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锦州暗流

关外的深秋,总是来得格外凛冽,也格外肃杀。来自漠北的寒风,如同无数把无形的刮刀,呼啸着掠过辽西走廊枯黄的草甸与光秃的丘陵,卷起漫天沙尘,抽打在锦州城高耸而斑驳的城墙上,发出呜呜的、如同鬼泣般的声响。这座屹立于大明帝国最前线的雄城,如同一个饱经风霜、伤痕累累的巨人,沉默地匍匐在天地之间,它的每一块墙砖,每一处箭痕,都浸透着十数年血战的气息,凝固着无数次的绝望与坚守。

城头之上,“吴”字将旗和象征关宁铁骑的各式认旗在狂风中剧烈地翻卷舞动,仿佛在与无形的命运奋力抗争。披甲持锐的关宁军士卒,如同钉在城墙上的钉子,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垛口之后,他们的面容被风沙磨砺得粗糙,眼神中混合着边军特有的警惕、麻木以及一丝被漫长战争煎熬出的疲惫与戾气。他们的目光,时而投向北方那片被尘霾笼罩、危机四伏的原野,那里是后金铁骑可能出现的任何方向;时而又会不由自主地瞥向城内帅府的方向,眼神复杂,那里维系着他们的生计、荣耀,以及难以言说的未来。

帅府之内,气氛却与城头的肃杀截然不同,甚至显得有些诡异的“热烈”。炭火烧得极旺,驱散了关外特有的寒意,却也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与不安。一场为远道而来的“监军御史”张宏业接风洗尘的宴席,正进行到酒酣耳热之处。

吴三桂,这位年仅二十余岁便已承袭父荫、手握重兵的宁远总兵、实际上的关宁军少主,一身锦绣袍服,端坐于主位之上。他面容俊朗,眉宇间英气逼人,举止谈吐从容得体,应对自如,尽显世家子弟的风范与一方镇帅的气度。他频频举杯,向坐在客首的张宏业敬酒,言辞恳切,态度恭谨,将场面上的功夫做得滴水不漏。

“张御史远道而来,一路风尘辛苦!三桂与关宁数万将士,日后诸多军务政务,还需御史大人多多指点,鼎力相助!我敬御史一杯!”吴三桂声音清朗,笑容温煦,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亮出杯底。

张宏业,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肤色略显苍白,一副典型的文官模样,但那双掩藏在镜片后的眼睛,却时不时闪过与其文弱外表不符的锐利与审视的光芒。他身着御赐的獬豸补服,代表着朝廷(或者说辽国公)的监察权威。面对吴三桂的热情,他只是矜持地微微一笑,举杯略略沾唇,语气平和却带着不易察觉的疏离与分寸:“吴总兵言重了。张某奉朝廷旨意,辽国公钧令,前来锦州协理军务,赞画机要,实为学习、协助而来。关宁军威震辽东,吴总兵少年英雄,祖氏满门忠烈,威名远播,张某还需向总兵与诸位将军多多请教才是。”

他的话语得体,却将“朝廷旨意”与“辽国公钧令”并列,甚至将后者置于更实际的位置,其中的深意,在座诸人心知肚明。陪坐的关宁军诸将,如吴三桂的舅父、副总兵祖大寿,以及何可纲、祖大乐、祖大弼等一批高级军官,皆是久经沙场、洞察世情的老将,此刻虽然也都随着吴三桂举杯应和,脸上堆着笑容,但眼神交汇之间,却难免流露出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戒备、审视,甚至是一闪而逝的屈辱与不甘。

他们都是与后金血战余生、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悍将,如今却要接受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监军”,而这监军背后代表的,是那个崛起于辽东、如今已权倾天下、甚至隐隐有凌驾于朝廷之上的辽国公王磊。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对于心高气傲的关宁军将领而言,并不好受。宴席之上的丝竹管弦、觥筹交错,仿佛一层薄纱,勉强掩盖着其下涌动的暗流与猜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吴三桂放下酒杯,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语气变得更为正式:“张御史,如今锦州前线,军情如火,不敢有片刻懈怠。不知辽国公对我关宁军,对锦州防务,有何具体钧示?三桂与诸位将军,必当谨遵号令,全力施行。”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张宏业身上。这才是今晚宴席的核心,也是所有人心头最大的悬念。

