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赛博诸葛的空中眼线
深夜,城中村出租屋内,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味道,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陈旧气息。
“啪!”
李清风,这位曾经在朝堂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的明朝翰林院编修,此刻正脸色铁青地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拍在油腻的折叠桌上。屏幕上,一款热门手游的界面灰暗,显示着“失败”两个大字。
“岂有此理!此等‘猪队友’,若在军中,当斩立决!”他痛心疾首,胡子都快翘起来了,可惜穿越后为了融入现代,他那部美髯早已忍痛割爱。
“得了吧,李大学士,”正在一旁擦拭一台黑色无人机的王猛头也不抬,“你昨天用鲁班七号打出0-10-2的战绩时,对面可没说要斩你。”王猛,前锦衣卫高手,如今对现代科技产物上手极快,尤其钟情于这些“千里眼”、“顺风耳”般的设备。
小师妹苏小妹则对着镜子,努力把一套过于成熟的职业套装穿出点气势,嘴里嘟囔着:“王大哥,你确认那走私集团的中间人,喜欢这种……嗯,‘轻熟风’?”
看着这混乱而又充满生气的一幕,负责“统筹全局”的现代人,也是这个奇葩团队的粘合剂——赵胖子,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自己的发际线又在后移。他把最后一口泡面汤灌下肚,敲了敲桌子:“各位,暂停一下你们的跨时代文化适应不良综合症。我们有大麻烦了。”
一句话,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连李清风的“游戏之辱”都暂时抛到了脑后。
“钩子来了。”赵胖子压低声音,像地下党接头,“我刚从黑市渠道得到模糊消息,‘收藏家俱乐部’——也就是那个国际文物走私集团在本市的幌子——三天后,在‘云端号’私人游艇上,有一场小型鉴宝会。风声很紧,据说会有几件‘压轴货’亮相,我怀疑,他们可能得到了关于碧云剑确切下落的线索,这次聚会,或许就是为了最终确认,甚至可能是一场针对我们的诱捕。”
室内瞬间安静下来。碧云剑,那把将他们四人从明朝抛掷到这光怪陆离现代的钥匙,如今也成了烫手山芋,更是他们与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庞大集团斗争的焦点。
“游艇?海上?”王猛眉头紧锁,“那是他们的地盘,安保必然严密。我们人生地不熟,硬闯等于自投罗网。”
“所以,我们需要眼睛。”赵胖子看向王猛手边的无人机,眼神闪烁着狡黠的光,“一双能飞上天,看清一切的眼睛。”
计划定名为“赛博诸葛的空中眼线”。顾名思义,由王猛操控无人机,对停泊在私人码头的“云端号”进行远程侦查,尽可能摸清其结构、安保布置以及参会人员。
王猛对这个任务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他将那台经过“轻度改装”(主要是加强了图传和续航)的无人机视为新的绣春刀,将操控平板视为新的令旗。连续两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研究码头周边的地图、风向规律,以及练习无人机的静音飞行与隐蔽拍摄技巧。李清风则发挥他文献检索的特长,在网上疯狂搜集关于“云端号”及其注册公司的所有公开信息,试图找到一丝漏洞。
苏小妹和赵胖子则负责地面接应和情报分析。
第三天傍晚,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云端号”如同一座白色的移动城堡,静静停泊在戒备森严的私人码头。行动开始。
王猛在距离码头一公里外的一处废弃仓库楼顶设立了临时指挥所。他深吸一口气,如同即将出击的猎鹰,稳稳地将无人机放飞。
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融入暮色,通过高清摄像头,将“云端号”的实时画面传回平板。
“甲板左侧,两名保安,配备对讲机,疑似有耳麦。”
“右舷无人,但有一个摄像头,角度覆盖登船口。”
“顶层阳光房内有人员活动,看不清面目……”
王猛冷静地报出观察结果,赵胖子在一旁快速记录。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然而,就在无人机试图绕到游艇另一侧,观察一个拉着窗帘的舷窗时,异变突生!
平板的画面突然剧烈晃动了一下,随即传来一阵强烈的电磁干扰噪音,画面开始出现马赛克!
“不好!”王猛低吼一声,“有信号干扰!很强!他们船上一定有高级反无人机设备!”
