详细的报告,“这是从贾贵警备队缴获的八路军子弹,您看——”报告里夹着一颗变形的复装子弹,弹壳是旧的三八式步枪弹壳,弹头却是锡制的,表面还带着手工打磨的痕迹,“贾贵的人在黑石岭附近捡到的,据说是八路军三营撤退时遗留的。经过测试,这种子弹的发火率在八成以上,近距离杀伤力与咱们的制式子弹相差不大。”
坂田拿起那颗子弹,放在指尖掂量,眉头微蹙。他从军二十余年,经手的武器不计其数,一眼就看出这颗子弹的粗糙——弹壳边缘有明显的手工压痕,弹头与弹壳的衔接处不够平整,但就是这样粗糙的子弹,却能在八路军手里发挥作用,这让他有些意外。
“八路军有简易的生产能力?”坂田放下子弹,看向佐藤,“他们有工具钢吗?有机床吗?”
“目前没有查到。”佐藤摇头,语气带着不确定,“贾贵的人说,八路军的作坊藏在深山里,具体位置不清楚,只知道他们经常从临城县周边的村庄收集废旧金属,比如锡罐、旧农机零件,甚至还偷了贾贵亲戚废品收购站的物资。至于工具钢和机床,我们在所有的物资封锁点都没有查到八路军有相关的运输记录,他们应该是没有这些核心设备的。”
“没有工具钢,没有机床,仅凭手工复装子弹,成不了气候。”坂田的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八路军缺的是工业基础,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子,再怎么修补,也经不起风雨。他们现在能造几颗劣质子弹,不代表以后能造步枪、造迫击炮。”
佐藤却有些担忧:“可是阁下,八路军的弹药供应确实在改善。之前三营在黑石岭被包围,原本应该很快投降,却因为得到了一批新的复装子弹,硬是守住了阵地,还打伤了咱们两名士兵。如果他们的生产能力继续提升……”
“提升?”坂田打断他,眼神变得锐利,“没有原料,怎么提升?下令!从今天起,加强对临城县周边所有村庄的物资封锁,尤其是锡、铜、硫磺这些可能用于制造弹药的物资,一粒都不能流入深山!另外,让贾贵的警备队加大巡逻力度,重点搜查通往深山的小路,一旦发现有村民给八路军送物资,就地扣押!”
“哈伊!”佐藤躬身应下,心里却还是不安。他总觉得,八路军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造出可用的子弹,绝不仅仅是“运气”,背后一定有懂技术的人在支撑,但坂田的傲慢让他不敢再多说。
坂田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风瞬间灌了进来,吹得煤油灯的火苗剧烈晃动。他看着远处漆黑的山林,那里是八路军的地盘,也是他眼中的“蛮荒之地”。在他看来,八路军不过是一群拿着劣质武器的“土包子”,就算能造出几颗子弹,也掀不起大浪。“另外,”坂田转过身,对佐藤说,“让楚明飞多留意八路军的动向。他既然能知道八路军造子弹的事,肯定还有更多情报,告诉他,要是能提供八路军作坊的具体位置,皇军会给他足够的‘奖励’。”
佐藤心里一动——楚明飞之前主动提供情报,就是想讨好皇军,要是再加些奖励,说不定真能从他嘴里套出更多消息。“属下明白,这就去联系楚明飞。”
佐藤离开后,会议室里只剩下坂田一人。他重新拿起那颗复装子弹,放在灯光下仔细看,弹壳上隐约能看到一道细小的划痕,像是某种工具留下的。“手工……”坂田低声自语,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就算是手工,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术,八路军里,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人了?”
他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管八路军里有什么人,没有工业基础,一切都是空谈。他拿起笔,在情报报告上写下“无需过度关注,加强封锁即可”,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随手扔在桌上。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据点的轮廓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坂田不知道,他的轻视,正在给八路军的作坊争取时间,而那间藏在深山煤窑里的小作坊,正在悄悄孕育着能改变战局的力量。
与此同时,深山的煤窑里,李铮和陈婉儿正在测试改进后的复装子弹。孙小虎把木柄缩短两厘米的“太行雷”摆在桌上,王铁锤则在旁边打磨刚修好的步枪枪栓。“加了酒精的火药,在零下五度的环境下,发火率还是八成以上,卡壳的情况少了很多。”陈婉儿拿着测试记录本,对李铮说,“不过酒精挥发快,子弹存放时间不能超过十天,得尽快送到前线。”
李铮点点头,拿起缩短木柄的“太行雷”,握在手里试了试——确实比之前顺手,在狭窄的战壕里扔掷,不会再碰到壁面。“很好,明天就把这些改进后的武器送到三营。”他看向王铁锤,“老锤,修好的步枪有多少了?”
“已经修好了五支,还有三支明天就能好。”王铁锤放下手里的枪栓,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些枪之前都是因为零件坏了没法用,现在有了从贾贵那儿缴获的农机零件,很多都能替换,修起来快多了。”
孙小虎突然插话:“李干事,咱们的机床零件,什么时候开始加工啊?我都等不及想试试机床转起来的样子了!”
李铮笑了笑:“等把这批武器送出去,咱们就全力攻机床零件。之前缴获的农机齿轮,正好能改造成机床的传动齿轮,就是需要手工打磨,精度可能不够,到时候还得靠老锤和你多费心。”
“放心吧!”王铁锤拍着胸脯,“俺就算不睡觉,也得把齿轮打磨好!”
煤窑里的气氛热烈,没人知道,日军的坂田联队已经注意到了他们的弹药改善,更不知道一场针对物资的严密封锁即将到来。他们只知道,每多造一颗子弹,每多修一支步枪,前线的战士就多一分胜算。窗外的雪还在飘,但窑洞里的炉火却烧得通红,映着每个人充满希望的脸,像是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照亮了抗战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