张宏业轻轻放下筷子,从袖中取出一份封缄严谨的文书,并未立刻展开,而是环视众人,缓缓说道:“辽国公深知关宁将士守土不易,浴血奋战,功在社稷。国公爷钧旨:关宁军乃国之干城,需得以重兵精械,固守辽西走廊,屏护山海关,此为第一要务。”

他顿了顿,看到吴三桂和祖大寿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但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又提了起来:“故此,国公爷已下令,即日起,由登莱、天津水师,并抽调辽南旅顺等处储备,分批向锦州、宁远输送粮秣十万石,冬衣三万套,火药五万斤,铅子三万斤,并拨付饷银三十万两,以解燃眉之急,安定军心。”

此言一出,连最为老成持重的祖大寿眼中都忍不住掠过一抹惊喜。如此大批量的、实打实的物资援助,是关宁军近年来从未得到过的,足以让他们渡过这个寒冬,并大大提升战力。吴三桂立刻起身,带领诸将向着北京(或者说辽国公)的方向躬身行礼:“末将等,叩谢朝廷天恩!叩谢辽国公厚赐!关宁将士,必誓死以报!”

然而,张宏业的话并未说完。他抬手虚扶,继续道:“总兵且慢。国公爷还有第二道钧旨。”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鉴于建虏虽暂受挫,然主力犹存,骑射精锐,不可轻忽。辽国公决议,关宁军需即刻着手整编扩充。现有兵马,汰弱留强,精选骁勇;同时,在辽西就地招募流民青壮,加以严格操练。国公爷要求,半年之内,关宁军需整编成一支员额三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新军。”

“三万新军?”吴三桂微微一怔。扩军自然是好事,但如此大的幅度,粮饷器械从何而来?仅靠援助吗?

张宏业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国公爷虑事周全。所有新军所需之盔甲、兵刃、火器……”他特别强调了“火器”二字,“……皆由辽东兵仗局统一拨发制式装备。首批三千支‘辽三式’燧发铳、一百门‘辽五式’野战炮及其配套弹药,已随本次粮船一同起运,不日即可抵达。”

“辽三式燧发铳?辽五式野战炮?”帐中诸将,包括吴三桂在内,呼吸都忍不住微微一窒。这些都是辽军赖以横扫中原的精锐火器,其威力与可靠性,他们早已耳闻,甚至艳羡不已。如今竟要配备给关宁军?

但这天大的好处背后,必然有着相应的条件。吴三桂的心缓缓下沉。

果然,张宏业接着说道:“然,新式火器,操练之法迥异于旧军,非经严格训练不能发挥其效。故此,辽国公特从辽武堂及实战部队中,遴选百名优秀教官、士官,随军械一同前来。他们将负责教导新军火器操法、新式阵战之术。望吴总兵妥善安置,令麾下将士虚心学习,尽快形成战力。”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关宁将领,语气虽然平和,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国公爷期望,整编后的关宁新军,需能与辽军主力协同作战,战术、号令、装备,皆需统一标准。此乃对抗建虏、巩固边防之根本,望总兵深切体会,全力配合。”

话音落下,帐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炭火噼啪作响,衬得气氛更加微妙。

厚赏!重饷!精械!这些都是关宁军梦寐以求的。但代价同样清晰:接受辽军的装备体系、训练体系,甚至战术思想;让辽国公派来的教官深入军队,掌握核心的训练;最终,使得关宁军在实质上被纳入辽军的作战体系,逐渐消磨其独立性。

吴三桂的酒杯在指尖微微转动,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完美,起身再次郑重行礼:“辽国公深谋远虑,安排周详,于国于民,皆为大善!三桂谨代表关宁全军,再次拜谢国公爷信重厚恩!我等必竭尽全力,整军经武,绝不负朝廷与国公爷重托!至于辽军来的教官弟兄,三桂必待若上宾,令全军将士虚心求教,早日练成强军!”