他试图操控无人机拉高距离,脱离干扰区,但操控响应变得极其迟缓。无人机像喝醉了酒一样,在空中歪歪扭扭,眼看就要失控坠海,或者更糟——暴露目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盯着备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李清风突然大喊:“王兄!左下角!看左下角那个打开的舷窗!”
众人闻言,目光瞬间聚焦。在因干扰而闪烁的画面左下角,一个原本紧闭的舷窗不知何时被打开了,里面似乎是一个……厨房?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人影正探头出来抽烟。
“王猛!赌一把!把无人机从那个窗户撞进去!”赵胖子当机立断。坠毁在海上,对方可能会打捞残骸追查;若直接坠毁在甲板上,更是当场暴露。但撞进一个看似后勤区域的房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至少能避免立即被发现。
王猛一咬牙,用尽最后一点操控权限,将摇摇欲坠的无人机方向对准那个敞开的舷窗,猛地推满油门!
“嗖——啪嚓!”
画面在撞击的瞬间变成一片漆黑。通信彻底中断。
仓库楼顶,一片死寂。只有海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完了……”苏小妹脸色发白,“我们的‘眼睛’没了。”
王猛一拳捶在旁边的水泥柱上,满脸不甘。
“未必。”李清风却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眼中闪过一丝穿越后磨练出的、与现代网络文化结合的奇异光彩,“诸位可还记得,吾等昨日调试时,为防万一,曾开启无人机的‘撞击存活’及‘热点备份’模式?”
赵胖子一愣,猛地一拍大腿:“对啊!那玩意儿抗摔!而且只要它没完全损坏,在一定距离内,会自动尝试连接我的手机热点!”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赵胖子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提示接收到一个新设备通过热点传来的文件。
那是一段视频,和数张高清图片。
视频显然是无人机撞入厨房后,在某个角落仰角拍摄的,画面有些倾斜,但足够清晰。他们看到了一个穿着考究、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正拿着一个古朴的锦盒,对另外几个看似买家的人低声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他打开锦盒时,里面那枚散发着幽光的龙纹玉佩,让李清风和王猛瞬间瞳孔收缩——那是他们时代,某位藩王府上的标志性器物!
而图片,更是意外之喜。无人机在失控前最后时刻,凭借着高性能摄像头,捕捉到了顶层阳光房拉开的窗帘一角内部的景象。虽然只是一瞥,但照片经过赵胖子快速放大处理,他们清晰地看到,房间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电子海图,海图上有一个用醒目红圈标记的坐标点!
“这……这是……”苏小妹指着那个坐标。
“是他们下一次海上交易的地点?还是一个秘密仓库?”赵胖子呼吸急促。
线索,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失而复得。他们不仅确认了走私集团在活动,甚至可能触碰到了他们更深层的秘密。
四人回到出租屋,心情如同坐过山车。损失了一台昂贵的无人机令人肉痛,但获取的关键情报价值更高。
“那枚玉佩,出自荆王府,按理应随葬于荆王陵。如今现世,意味着他们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地下。”李清风语气沉痛,带着文物工作者(自封的)的愤慨。
“那个坐标更重要,”王猛指着打印出来的海图照片,“必须尽快核实这个地方。”
赵胖子已经打开了电脑上的地图软件,开始输入坐标:“给我点时间……这活儿得用专业软件,还得避开一些网络监测。”
苏小妹给大家泡了杯速溶咖啡,试图驱散空气中的凝重:“至少我们没暴露,还拿到了这么重要的东西。王大哥,你的无人机,牺牲得壮烈!”
王猛叹了口气,摩挲着已经失去连接的操控器,苦笑道:“但愿它能安息。”
就在这时,赵胖子突然“咦”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指着屏幕上刚刚解析出来的坐标位置信息,脸色变得极其古怪。
“查到了?是哪里?”李清风追问。
赵胖子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荒谬和难以置信:“坐标指向的地点,不是公海,也不是什么荒岛……而是……是本市沿海,一个已经废弃了二十多年的……海洋观测站。”
一个废弃的国有设施?走私集团为什么要标记那里?是故布疑阵,还是灯下黑?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比之前更加扑朔迷离。
正当四人面面相觑,试图消化这个诡异的信息时,赵胖子放在桌上的另一部不记名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收到一条未知号码发来的短信。
短信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
“‘眼睛’不错,下次,换我们来玩玩。”
房间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