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听出了师兄话语中的决心和对儿子的期许,他不再犹豫,给出了明确的表态:“既然师兄您和栗阳都有这个决心,组织上也有这个考虑,我个人肯定是支持的,请您放心,如果栗阳到济州工作,作为省里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我一定会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该支持的支持,该提醒的提醒,尽力为他创造条件、扫清障碍,也希望他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与郭鹏同志团结协作,共同把济州的工作做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师兄您的期望。”
“好!好!开叶,有你这句话,我就彻底放心了!”栗立峰的声音充满了欣慰和感激,“那我就让栗阳那边做好准备,听从组织安排,等他到了d省,我一定让他第一时间去向你报到,聆听指示,这孩子,以后就拜托你多费心了!”
“师兄言重了,咱都是自家人,您就放心吧。”郑开叶客气道。
又寒暄了几句,挂断电话,郑开叶放下手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栗阳空降济州市长,这无疑会给济州的政局带来新的变数,他需要立刻未雨绸缪。
他首先拿起内部电话,打给了省委书记周启明,简要汇报了栗立峰来电的情况以及上级层面可能的意向,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原则上支持干部交流锻炼,但也强调了济州工作连续性的重要,建议省委如果考虑栗阳同志,需要提前做好与郭鹏同志的沟通,并确保后续的支持力度。
周启明在电话里沉吟了片刻,说道:“立峰同志的电话我也接到了,这件事,上面确实有这个意思,栗阳同志的条件也符合,你的考虑很周全,济州的发展势头不能受影响,这样,我先和郭鹏同志通个气,听听他的想法,省委组织部也会认真考察评估,总之,既尊重上面的意见,也要从d省和济州的实际出发。”
结束了和周启明的通话,郑开叶略作思考,又拨通了郭鹏的电话,他没有直接说栗阳的事,而是以了解近期工作的口吻,询问济州的情况,特别是政府这边工作的衔接过渡。
郭鹏汇报了近况,言语中透露出对市长空缺期工作压力的感受,也委婉表达了对新任市长人选的关切。
郑开叶见时机成熟,便以透露口风的语气说道:“郭鹏同志,关于市长人选,省委正在研究,可能会从部委交流一位同志过来,丰富班子的经历结构,这位同志理论水平高,宏观视野好,但可能缺乏一些地方工作经验,到时候,你这个班长可要多帮助、多带一带,搞好传帮带,确保政府工作平稳高效运行。”
郭鹏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刻从郑开叶的话里听出了玄机。“请郑省长放心,我一定坚决服从省委安排,全力支持新来的同志工作,搞好班子团结,确保济州各项工作不受影响。”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但郑开叶能感觉到他语气里一丝细微的波动。
“嗯,我相信你的党性觉悟和能力。”郑开叶肯定道,“无论谁来,济州的发展大局是第一位的,有什么困难,及时向省委汇报,省里也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
提前给郭鹏打了预防针后,郑开叶稍稍安心,他知道,郭鹏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即便内心可能有想法,也会以工作为重。
果不其然,数日后,省委组织部的考察谈话便延伸到了济州,范围虽小,但信号明确,又过了一周,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名司法部政治部主任栗阳同志为济州市市长候选人,相关程序走得很快,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依法任命栗阳为济州市副市长、代理市长,待下次人代会正式选举。
这天下午,济州市委书记办公室显得比往日空旷了些许,许多属于郑开叶的个人物品和书籍文件已经打包整理完毕,只待运往省城,夕阳的余晖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拉长了房间的影子,也平添了几分离别前的静谧与感伤。
郑开叶坐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批阅文件,而是微微后靠,目光扫过这间他运筹帷幄、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办公室,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这里见证了他的奋斗,济州的崛起,也即将迎来新的主人。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声音平静:“周启,你和魏元一起过来一下。”
“好的,书记,我们马上到。”周启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但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紧绷,
很快,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
周启和魏元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都穿着笔挺的行政夹克,神色庄重,甚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紧张,他们都知道,这场谈话意味着什么,领导的职务变动,往往伴随着身边工作人员的重新安排,这关乎他们个人的前途,也关乎是否能继续追随这位他们敬佩且愿意效力的领导。
“书记。”两人齐声问候,站在办公桌前,姿态恭敬。
郑开叶没有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吧,别站着,今天就我们三个,随便聊聊。”
周启和魏元依言在沙发上坐下,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郑开叶的目光在他们脸上缓缓扫过,周启,心思缜密,办事稳妥,大局观强,是他最得力的济州市委“大管家”。魏元,虽然年轻一些,但勤奋好学,悟性极高,对自己交代的事情总能心领神会并执行到位,文字功底扎实,对外协调能力也在快速提升,是他重点培养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