他的表态无可挑剔,热情而恭顺。张宏业满意地点点头,举杯回应。

宴席继续,丝竹再起,仿佛一片和谐。但吴三桂垂下眼睑饮酒的那一刻,眼底深处那一闪而逝的、极其复杂的微光——混合着对强大力量的渴望、受制于人的屈从、野心的躁动以及深深的警惕——却只有他自己才清楚。锦州城的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反而在新的力量注入下,变得更加湍急难测。

第二节:祖氏权衡

接风宴席散后,已是深夜。凛冽的寒风在帅府高大的屋宇外呼啸盘旋,更衬得书房内炭火盆散发的暖意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酒气尚未完全散去,但方才宴席之上所有的虚与委蛇、刻意营造的热络,都已随着宾客的离去而冷却,只剩下冰冷的现实与需要直面的话题。

书房内并无太多奢华装饰,陈设更偏向实用,墙上悬挂着辽西地区的详细舆图,一张宽大的柏木案几上,除了文房四宝,还摆放着一柄装饰性的、却依旧锋利的顺刀,无声地提醒着此地主人的身份。吴三桂已换下一身宴客的锦衣,穿着一件深色的常服,背对着门口,负手立于巨大的舆图前,沉默地凝视着上面标注的密密麻麻的城堡、河流与山峦险隘。他的身影在跳动的烛光下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凝重。

脚步声响起,厚重门帘被掀开,带进一股寒意。副总兵祖大寿,以及他的两个弟弟祖大乐、祖大弼,还有心腹将领何可纲,四人相继无声地走入书房。他们也都卸去了甲胄,但眉宇间的肃杀与征战留下的风霜痕迹,却比任何铠甲都更能彰显他们的身份。没有人开口,各自寻了位置坐下,目光或看向吴三桂的背影,或彼此交换着眼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需言说的压抑与沉重。

良久,吴三桂缓缓转过身,脸上已不见丝毫宴席上的春风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冷冽。他目光扫过在场最为信赖的舅父与核心班底,声音低沉,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都说说吧。辽国公此番手段,诸位如何看?”

祖大乐性子最急,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懑:“这还用说?粮饷火器是甜枣,那劳什子教官和整编,就是他娘的打下来的棍子!派百来个教官来?明摆着是要掺沙子,摸清咱们的底细,日后好把咱们关宁军彻底攥在手心里!国公爷……嘿,好大的手笔,好深的心机!”他重重哼了一声,表达着武将对这种“算计”本能的反感。

祖大弼相对沉稳,但眉头也紧紧锁着:“粮饷火器,确实是咱们急需的。兄弟们能吃饱穿暖,手上有好家伙,比什么都强。这点,辽国公……没得说。但这整编……三万新军,全用他的装备,按他的法子练,还要派那么多教官来……长此以往,这关宁军,到底姓吴,还是姓王?”他的担忧更为实际,直指军队控制权的核心。

何可纲沉吟片刻,缓缓道:“辽国公势大,已非昔日。中原群雄,或降或附,几无抗手。其兵锋之盛,火器之利,诸位想必亦有耳闻。如今他挟大势而来,以利诱之,以威临之。我等若断然拒绝,恐……恐非良策。然,全然顺从,亦非保全之道。”他顿了顿,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祖大寿和吴三桂,“关键在于,如何既能得其利,强我军力,又能……保我根本。”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资历最老、地位尊崇、且与辽国公王磊有过直接接触的祖大寿身上。这位老将面容沧桑,眼神深邃,他缓缓捋着胡须,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穿透力:“王磊此人,非同小可。昔日在宁远、锦州,尚是洪承畴麾下一参谋时,便已显露出不凡手段与狠辣心性。如今席卷天下,其志岂仅在权臣?其所图必大。”

他看向吴三桂,目光锐利:“三桂,他如今以重利诱你,又以监军、教官制你,其意甚明。一是要用你,用我关宁军为他守住辽东门户,抵挡皇太极,使他可安心经略中原江南;二是要防你,防我关宁军尾大不掉,成为他日之患。此番举措,既是扶持,更是羁縻。”

