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的春阳透过政事堂的窗棂,在《改革推行月表》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李瑁指尖划过“裁撤詹事府司直”一栏,那里标注着“节省禄米三百石,转拨惠民仓”,墨迹旁还粘着一张小纸条,是仓官用铅笔写的:“昨日发粮,张婆婆说新米比去年白。”

“殿下,这是关中六州的考成汇总。”秘书郎抱着卷宗进来,靴底沾着的麦糠簌簌落在青砖上——那是从渭南粮仓带回来的,新收的冬小麦颗粒饱满,压得麻袋都变了形。卷宗里夹着六州刺史的政绩账,每一页都盖着朱红的“考核合格”印,最末页附着一幅画,是农人给巡察使送新麦的场景,画旁题着“官民同欢”。

李瑁翻开京兆府的账册,见“长安城坊市管理”一项后,新添了“商户自治”的条目。去年裁撤的“市舶司冗余吏员”,如今半数成了坊市的“商事调解员”,由商户轮流推选,每月向京兆尹报备纠纷处理结果。系统面板上跳动着数据:“长安商户纠纷调解时长从七日缩短至两日,商户满意度提升至八成。”

“这法子果然管用。”他想起上月在西市见到的场景,波斯商人与本地绸缎商因交货期争执,刚要闹到官府,商事调解员便带着《唐律·市估令》赶来,不到一个时辰就算出了双方都认可的赔偿额。老周当时笑着说:“从前打官司要跑三趟衙门,如今在茶肆里就能说清,这才是真的便民。”

早朝的钟声撞响时,紫宸殿的梁柱间还飘着新麦的清香。李瑁捧着考成汇总刚站定,户部尚书裴宽便出列奏道:“陛下,关中六州推行‘季度考成’以来,税银入库比去年同期多了十二万贯,积压的陈年旧账已清剿七成。这是新造的‘四柱清册’,每一笔收支都明明白白。”他举起账册,阳光下的墨迹透着筋骨,再无从前的潦草。

玄宗接过账册,指尖在“均田制核查”一页停留许久。上面记着:“查出隐田五千亩,分给无地农户后,春耕播种率达百分之百。”旁边附着农户的按手印,密密麻麻盖了一片红,像盛开的石榴花。“去年这个时候,这些隐田还在世家手里荒着。”玄宗的声音带着笑意,“瑁儿,你说的‘改革不是拆屋,是让屋子更亮堂’,朕信了。”

阶下忽然传来窸窣的响动。李瑁望去,见礼部侍郎崔器正悄悄往前挪了半步。这位出身博陵崔氏的老臣,从前总跟在韦陟身后摇头,此刻却捧着一卷《江南漕运改良策》,脸上带着几分局促:“陛下,臣、臣以为,江南也该推行‘商户自治’。上月臣家的布庄在扬州遇了麻烦,当地商户自治会三天就理清了账目,比官府还利落。”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池里,几个曾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纷纷附和。兵部侍郎卢从愿道:“臣附议!朔方军推行‘军械保养责任制’后,兵器损耗率降了三成,这都是考成法的功劳。”太常卿姜皎跟着补充:“长安的乐户也盼着改革呢,说想按‘技艺考核’定俸禄,不再论出身高低。”

李瑁看着这些渐渐转向的面孔,想起三个月前他们还在朝堂上沉默如石。那时韦陟虽已被贬,其党羽仍在暗处散布“改革伤民”的流言,连苏颋都曾忧心忡忡:“裁撤太多吏员,怕是要生乱。”直到关中的新麦收上来,江南的漕船提前十日抵港,这些观望者才真正松了口。

“众卿所言极是。”玄宗将账册递给身边的内侍,“着令吏部,将‘季度考成’推广至全国;户部牵头,在江南、岭南试点‘商户自治’;至于乐户考核……”他看向李瑁,“便由荣王主理,朕要听新曲子,更要听百姓的心声。”

退朝时,崔器犹豫再三,还是追上了李瑁的脚步。“殿下,”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家谱,“臣族中有个侄子,在睦州当县尉,总说‘考核太严,难以应付’。臣昨日看了考成账,才知他是懒政。这是臣写的‘族规补录’,往后崔氏子弟,若考核不合格,族谱上除名。”

