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经济会议,分析了当前花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花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当镜头划过人群,对准闵东风时,记者看到在一旁坐着的郑开叶时,明显愣了一下,也是这一下的卡顿,让郑开叶得到了一个两秒的画面。
与此同时,中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带着部里中层以上的同志一起观看这次大会,郑安民也是其中一员。
当电视画面停留在郑开叶身上时,郑安民猛地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自己儿子怎么出现在电视里?
连忙告罪一声借口有事走出会议室,拨通了父亲郑卫国的电话。
“喂,爸啊,我在电视里看到开叶了。”
“嗯,我也看着呢,别大惊小怪,开叶是陪着他老师一起去的。”
“老师?哪个老师?”
“你就知道吃!自己儿子啥情况都不知道,你能干点啥?滚吧!”
郑卫国直接挂断了电话,但心里却十分高兴,大孙子越来越有出息了。
郑安民挠了挠头又拨通了妻子的电话。
“小梅啊,是我,咱儿子上电视了你知道不?”
“我当然知道啊,儿子现在是闵东风院士的关门弟子,你这当爹的咋啥也不知道。”
说完也直接挂断了电话。
郑安民性格大大咧咧,丝毫没有愧疚的意思,刚回到会议室就听到同事们在议论刚刚镜头里出现的年轻面孔,纷纷猜测这个人是什么背景,这么小就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
郑安民嘴角都快歪到天上去了,跟后来的歪嘴战神也没两样了,就差有人喊出:“他歪嘴了,快撕烂他的嘴!”这句经典名言。
逢人就得意洋洋的炫耀说:“那是我儿子,正在首都念书,这次是跟着他老师来见世面的。”
在同事们一声声带着羡慕的夸赞中,郑安民渐渐迷失了自我,嘴角甚至都翘到耳根上了。
没过多久,郑安民趁着周末特意回了t县,逢人就夸,自此之后t县开始流传着郑开叶的传说,人尽皆知。
会议结束后,闵东风被包老请去会客室聊天,郑开叶则在会客室门口等候,跟几名穿黑西装的警卫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屋门打开,包总亲自把闵东风送到门口,郑开叶连忙迎上前。
这时包总也注意到了郑开叶,笑呵呵的调侃闵东风收了个好徒弟,并送给郑开叶一句话“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愿你早日学业有成,报效祖国。
等郑开叶回到校园后,刚打开寝室门,一股浓烈的臭味夹杂着麻辣火锅底料味扑面而来,只见好基友李明泽、王褚和齐沁元三个犬子已经就在寝室开造了。
临近12月份的天气已经见凉,三个牲口也不开窗户,用的还是烧炭的铜锅,要是再开门晚一些,三人迟早得嘎。
郑开叶双眼紧闭,沙包大的拳头捏的咯咯作响,心情过了许久才平复下来。
学校为了照顾自己这个孩子特意安排的单人宿舍,只因为自己比较忙,寝室来的少一些就被硬生生的变成了多人宿舍,三头牲口天天赖在自己屋里,宁愿挤一个床也不回去。
自己布置的温馨又整洁的寝室被造成了猪圈,郑开叶面无表情的说道。
“孩子们,你们的义父回来了,我给你们十分钟收拾干净然后滚蛋,否则后果自负。”
“小叶子啊,我们是为了照顾你才天天在这里的,冰箱里的食材都快不能吃了,多浪费啊。”
三人中最不要脸的齐沁元嬉皮笑脸的回答道。
“就是就是,我们可都是为了你啊!”
李明泽也附和道。
身材肥胖的王褚看郑开叶来了,一个劲的把羊肉卷给嘴里塞,都顾不上说话,只能点头表示俺也一样。
郑开叶手扶额头,对三人的死皮赖脸无可奈何,自己肚子也饿的嗷嗷叫,只能先不给他们计较,但这环境自己真的不敢苟同,怕中毒,于是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只不过加上了只要十分钟收拾完就带他们去吃烤鸭。
三人立马跟打鸡血似得,王褚直接找到一个塑料麻袋,把桌子上的东西一股脑都扒拉到了袋子里,只用了五分钟就收拾的干干净净,然后三个人像是接受检阅似得站成一排,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郑开叶,等待出发开拔的指令。
郑开叶现在兜里的钱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直接带着三个犬子打车去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店聚全烤鸭,三个牲口一点也没客气,直接拿着菜单划了四五个菜,然后叫来服务员。
“刚划了的不要,其他全部来一份。”
“你们吃狗大户呢?要点脸吧。”
服务员这时候询问是否更换已点的菜品,郑开叶则是挥了挥手,让按照他们点的上就行。
这时候看到点菜单的经理也走了过来,邀请几人去包间大桌子去就餐,客厅的桌子肯定是摆不下的。
郑开叶让经理放心的上菜,待会儿肯定能装下的。
经理也是职业素养非常高,没有任何疑问,直接去催促后厨上菜。
菜品一道接一道的上桌,只不过一盘菜只在桌子上存在了几秒就消失不见,往往都是下一个菜端上桌,服务员就要把上道菜的盘子端下去。
二十几道菜被几个牲口像猪一样硬生生的拱完了。
四人心满意足的出了饭店,毫无形象的坐在路边聊起了天,任谁也不会把这四个毫无形象的社会青年和华国顶级学府的高材生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