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陈富才两口子带着两个儿子过来。
“大哥,大嫂,知礼,明日就是月末最后一日了,我要送知行跟他娘去县城,就是想问问,咱们要不要跟那几家商量商量,到底哪日去府城,我们还是想知文去试试水,起码对三年后院试是有好处的。”
如今家里银子已经有一百四五十两,不是当初十两都拿不出来的时候。
对儿子科举有好处的,他们都想试试看。
陈富强点点头:“此事昨日我还跟知礼商量,十日左右肯定得动身了,这次不必提前太多,毕竟房间已经定下了。
这样吧,明日我跟知礼同你们一道去,跟明堂兄还有孟家聚一下聚,徐家只能让知礼去问问徐公子了。
再有,你明日也跟我们一起下去,回家跟你爹娘、大哥大嫂商量商量,包括去不去江南的事。”
吴再有一直在一旁默默的坐着,这段时间在大姐家跟着知礼后面读书,是真正体会到比先生还好的那种感觉,院试他是想去试试看的。
但江南书院就不一定能成行了。
“姐夫,明日我跟你们下去,院试我没把握,但也想试试看。
江南书院我算过费用,这次院试我不比知礼把握性大,如果去江南,后年六月底就得动身,满打满算两年,加上路费,估计六七十两左右,其他小支出抄书是可以抵一部分,但这么大一笔,我家可能承受不起,还有文星在读书呢。
文阳今年都十九岁了,亲事已经说好,听说年底准备迎亲了,处处都要银子,我总不能不考虑他们。 ”
吴氏低头不语。
这个小弟她也是心疼的。
但她家就算是这次粮食赚了钱,满打满算也就是二百两,这次知礼去江南,他们夫妻是准备拿一百两给他带着,毕竟穷家富路。
现在药材不好采,一个月一家不过挣二三两,加上她的绣品,一年顶多五十两左右。
但两年半后,儿子去乡试,甚至去京城会试,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还有知文、知行两个读书人,弟妹两口子不一定能撑得住。
昨晚她跟相公商量着春燕跟不跟去的事。
他们也想女儿出嫁前能出去走走,最好学点本事在身 ,但又担心多一个人开支太大,正在摇摆不定。
春燕是女子,出门必须一个人开房,吃食都无所谓,来回就是两个多月的路途,一个房间算二百文,两个多月就是十五两银,算算其他,他们两口子吓住了。
陈富强道:“再有,知礼一直说你如果不去江南书院有些可惜,县学到底还是差了点。
像你跟知文的府试名次在县城都是前十,江南书院是肯定收的。
这样,你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我跟你大姐再补贴一些,撑撑就过来了。”
盼儿的二十亩嫁妆田,这次扣了税,跟佃户一家一半,价钱再高,到底欠收些,也就得了三四十两。
这些银他们夫妻决定让儿子带给盼儿,如何花是他们小两口的事。
所以,对小舅子,他们尽可能帮一些,但不能一力承担。
吴再有点头。
不管去不去,姐夫、大姐的这份情谊他都心里有数。
包括这三个月在大姐家的吃喝,放在平常年都不得了,今年粮价这么高,这就不得了了。
这三个月,他只要一有空,就尽可能去地里帮帮忙,包括上山打柴他什么都抢着做。
陈知礼没说话,小舅跟他住,晚上他会好好跟他谈谈。
直接给银子他肯定不要,倒是可以指导他写点话本,小舅在许多方面比知文变通的多。
“小舅,这次去院试,就不必大舅他们跟着,房间我已经定好,跟我一起挤挤,骡车是自家的,费用不大。
去江南书院的事不急一时,但也可以跟家里人争取争取,有些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和县的县学,老实说,先生的教学水平一般,府学不错,但费用不比去江南低多少,不过少个来回路费而已。”
陈富才跟郝氏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小儿子。
知行今年十二岁,明年县试,就算是也是十五岁中童生,到时候去不去江南书院?
等他十五,知文十八了,说不定都要乡试了。
天哪,两个儿子读书的费用,说亲的费用,考试的费用,哪哪都不少呀。
他们原以为去江南五十两差不多了,现在听再有一说,起码得八十两,家里的存银瞬间缩水一半。
回头得想想法子,不,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等从县城回来,还是得跟大哥满山遍野去寻山药。
和县这里为什么山上就那么不爱长山药呢?
次日一大早。
陈富强他们就赶去了县城,因为一辆骡车坐不下,吴氏带着知文、春燕留在家里。
到了城门口,再有就租了车回了吴家村。
陈富强兄弟把知行跟郝氏送到小院,他们俩就去了回春堂找明堂兄,知礼则去了徐宇泽家。
陈富明听两个堂弟说是为了府城院试的事,立马去跟掌柜的请了假。
“走,咱们先去静心茶楼坐坐,中午我请你们吃饭。”
“明堂兄,你带富才先过去,我去孟家看看。”
徐家是大官,知礼跟小路子去就行了。
陈富强把骡子给了老二,到孟家不过穿两个巷子。
孟涛家是个二进小院,离县学不算远,但明日才开学,父子俩都在家。
“陈叔,快进来坐。”孟涛听阿福说,立马小跑着过来。
孟自远大步流星,呵呵笑道:“是陈村长吧?快进来坐,上次阿涛他们去府城,多亏你们照顾。”
“哪里,哪里,孟涛他二叔也忙前忙后。”陈富强满面笑容,这个孟先生一看就实在,“是这样的,如果孟先生有空,咱们就去静心茶楼坐坐,我弟弟跟堂兄都在,他们的孩子也去府城,大家伙坐一起定一定动身的时间。”
“好,阿福,你去跟夫人说一声,我跟大公子出去一趟。”
“是,老爷。”
三个人匆匆赶到茶楼,陈富才跟陈富明已经坐进小包厢,小伙计正在上点心和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