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的朔方城还没从昨夜的风沙里醒过来,李铮就被亲卫的脚步声惊醒。他揉了揉眼睛,看见亲卫手里捧着一封明黄色的圣旨,封皮上还沾着晨露。

“将军,朝廷派快马传旨,要您立刻回京面圣。”亲卫的声音里带着紧张——昨天刚打退匈奴骑兵,今天就召回去,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李铮接过圣旨,拆开看了看。上面写着“镇北将军李铮着即回京,觐见陛下”,没有多余的话,但那笔锋里的威严,像一把剑悬在头顶。他捏了捏圣旨,想起卫青信里的话:“苏文向陛下禀报,说你与匈奴人过于亲近,陛下有些不满。”看来,汉武帝终于要召见他了。

“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李铮对亲卫说,“告诉铁林军的兄弟们,我很快就会回来。”

亲卫领命而去。李铮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朔方城——城墙的缺口还没修复,街道上的碎砖烂瓦还没清理,几个孩子蹲在墙角啃窝窝头,看见他就挥手喊“将军”。他摸了摸怀里的《北疆策》,想起昨天老妇人手里的饼,想起铁林军士兵的喊声,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将军,该走了。”亲卫进来提醒。

李铮转身,拿起桌上的银剑——剑鞘上“封狼居胥”四个字闪着光。他把剑挂在腰间,走出将军府。

门口站着几个百姓,手里拿着饼和水。老妇人抱着孙子,看见他就走过来:“将军,您要走了?”

李铮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已经不烫了。孩子手里拿着半个饼,递给他:“将军,这个给你吃。”

李铮接过饼,咬了一口——还是那个味道,硬邦邦的,但带着麦香。他笑着说:“好孩子,等我回来,给你买糖吃。”

老妇人抹了抹眼泪:“将军,您一定要回来啊。我们等着您修城墙,等着您让我们有饭吃。”

李铮站起来,望着围过来的百姓,声音里带着坚定:“我会回来的。等我回来,朔方城会有新的城墙,会有农田,会有学堂。”

百姓们鼓起掌来,掌声像春天的风,吹过朔方城的街道。李铮翻身上马,挥了挥手,带着亲卫出发了。

路上的风里带着沙,吹得人眼睛发疼。李铮想起上次来长安,还是跟着卫青出征,那时候他还是个小校尉,现在已经是镇北将军了。可长安的繁华,从来都不属于他——他的根在北疆,在那些饥饿的百姓手里,在那些铁林军士兵的喊声里。

走了三天,终于到了长安。城门上的“长安”二字金光闪闪,街道两旁的店铺挂着鲜艳的幌子,卖糖人的小贩喊着“糖人嘞,甜丝丝的糖人”,孩子们追着跑,笑声像银铃。李铮望着这一切,想起朔方城的孩子蹲在墙角啃窝窝头,心里像被刀扎了一下。

“将军,卫青将军在城门口等您。”亲卫说。

李铮勒住马,看见卫青站在城门口,穿着紫色的将军服,腰间挂着虎符。他跳下马,走过去:“卫将军。”

卫青握住他的手,眼里带着担忧:“苏文已经把你的事告诉陛下了,陛下很生气。你要小心,不要说错话。”

李铮笑了笑:“我没做错什么,怕什么?”

卫青叹了口气:“陛下不是不信你,是不敢信。他怕你像霍去病那样,功高震主。”

李铮想起霍去病,想起他封狼居胥的英姿,想起他早逝的遗憾。“我不会做霍去病第二。”他说,“我要做的,是让北疆不再有战争。”

卫青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未央宫的门已经开了。”

未央宫的台阶很长,铺着青石板,上面刻着龙纹。李铮沿着台阶往上走,每一步都走得很慢。他想起汉武帝上次召见他,是在卫青的帐篷里,那时候他还是个俘虏,汉武帝问他“你想不想回汉地”,他说“想”。现在,他回来了,可汉武帝的眼神,会不会还是像当年那样,带着怀疑?

