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又对潘长海说:“潘厅长,环保厅依法履职,态度坚决,值得肯定,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比如,处罚是必要的,但能否与企业整改方案挂钩?停产整治期间,如何协助企业做好员工安置和技能培训,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不能一罚了之,也要有帮扶的举措,帮助企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最后,他对吴政宏说:“吴书记,我的意见是,环保处罚必须依法依规执行,维护法律尊严,同时,省政府可以成立一个工作组,进驻青市,一方面督促企业彻底整改,另一方面帮助青市研究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并在就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这样才能体现我们既坚守底线,又负责任、有担当的态度。”
郑开叶的这番发言,跳出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站在了法治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既坚持了原则,又体现了担当和温度。
孙明远立刻表示支持:“开叶省长的意见很全面,我完全赞同,处理这类复杂问题,就要有这种法治思维和系统观念,省委应该支持政府依法办事,同时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大局稳定。”
吴政宏听完,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郑开叶的方案为他解了围,提供了一个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平息争议的台阶,他最终拍板:“就按开叶同志的意见办,环保处罚依法执行,省政府工作组即刻成立,由开叶同志牵头,明远同志配合,做好青市的稳定和转型帮扶工作,富岭同志,你要端正态度,配合好工作组,把精力放到如何引导企业真正转型上来!”
这场风波,最终以郑开叶坚持原则并提出务实方案而平息,虽然杨富岭心中仍有芥蒂,但在吴政宏的明确指示下,也只能执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郑开叶向全省干部展示了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坚守底线的勇气,赢得了更多务实派干部的敬佩,潘长海更是对郑开叶感激不尽,环保系统的干部士气大振。
风波过后,郑开叶意识到,d省积弊之深,非一日之寒,类似环保与发展的冲突未来还会不断出现,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争取国家试点、借助更高层力量打破僵局的决心,他加快了试点方案的完善工作,并指示周启,加强对全省各类风险点的监测预警,做到未雨绸缪。
就在试点方案即将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的前夕,郑开叶接到了朱煜昌从粤省打来的电话。朱煜昌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神秘:
“开叶老弟,有个重要情况跟你通个气,过几天,领导要到东南几个省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重点是了解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情况,第一站是粤省,后面可能会随机抽取一个邻近省份进行延伸调研,我们这边已经接到通知,正在紧张准备,我琢磨着,d省也是经济大省,虽然不直接邻近,但万一领导兴致所至,或者想看看不同区域的情况,也有可能临时增加行程,你那边,最好也有所准备,特别是你主抓的‘强基固本’,如果有实实在在的、能拿得出手的亮点,说不定是个机会!”
这个消息让郑开叶的心猛地一跳!调研,而且是专题调研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开放,这无疑是比国家试点更大的机遇!如果d省能进入调研视野,并能展示出锐意改革的新气象,那么对推动全省工作、特别是打破目前的胶着状态,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他立刻向吴政宏做了汇报,吴政宏对此高度重视,当即指示成立专门的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由他亲自挂帅,李国涛、孙明远、郑开叶等人参加,全省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准备汇报材料,筛选调研点。
郑开叶深知,这种调研,形式主义、精心包装固然难免,但领导更希望看到真实情况,听到基层声音,他力主在选择调研点和准备汇报时,既要展示亮点,也不回避问题,更要突出d省在“强基固本”、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具体探索和遇到的困惑,希望得到领导的指引和支持,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孙明远的力挺,吴政宏在权衡后也予以采纳。
d省省委大楼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吴政宏亲自坐镇指挥,连续召开部署会议,郑开叶作为常务副省长,负责具体调研路线和汇报内容的把关,他坚持将济州的“极简审批”服务大厅、泽市正在整治中的工业园区、以及青市那家刚被处罚、正在整改的化工企业(作为反面教材和转型样本)列入备选点,汇报内容则重点突出“强基固本”专项行动的成效、挑战以及下一步深化改革的设想。
孙明远则负责调研过程中的党建和组织保障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一次真正的考验,不仅是对d省工作的检验,更是对d省省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