“舅父所言极是。”吴三桂点头,眼神冰冷,“他需要一把好刀,却又怕这刀太快,割伤了自己。故而既要磨利它,又要给它套上牢牢的刀鞘。这刀鞘,便是张宏业,便是那百名教官,便是这必须依赖他供给的粮饷军械。”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祖大乐急切地问。

祖大寿沉吟片刻,缓缓道:“硬顶,绝无好处,徒招祸患。如今之势,唯有顺势而为,虚与委蛇,暗中蓄力。”他看向吴三桂,“三桂,表面上,你对那张御史,须得极尽恭顺,辽国公一切要求,无不遵从。整军之事,更要表现得比辽国公还热心,还要严格!要让所有人看到,你吴三桂,是辽国公最忠诚、最得力的部下,关宁军是他最锋利的刀!”

吴三桂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明了:“舅父的意思是……阳奉而阴蓄?”

“不错!”祖大寿重重点头,“辽军的火器、操典,自然是好的,我们要学,而且要学透!不仅要让士兵学,将领更要学!要让他王磊的利器,变成我吴三桂的利器!但与此同时,关宁军的根子,不能丢!那些跟着我们吴家、祖家出生入死的老弟兄,那些心腹骨干,要牢牢掌握在手中,安排在关键位置。新招募的兵,更要抓紧机会,用我们的法子去笼络,让他们知恩的是你吴总兵,而非远在天边的辽国公!”

何可纲补充道:“还有粮饷。辽国公供给固然好,但我们自己也要想办法。辽西屯田要加紧,与蒙古各部的私下贸易不能停,甚至要扩大。多一条财路,便多一分底气。”

祖大弼也道:“对!那些教官,好吃好喝供着,尊着敬着,让他们教,但核心的军心、人事、布防机密,绝不能让他们真正触及。可派机灵心腹之人,名为协助,实为监视。”

吴三桂缓缓踱步,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广袤而危险的辽西大地,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皇太极在沈阳,磨刀霍霍;王磊在北京,翻云覆雨。我关宁军夹在这两大巨头之间,既是险地,却也未尝不是……机遇。”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已然有了决断:“便依舅父与诸位之言。他王磊想借我之力,行制衡之术,将我视为棋子。那我便做这棋盘上最锋利、却也最让他捉摸不定的一颗棋子!他要粮饷火器,我便坦然受之,壮大自身;他要派监军教官,我便虚位以待,学其精髓。但关宁军的魂,必须姓吴!终有一日……”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眼中那瞬间迸发出的、混合着野心与冰冷的光芒,却让在座的所有老将都心中凛然。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千军万马中冲突驰骋、勇不可挡的少年骁将,更看到了一个正在乱世漩涡中极力挣扎、试图掌控自己命运的枭雄雏形。

接下来的日子,锦州城内外,呈现出一派奇异的“欣欣向荣”景象。

吴三桂对监军御史张宏业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尊重与配合。几乎每日,他都会亲自前往张宏业的官署“请教”军务,事无巨细,皆“依御史之意办理”。对于整编新军、接收新式火器、安置辽军教官等事宜,他更是亲自督办,效率极高。

当第一批满载着粮食、冬衣和崭新燧发枪、野战炮的船队抵达锦州码头时,吴三桂亲自率众迎接,对着辽国公的方向遥遥拜谢,情绪激动,几乎声泪俱下,言必称“国公爷再生之恩”,并当场下令,将最好的营房腾出来安置辽军来的教官,饮食供应务必与总兵同级。

在公开场合,他不断训示麾下将士,必须绝对服从张御史的指导,虚心向辽军教官学习新式战法,谁敢怠慢,军法从事。他甚至下令,从自己的家丁亲兵中率先开始换装、操练新式火器,以示表率。

这一切,都被张宏业一一记录在案,通过加密渠道,源源不断送往北京辽国公府。报告中所描述的,是一个恭顺、懂事、执行力强、对辽国公充满感激与忠诚的年轻将领形象。

然而,在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里,另一套体系也在紧锣密鼓地运行着。

祖大寿、祖大乐等人,利用多年在辽西经营的人脉,加紧与蒙古科尔沁、察哈尔等部进行私下贸易,用茶叶、盐铁、布匹换取马匹、皮货,甚至暗中收购一些辽国公严禁流出的精铁和火硝。何可纲则负责整顿军屯,清查田亩,试图增加自给自足的粮食储备。