走进未央宫,大殿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文武百官站在两边,穿着朝服,手里拿着笏板。汉武帝坐在龙椅上,穿着黑色的龙袍,胸前绣着金色的龙,眼里带着威严。苏文站在他旁边,手里拿着拂尘,看见李铮就冷笑。

“臣李铮,参见陛下。”李铮跪下来,行了个大礼。

汉武帝盯着他,半天没说话。大殿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李铮能感觉到百官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背上。

“李铮。”汉武帝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寒意,“你可知罪?”

李铮抬起头,望着汉武帝:“臣不知罪。”

“不知罪?”汉武帝拍了拍龙椅的扶手,“苏文禀报,说你与匈奴人过于亲近,私放匈奴士兵,还让匈奴人加入铁林军。你是不是想造反?”

李铮心里一沉——苏文果然告状了。他平静地说:“陛下,臣没有造反。那些匈奴士兵,都是被迫来犯的,他们也是人,也是被战争逼得没办法。臣放了他们,是为了让匈奴人知道,汉地不是好欺负的,但也不是赶尽杀绝的。”

“哼。”汉武帝冷笑,“你以为靠这些匈奴人就能守住北疆?他们都是伊稚斜的部下,说不定哪天就会反咬你一口。”

李铮想起铁林军里的匈奴士兵,想起他们喊“跟着将军”的声音,想起他们在战斗中挡在汉人士兵前面的样子。“陛下,”他说,“那些匈奴人,已经不是伊稚斜的部下了。他们跟着臣,是因为臣给了他们活路,给了他们尊严。臣的铁林军,不分汉匈,都是守护北疆的人。”

大殿里的百官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皱眉,有的露出不屑的表情。一个儒家大臣站出来,说:“陛下,李铮此举,是‘以夷制夷’,不符合我朝的礼法。匈奴人都是蛮夷,怎么能和汉人平等?”

另一个军功贵族说:“陛下,李铮带回的匈奴人,都是俘虏,怎么能编入军队?要是他们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李铮望着这些大臣,心里有些无奈——他们从来没去过北疆,从来没见过那些饥饿的百姓,从来没见过匈奴士兵为了守护北疆而战死的样子。他们只知道礼法,只知道等级,却不知道,要是不融合,北疆永远不会安定。

“陛下。”李铮提高声音,“臣的铁林军,是汉匈混合的精锐。汉军的纪律、阵法、强弩,加上匈奴骑兵的机动、骑射、悍勇,才能打退伊稚斜的追兵,才能守住朔方城。要是没有这些匈奴人,臣根本守不住北疆。”

汉武帝盯着他,眼里的寒意慢慢褪去,换成了一丝好奇:“那你说,你要怎么守住北疆?”

李铮从怀里掏出《北疆策》,举起来:“陛下,这是臣写的《北疆策》,里面有臣的计划:修复城墙,屯田,兴学,练兵,还有与匈奴的和谈。臣要让北疆的百姓有饭吃,有房子住,有学上;要让铁林军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队,让匈奴人不敢再来犯;要让汉匈和平,让草原的孩子和汉地的孩子一起玩,一起长大。”

汉武帝接过《北疆策》,翻了翻,眼里的好奇越来越浓。他抬头望着李铮:“你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李铮跪在地上,声音里带着坚定:“臣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一纸和书,让汉匈不再有战争,让北疆的百姓安居乐业。”

大殿里的百官都愣住了,连汉武帝都没想到,李铮会求这个。苏文皱了皱眉头,想说什么,却被汉武帝拦住了。

“一纸和书?”汉武帝问,“你以为和谈就能解决问题?伊稚斜是不会同意的。”

李铮想起伊稚斜的眼神,想起他说“我会杀了你”的声音,想起他派来的刺客。“陛下,”他说,“伊稚斜不同意,臣就打服他。但臣不想打一辈子,臣想让汉匈和平,让孩子们不用再经历战争。”

汉武帝盯着李铮,半天没说话。他想起霍去病,想起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想起他早逝的遗憾。李铮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里的某个角落——他也想让北疆安定,也想让汉匈和平,可他不敢相信李铮,因为李铮是俘虏,是匈奴人的奴隶。

“李铮。”汉武帝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缓和,“你立了不世奇功,朕应该赏你。你想要什么?高官厚禄?还是金银财宝?”