李瑁接过族谱,见补录处写着“以绩立身,以廉传家”,墨迹虽浅,却比任何誓言都郑重。他忽然想起系统里的“世家态度图谱”,博陵崔氏的标记已从“抵触”变成“观望”,边缘还泛着淡淡的“支持”色。“崔侍郎放心,”他笑道,“睦州巡察使刚送来报喜信,说当地新修的水渠浇了千亩田,令侄若肯用心,定能做出政绩。”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荣王府,李瑁正对着《改革续策》出神,忽闻院外传来爽朗的笑声。出门一看,竟是御史中丞宋璟带着几个老臣来了,手里捧着新酿的酒,酒坛上贴着“新丰”二字。

“这是用关中新麦酿的,”宋璟把酒坛往石桌上一放,酒香混着麦香漫开来,“老臣们合计着,该给殿下贺贺——考成法在河东试成了,那些从前推诿的刺史,如今每月都追着巡查使报政绩,活像换了拨人。”

户部侍郎杨慎矜翻开带来的账册:“殿下看,这是岭南的‘盐铁专营改良账’,按新制分账后,官府得六成,盐户得三成,余下一成做‘盐井维护款’。上个月,盐户主动修了五口新井,说‘如今赚得明明白白,该为子孙留口饭’。”

李瑁给众人斟酒,忽然注意到宋璟的朝服袖口磨出了毛边。这位素来节俭的老臣,竟舍得用新布给账册包了封皮,上面还绣着小小的衡器图案。“这是内子绣的,”宋璟摸着封皮笑道,“她说改革就像衡器,一头挑着国法,一头挑着民心,得端平了。”

正说着,门外又来报,说江南道巡察使李秀才求见。众人迎出去,见李秀才身后跟着几个江南农户,手里捧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用新稻穗编的“五谷丰登”穗子,穗子间缠着红绸,上面写着“谢殿下让俺们有田种”。

“江南的新稻种试成了!”李秀才脸上晒得黝黑,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泥,“按殿下教的‘互助耕种法’,二十户人家合种一片田,比单干多收了两成!农户们说,要把第一担新米送进宫,给陛下和殿下尝尝。”

农户里有个白发老者,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块麻布,上面用炭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俺叫王老实,去年还是流民,如今有了三亩田。这是俺孙子写的,他说长大了要当巡查使,像殿下一样帮百姓。”

宋璟看着那麻布上的字,忽然红了眼眶:“老臣活了六十岁,见过太多改革,可从没见过百姓把感激绣在稻穗上。”苏颋跟着点头:“从前总怕改得太急,如今才明白,只要真为百姓好,他们比谁都拥护。”

暮色降临时,荣王府的石桌上已摆满了各地送来的“报喜礼”:河东的新煤块,岭南的甘蔗糖,蜀地的新茶饼,最显眼的是一面铜镜,背面刻着“吏治清明”四个大字,是长安工匠们联名铸的。

李瑁摩挲着铜镜,忽然想起韦陟被贬前的怒吼:“你改得了制度,改不了人心!”可此刻铜镜里映出的,是宋璟的笑,是农户的泪,是工匠的用心,分明是人心在变。系统提示“朝堂支持率提升至七成,民间改革认同度达九成”,但他知道,真正的成效不在数字里,而在王老实孙子的字里,在新麦的香气里,在商户调解纠纷时翻开的《唐律》里。

夜深时,他在《改革续策》上添了新的条目:“在各州设‘改革建言箱’,无论官民,皆可上书言事。”窗外的月光爬上纸页,照亮了他刚写的批注:“改革如种树,栽时需扶,长时需护,成时需让百姓摘果。”

次日清晨,长安的坊市刚开,“改革建言箱”的消息就传开了。西市的胡商阿里捧着《西域商路图》赶来,说要给“丝路联防队”提建议;启蒙堂的孩子们画了幅《理想长安城》,上面有会跑的水车,会算钱的算盘,还有不打人的官差;张婆婆让邻居代写了条建言,说“慈幼局的棉衣该加层里子,老人怕冷”。

李瑁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建言,忽然明白,改革最动人的成效,不是账册上的数字,而是百姓眼里的光——那是对好日子有盼头的光,是觉得自己能参与其中的光。就像此刻的长安城,清风拂过,带来新麦的香,也带来万象更新的声息,在每一条坊巷里流淌,在每颗心里扎根。

他提笔写下:“今日之效,非一人之功,乃众志所成。明日之路,仍需携行,方得长安常安。”墨迹落在纸上,与窗外的晨光融在一起,温暖而坚定,仿佛预示着大唐的改革之路,已从最初的涓涓细流,渐渐汇成了奔涌向前的江河。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宋韵流年李狗蛋异界升官记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带着DeepSeek闯大明资治通鉴白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