吴三桂本人,则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笼络新兵,提拔心腹。每一次发放辽国公运来的饷银,他都要亲自到场,反复强调这是他“吴总兵”为大家“力争”而来;每一次战斗奖赏,他都大肆宣扬,让士卒感念他的恩德。对于辽军教官,他厚待之余,也安排了大量“助手”,美其名曰“加快学习进度”,实则严密监视其一举一动,尤其严防其私下接触、拉拢军中骨干。

关宁军,这台复杂的战争机器,在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血液(粮饷)和利齿(火器)之后,正在其年轻主人的驾驭下,一方面贪婪地吸收着来自辽地的新鲜养分,另一方面,却又更加紧密地围绕吴氏-祖氏的核心,悄然强化着自身的独立骨架。

锦州的天空下,寒意深重。吴三桂站在城头,北望是虎视眈眈的宿敌皇太极,南望是深不可测的雄主王磊。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感受着手中日益增强的力量,也感受着那无处不在的制衡与束缚。他知道,自己正行走在一根极其危险的钢丝之上,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走下去。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力量,才是唯一的凭依。而他,绝不会甘心只做他人手中的一把刀。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来自黄泉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一吻定情,总裁甜蜜囚爱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穿越四合院之我有系统我怕谁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将军醋翻了快穿神君大人的糖去哪了逼她给白月光顶罪?渣父子我不要了师尊怎么那么撩你崽崽让哪里逃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江澄重生后开局出生在魔域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荒村血祭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惊!陆爷的心尖宠竟是马甲大佬HP万人迷在圣芒戈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千方百计与千方百计快穿:殿下她是个万人迷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少年白马:把自己炼成药人霍格沃兹:魔法世界第一个资本家谁懂啊?我粉的主播成影后了!陈情令:如果长安牛马实录穿成反派大佬的漂亮毒妻七零:穿成了早逝炮灰她逆天改命书穿圣母女主:老娘双刀定人生娇美知青与糙汉酱酱漾漾的生活炮灰前妻觉醒后决定拿钱走剧情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在老师面前乱舞的麻瓜从mc开始的万界之旅逐星传说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Re:艾蜜莉雅很想让我当王妃!特摄盘点:铠甲假面?统统碗里来炮灰太娇软,掐腰就会哭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从合租开始恋爱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钟小艾前男友,亮平公报私仇查我温助,听说你想结婚中间地带风雨凄凄花落尽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九幽提灯北漂女手工逆袭从月薪三千到总裁斩神:高冷人设?全靠演技!天机阁行走,你让我当捧场路人游戏逆世之重铸传奇游戏狂飙:异界新纪元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开局穿越,我能映照奥特战士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诸天,开局基多拉融合青眼究极龙逆爱:大醋王和小醋精表舅别跑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我建国了,怪谁啊直播爆火!开局吓哭S级玩家明日方舟:但是前文明幸存者超神机械师:开局俘获兔耳皇女镇龙司执刀人:我靠杀戮速通武道万壤之主星骸继承者隐婚三年她要离傅总哭得稀里哗啦缅北深渊:电诈海贼?充值就送霸王色?路余,我不喜欢你了反派:我超爱走剧情的青春校园的美好日常有问题捉鬼攻略指南神豪:开局百美图,绑定就返利九叔从天地玄门开始踏遍诸天万界当绿茶绑定了爱国系统轮回乐园:无瑕律者穿越一人之下,我修为绝巅!逆徒重生:九位女帝师尊全拿下为何每次爱上的都是人夫网游,幻想的轨迹重生后励志做反面教材离婚冷静期,直男老公突然开窍了阜宁风云之前逆袭传奇神豪:宿主她在直播间狂刷百亿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你跟我说这是机甲拟人?尘缘寻仙前文明的偏执救世主九天仙辰决莲花楼:异世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