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命运涟漪延伸的轨迹,罗恩的目光很自然地投向了那个在当前时间点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肖自在。徐翔命运的改写已然为异人界的格局埋下了正向伏笔,而作为徐翔未来最得力却也最具争议的下属,肖自在的人生轨迹,无疑是这道涟漪中最值得关注的后续节点之一。
罗恩没有动用过于激进的情报手段,只是通过“隐蛇”情报网络中专门负责追踪潜力异人少年的隐秘分支,进行了侧面的信息搜集与核实。“隐蛇”的这一分支,情报来源极为零散却精准——可能是偏远地区基层联络点的日常观察记录,可能是异人子弟聚集的特殊学校的反馈,也可能是社区居民无意间的闲谈记录,经过层层筛选与交叉验证后,最终汇集成一份关于少年肖自在的初步画像。
这份画像的核心,首先是“天赋异禀”四个大字。情报显示,肖自在自十三岁那年无意间觉醒异人潜质后,其成长速度堪称惊世骇俗。他对炁的感知力远超同龄异人,无需系统教导,便能自行摸索出炁的运转路径,甚至能在与人争执时,下意识地运用炁强化拳脚,力道之大,曾将一名成年异人击退数米,而那时他接触异人世界不过三个月。
在当地举办的少年异人潜力测试中,肖自在更是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测试中,他对基础异术的领悟力令人咋舌,原本需要导师指导半个月才能掌握的“炁盾”,他仅用一天便已运用自如,还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良,将其转化为更具攻击性的“炁刃”;其格斗本能更是远超常人,面对比自己年长三岁、训练多年的对手,他总能凭借敏锐的直觉捕捉对方破绽,以巧取胜,且招式狠辣精准,完全不似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年。
负责测试的导师在报告中写道:“该生异人天赋卓绝,感知力、领悟力、战斗力均属顶尖,未来可期,然其心性需重点引导。”这份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肖自在的现状——天赋与风险并存。
而“隐蛇”搜集到的另一些零星报告,则让罗恩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份潜藏在天赋之下的危险信号。这些报告来自不同场景,却指向了同一个令人不安的核心:这个少年,似乎过早地流露出了对“终结生命”这一行为异乎寻常的关注,甚至夹杂着某种难以掩饰的潜藏兴奋感,这与他的年龄、甚至与他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因徐翔的提前崛起,肖父大概率得以保全,肖自在并未经历原命运中的家庭悲剧)显得格格不入。
有一份来自社区的匿名反馈提到,肖自在曾多次在郊外的树林中独处,有邻居无意间撞见他正用石块砸向受伤的小鸟,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在小鸟停止挣扎后,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当邻居上前制止时,他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反问:“它本来就活不成了,早点结束不是更好吗?”那份超越年龄的冷漠,让邻居不寒而栗。
另一份来自特殊学校的记录显示,在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课堂讨论中,当其他同学都在谈论守护、成长、责任时,肖自在却突然开口,语气平淡地描述着“生命终结时的瞬间,炁会彻底消散,那种归于虚无的感觉,应该很奇妙”。他的话语引发了课堂的骚动,老师试图引导他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他却只是挑眉,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兴奋,没有再继续发言。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次校园冲突事件的报告。肖自在因琐事与另一名少年异人发生争执,对方率先动手推搡了他,肖自在随即反击。他的攻击精准而狠辣,招招直指对方要害,若不是导师及时介入制止,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当老师询问他为何下手如此之重时,肖自在平静地回答:“他惹我了,就该付出代价。”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对“惩罚”与“终结”的理所当然。
这些零散的片段,如同一块块拼图,在罗恩的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令人警惕的形象:一个天赋异禀却心性偏斜的少年,对生命缺乏应有的敬畏,对“终结”这一行为有着异常的执念。罗恩深知,这种特质若不加以引导,任由其发展,即便没有原命运中父亲惨死的刺激,也大概率会在未来的异人道路上走向极端,成为一把锋利却失控的刀,既可能伤及敌人,也可能反噬自身,甚至给公司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
这份初步的信息搜集,让罗恩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肖自在的问题,或许并非单纯源于后天的悲剧创伤,其内心深处对暴力与终结的潜藏倾向,可能与先天心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无疑让干预的难度大幅增加,但也更坚定了罗恩进行预防性引导的决心。一个天赋如此出众的异人,若能走上正途,将是异人界的一大助力;若走向歧途,则可能成为一大隐患。
罗恩关闭了“隐蛇”传来的情报终端,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如何在不引起肖自在及其家人警觉的前提下,进行温和而有效的引导?如何在不违背“引导而非强行扭转”原则的基础上,为他心中埋下一丝克制的种子?这些问题,需要他仔细斟酌,制定出最稳妥的方案。
窗外的夜色渐浓,罗恩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他知道,对肖自在的干预,注定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尝试,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不仅是为了肖自在自身的人生,更是为了徐翔未来能有一个真正可靠的臂膀,为了异人界能多一份正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