李铮跪在地上,掷地有声地说:“臣不求高官厚禄,不求金银财宝,只求陛下给臣一纸和书,让臣永镇北疆,阻胡马于阴山之外,换边塞百姓安宁!”

大殿里的百官都惊呆了,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揉了揉眼睛,有的露出敬佩的表情。卫青站在旁边,眼里带着欣慰——李铮终于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汉武帝望着李铮,眼里的怀疑慢慢变成了认可。他叹了口气,说:“好吧,朕答应你。朕封你为镇北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赋予你在北疆的军事和外交专断之权。但朕要派苏文为你的副将军,监督你的所作所为。要是你有半点异动,朕立刻撤你的职,砍你的头。”

李铮心里一沉——汉武帝还是不信任他,派了苏文做监军。但他还是跪下来,说:“谢陛下。”

苏文站在旁边,眼里带着阴毒——他没想到汉武帝会答应李铮的要求,但没关系,只要他跟着李铮,就能抓住他的把柄,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汉武帝挥了挥手,说:“退朝。”

百官散去,李铮站起来,望着汉武帝的背影,心里有些无奈——汉武帝还是没完全信任他,但至少,他得到了镇北将军的职位,得到了在北疆推行《北疆策》的机会。

走出未央宫,卫青等着他。卫青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做得很好。陛下虽然不信任你,但他也知道,只有你能守住北疆。”

李铮笑了笑:“卫将军,我知道。只要能守住北疆,就算被监视一辈子,我也愿意。”

卫青叹了口气:“苏文不是好对付的,你要小心。”

李铮想起苏文的冷笑,想起他怀里的密信,想起他在朔方城的小动作。“我会小心的。”他说,“只要我问心无愧,就不怕他告状。”

夕阳西下,李铮走出长安城门。他望着远处的北疆,想起朔方城的百姓,想起铁林军的士兵,想起老妇人手里的饼。他摸了摸怀里的《北疆策》,想起汉武帝说的“阻胡马于阴山之外”,想起自己说的“让汉匈和平”。

“走吧。”他对亲卫说,“回北疆。”

亲卫翻身上马,跟着他出发。风里带着长安的花香,可李铮闻到的,是北疆的风沙味。他望着远处的阴山,心里充满了力量——他会实现他的理想,会让北疆不再有战争,会让汉匈和平,因为他是李铮,是镇北将军,是要守护北疆的人。

苏文站在未央宫的门口,望着李铮的背影,眼里带着阴毒。他摸了摸怀里的密信,里面写着“李铮与匈奴人过于亲近,恐有不臣之心”。他冷笑:“李铮,你以为靠这些匈奴人就能站稳脚跟?等我把你的所作所为告诉陛下,看陛下怎么收拾你。”

月亮升起来了,照得长安的街道像撒了一层银霜。李铮骑着马,沿着官道往北疆走。他想起朔方城的城墙,想起铁林军的士兵,想起老妇人的孙子。他摸了摸腰间的银剑,剑鞘上“封狼居胥”四个字闪着光。他笑了——明天,他就要回到北疆,开始修复城墙,开始屯田,开始兴学,开始他的融合之路。

风里带着麦香,像母亲当年的味道。李铮握紧手里的银剑,心里想:“我会实现我的理想,会让北疆不再有战争,会让汉匈和平。因为,我是李铮,是镇北将军,是要守护北疆的人。”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