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仪器屏幕上残留的异常数据轨迹如同幽灵的签名,证明着刚才那超自然的一幕并非集体幻觉。
司星墟第一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的眼神锐利如鹰,立刻转向房间一角的交互界面:“玄女,最高优先级任务:全面分析刚才“暗影”出现时记录到的所有数据流——量子退相干模式、引力扰动频谱、未知信号特征。我要这个‘东西’的物理特质、能量签名,以及,如果可能,推断其构成成分!”
“指令确认。分析中……” 玄女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其后台运算资源被瞬间大量调用,庞大的数据流开始被拆解、比对、建模。
几分钟后,初步结果开始浮现。全息屏上勾勒出那个“暗影”的模拟图像,旁边滚动着复杂的数据。
“目标实体表现出极强的量子纠缠特性,其存在与宿主时寒锋安全官的特定脑波活动高度关联,但并非由之直接产生。”
“其相互作用力主要表现于微观层面,对宏观物体的直接影响极微弱,但能极高效地传递信息流,疑似能撬动概率或诱导巧合事件。”
“最显着的特征:其对所有波段的电磁波表现出近乎完美的穿透性及低干涉性,常规光学观测无效。其对周围光线的扭曲与吞噬效应,疑似源于其自身构成的物质对光子的极端惰性或不相互作用特性。”
“成分模型比对……”玄女的声音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微小的、近乎人类犹豫的延迟,“……“暗影”与现有数据库中‘暗物质’的假设性质匹配度达到87.3%。推测其主体由一种此前未被直接观测到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暗物质粒子构成,这种粒子能形成某种拓扑结构(如薄膜或纤维),并能编码和传递量子信息。”
“暗物质?”尼尔倒吸一口凉气,“这东西是由暗物质构成的?这怎么可能?它们不是几乎不与我们世界的任何东西相互作用的吗?”
“通常情况下的确如此。但别忘了,很多年前,在太空中就曾探测到过暗物质构成物。”司星墟沉声道,目光没有离开数据。
“或许它们被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技术‘编织’或‘编程’了呢?就像普通的物质可以组成血肉和机器,暗物质为什么不能被‘制作’成别的东西?比如……一种能映射我们意识的‘暗物质克隆体’。”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寒意。他们面对的,是一种基于完全未知物质和技术的现象。
司星墟转向团队里的宗教与文明史专家,那位总是带着沉思表情的本杰明·戴维斯:“本杰明,你怎么看?从非技术的角度。”
本杰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沉静:“诸位,你们是否听说过……‘众生最终审判’的概念?”
尼尔挑眉:“当然,很多宗教里都有。神在末日降临,审判所有活人死人,善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你是说……这是神在审判?”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本质上,我相信这不是任何拟人化的‘神’所为。”本杰明摇摇头,“但就其内在逻辑而言,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许多教义中,当‘审判之日’来临,神以‘洞察之眼’洞察世间,一切生灵内心最深处的善与恶,都无所遁形。”
“仅仅因为内心有过恶念就被审判?”尼尔反驳道,指了指屏幕上的时寒锋,此时他已醒来,正听着讨论,脸色苍白,“那岂不是太无辜了?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中从未闪过任何一个邪恶的念头?这标准太苛刻了!”
“你说的完全正确。”本杰明点点头,“除了那些被视为绝对圣洁的化身,如耶稣,谁人能无恶念?但关键点在于:在许多古老的阐释中,神并非直接因‘恶念’本身而惩罚人。审判的第一步,是‘显现’。”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神会先‘帮助’你实现你的恶念。 不是惩罚你想了什么,而是将你所想的变为现实,让你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你的黑暗欲望所能造成的具体后果。就像……一场极度真实的、后果由现实承担的‘模拟’。你梦中想做而不敢做、或因道德法律约束而未能做的事,它替你完成。这,就是‘证明你的罪’的过程。”
他指向外面那座正在陷入混乱的城市:“眼下日内瓦发生的一切荒诞乱象,不正是如此吗?人们的恶念,无论大小,正在被某种力量实现,从而‘证明’了他们潜意识中的罪。”
先实现你的恶,再证明你的罪!
房间里一片寂静,大家一时难以消化这个毛骨悚然的观点。
“那么……”时寒锋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忍不住问道,“证明了之后呢?如果……如果众生都被证明有罪呢?”
本杰明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他轻轻吐出几个字,却重如千钧: “如果众生皆有罪,无可宽恕,那便意味着……文明本身已无可救药。按照这个逻辑,接下来降临的,就将是‘天罚’——神会降临,灭尽众生。”
“你的意思是,”司星墟的声音低沉得可怕,“如果人类的恶念被这种机制不断唤醒、放大并实现,最终达到某个临界点……就预示着人类文明的终结?”
“从这一逻辑链条推导,的确如此。”本杰明缓缓点头,“然而,希望恰在于此机制并非无懈可击!它看似在‘证明’恶,实则也揭示了善的路径。”
他转向时寒锋,语气沉静而富有哲理:“善与恶并非绝对的存在,它们更像是一种动态平衡的意识状态。恶念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意识深处,如同影子伴随着光线。当你持续地关注、恐惧甚至对抗它,你实际上就是在承认它的力量,为它提供滋养,让它茁壮成长。”
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榜单。“这个排行榜,就是一个典型的注意力陷阱。你越是焦虑于排名,因它而愤怒、羞耻或恐惧,你就越是在无意识中与它所定义的‘恶’共振,你的情绪反应恰恰成了喂养那份‘恶念’的食粮。”
“因此,真正的应对之道,”本杰明总结道,声音清晰而透彻,“在于认知的重构——并非漠不关心,而是从内心深处洞察其操纵性与虚幻性,拒绝将心理能量投入其中。当你切断了这份关注与认同,它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内心恢复平静与中正,‘恶’的幻影便无处依附,其影响力自然消散,那排名也终将成为一个无意义的数字。”
听到这里,时寒锋紧绷的神情明显缓和了些,在场众人也若有所悟。
“所以,真正对抗这种‘审判’的方法,并非以恶制恶,而是以善抑恶,巩固心念的堤坝。”本杰明继续道,“然而众生往往陷入善恶纠缠的循环,难以自拔。”
“而我们如今面临的不像是一个有意识的惩罚,更像是一个……冰冷运行的自动程序。一个基于某种极端道德逻辑构建的、测试文明是否‘值得存续’的宇宙级过滤器。而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触发了它的测试流程。日内瓦只是开始,很快,这里的乱象将会席卷全球!”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场离奇的异常事件,而可能是一场关乎人类文明存亡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