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将那张密信残页烧尽后,指尖还残留着一丝余温。她没有起身,只是静静坐在偏殿的软垫上,目光落在空荡的殿门方向。火光映在她脸上,一闪而过。
她知道,这一局还没完。
北狄的刺杀是假和谈,那大周的和谈也可以是真逼迫。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不是杀人泄愤,而是借势取城。
天还未亮,她已命人备好奏折,将昨夜所有证据重新整理成册:弩机零件图样、药粉成分记录、两名北狄武士的供词、驿馆夹层搜出的联络暗记。每一份都加盖凤仪殿印,标明“军国要件”。
半个时辰后,她步入勤政殿外候旨。裴砚刚批完边关急报,见她来了,示意近侍开门。
“你有事?”
“不止是事。”她将奏本递上,“是机会。”
裴砚翻开第一页,眉头渐渐锁紧。他看完最后一份供词,抬眼:“你说这是王庭授意?”
“不是我说,是他们自己说的。”沈知微声音不高,“公主临行前在北境哨站留下密令,内容是‘若信号未至,则暂缓三日’。这不是个人行动,是计划的一部分。而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杀你,是趁乱夺关。”
裴砚沉默片刻,将奏本合上:“若现在发兵,胜算几何?”
“七分。”她说,“但不必打。他们怕了。刺杀失败,信号中断,大军未动先露败象。这时候压上去,比开战更有效。”
裴砚盯着她:“你想怎么谈?”
“让他们割五城。”
殿内一时安静。窗外风声掠过檐角,吹动铜铃一声轻响。
裴砚缓缓开口:“哪五城?”
“云州、朔阳、临河、怀远、靖北。”她一字一顿,“这五座城池,百年前属我大周,碑文尚存,户籍可查。这些年北狄越界驻军,强占不还。今日不是索要,是收复。”
裴砚看着她,忽然笑了下:“你倒是半步不让。”
“让一步,他们就会进十步。”她说,“现在我们手握铁证,三路兵马已在边境集结待命。只要放出风声,说陛下震怒欲亲征,他们必乱阵脚。这时候谈,我们才有资格开口。”
裴砚沉吟良久,提笔在奏本上批了四个字:**准议,全权。**
沈知微接过朱批,转身就走。
回到凤仪殿,她立即召来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宣布重开和谈,地点定于太极殿东阁,不设大典,只邀使团主副使入内。她本人不出面,依旧垂帘听政。
一个时辰后,北狄两位使者被带入殿中。二人皆穿深色皮袍,神色冷硬。主使年约四十,面容刚毅,进门时昂首不拜。
沈知微坐在帘后,手指搭在扶手上,静等系统冷却完毕。
第一次使用机会恢复。
她立刻锁定主使。
【捕获心声——“只要拖过三日,王帐援军可达”】
她微微眯眼。
果然还在等后手。
她不动声色,命人将昨夜缴获的物证一一陈列于案台之上:断裂的弩机、浸湿的香囊、夹层贡箱的剖面模型,还有两名北狄武士按了血指的供状。
礼部尚书当众宣读:“据查,北狄使团携带淬毒弩机进入皇宫,意图行刺君主;私藏烟火信号,预谋里应外合;且有边军供述,其早在半月前便布置接应路线。以上皆为实证,非一人之罪,乃国策所指。”
主使冷笑:“荒谬!公主行事从不报备,此乃她个人之罪,与我国无关!”
沈知微第二次启用系统,目标转向副使。
【捕获心声——“若五城不保,回去也难活”】
她心中一动,当即开口,声音清冷:“你们不愿认罪,是因为背后另有盘算。但你们最在乎的,不是和平,是那五座城。”
帘外众人一怔。
主使猛地抬头:“什么五城?”
“云州、朔阳、临河、怀远、靖北。”她一字一句,“你们宁可战败也不愿归还,可见早已视其为己有。可这些城池,原是我大周疆土。碑文在,户籍在,税册也在。你们侵占多年,如今还想装作不知?”
主使脸色变了:“胡言乱语!那些地方自古属北狄!”
“那就请拿出你们的碑文。”沈知微淡淡道,“若有,我当场撤案。若无,便是强占。”
对方哑然。
这时,殿外传来脚步声。一名禁军将领快步入内,双手呈上一封军情快报。
沈知微接过,看也不看,直接念出:“雁门关外,二十万大军已完成集结,粮草齐备,随时可渡河北进。陛下口谕:三日内若无明确答复,即刻出征。”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主使额角渗出汗珠,嘴唇微动。
沈知微第三次启用系统。
【捕获心声——“撑不住了……王帐已有退意”】
她放下文书,语气平静:“你们可以拒绝。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被动防守。我们会打到你们退回草原深处,直到把每一寸失地拿回来为止。”
副使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若我们答应归还……条件是什么?”
“五城全还。”她说,“撤回所有越界驻军,十年内不得擅启战端。签署《永安和约》,互派监察使监督履约。”
“不可能!”主使怒喝,“最多两城!”
沈知微第四次启用系统,再次锁定副使。
【捕获心声——“两城也行,先保住主力再说”】
她嘴角微扬,看向礼部尚书:“拟约吧。五城,一字不改。他们若不同意,明日就开始调兵。”
主使浑身一震,厉声道:“你这是逼迫!”
“是你们先动手的。”她冷冷道,“我们只是回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日头升至中天,殿内无人敢言。
终于,副使低下了头:“……我们……可以谈。”
“不是谈。”沈知微站起身,“是签。”
半个时辰后,《永安和约》正式拟定。五城归属大周,边界重划,北狄承诺十年内不启战端。文书一式两份,加盖两国玺印。
沈知微亲手接过正本,指尖抚过那行“归还云州等五城”的字样,轻轻点了点头。
她走出太极殿时,阳光正洒在石阶上。远处传来钟鼓声,百官陆续散去。
回到凤仪殿,她将和约放入紫檀匣中,置于案首。窗外天光渐亮,风穿过廊下,吹起一角帘幕。
她坐回椅中,闭目片刻。脑中系统响起:【冷却完毕,剩余使用次数:五次】。
她睁开眼,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工部即刻绘制五城重建图纸,户部准备安置流民粮款,兵部选将接管防务。
墨迹未干,内侍来报:“陛下已在勤政殿召见兵部尚书,部署接收事宜。”
她点头,未语。
这一刻,她知道,边患暂平。
但她也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裴昭那边,一直没动静。
太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