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已是三日后的中午,郭少宇也不先去家中与夫人相见,他调转马头,径直朝着朝天门西的方向赶去。
行至那处熟悉的大院前,他牵着马,沿着院墙缓缓走过,眼角余光悄然扫向院内——只见照壁西侧的葡萄架下,几名黑衣人正散坐着,两人在下棋,有人逗弄着架上的靛蓝鹦鹉。
郭少宇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还好,这些人还在。
秦虎早已在他刚踏入城区,便催着马往家的方向奔去,脑海里反复回荡着离家前老母亲咳嗽的模样。只盼着能早点推开家门,看看母亲的身子是否好转。
另一边,三郎正领着单剑雄往自家店铺走。
单剑雄肩背挺直,目光不时扫过街边的商铺,对京城的热闹景象带着几分新鲜。
刚到店铺门口,三郎便透过敞开的店门,望见了里头的景象:李莫愁正站在柜台后,手中托着一条项链,给一位客人讲解着;
程灵素面朝门外,侧身站着,正和一位身穿米黄衣裙的女子低声说笑,那女子身姿苗条,裙摆随着轻笑时的动作微微晃动,露出一截纤细腰肢。
只一眼,三郎的目光便定在了那米黄衣裙的背影上。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住,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眼眶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红。
他连忙翻身下马,慌乱地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深吸了口气,才故作平静地抬脚走进店铺。
“公子!”程灵素看见他,一声惊呼脱口而出,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她下意识想往前迎上去,又硬生生停住。
那米黄衣裙的女子听到声音,猛地转过身来。
只见她双眼漆黑如墨,清澈里透着几分灵动;小巧的鼻子微微翘起,衬得瓜子脸愈发娇俏——不是姜姑,还能是谁?
姜姑的目光落在三郎身上,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
她从柜台后走出来,手指轻轻揉捏着身前的衣角,像是有些害羞,又像是有些激动,半晌才轻声唤出两个字:“相公。”
三郎再也忍不住,大步走上前去,目光紧紧锁在姜姑脸上,满是深情。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她眉宇——那里曾的胎记,已经消失不见,只余下光滑细腻的肌肤。
“瘦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话音刚落,便伸出双臂,将姜姑紧紧搂进怀里,贴在自己胸口。
姜姑的小脸贴着三郎的衣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腔里有力的心跳,那跳动的节奏沉稳而温暖,让她心里所有的不安与牵挂都烟消云散,只剩下踏实与幸福。
她轻轻闭上眼,手臂也悄悄环住了三郎的腰。
三女看着这一幕,脸上都挂着笑意,眼底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深深的羡慕。
过了好一会儿,姜姑才轻轻推开三郎,两腮泛起淡淡的红晕,眼神躲闪着,轻声问道:“相公,你饿了吧?我去给你蒸豹子肉吃。”
“还有吗?”三郎一听,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姜姑笑着点头,目光转向三郎身的单剑雄,客气地问道:“这位就是郭爷吧?常听南衣姐姐提起你。”
三郎伸手搭在单剑雄的肩膀上,笑着介绍:“这位是我夫人,姜姑,你嫂子。”
单剑雄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嫂子。”
“来,我再给你们介绍。”三郎朗声道,“这位是我途中认识的兄弟单剑雄。”接着又转向单剑雄,指着李莫愁、程灵素和黄蓉逐一介绍,“你年纪比她们小,往后喊姐姐就好。”
话音刚落,黄蓉便有些不乐意了,她挑了挑眉,开口问道:“单公子今年贵庚啊?”
单剑雄稍感拘束,轻声回答:“回姐姐,我今年二十一。”
黄蓉一听,顿时嘟起了嘴巴不做声了。
后屋的厨房里,香菇站在灶台前切肉,三郎在灶下烧火,细细听姜姑诉说着这近半年来家里的大小事。
“老家的新房已经盖好,老母亲和四妹都接到新家住下了,临走前给她们留了百两银子。”姜姑的声音轻柔,
“猴子和李姐好上了,他们不愿出来,和大义一起管着镇上所有的烟草种植和收购,听说今年的烟草收成会好,他们应该能挣不少钱。”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你走之后,我也给大哥和二哥留了钱,只是大嫂……对我更是没什么好脸色了。”
三郎笑着问道:“那你还给她送钱干嘛?”
姜姑手里的动作没停,轻声回答:“毕竟是相公的亲人啊,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说完,她侧头看向三郎,“相公,你怎么买了这么大的房子?咱们能住得了这么大的地方吗?”
三郎听了,忍不住呵呵直笑,“你这是心疼钱,还是嫌房子太大,打扫起来麻烦啊?”
姜姑连忙摆了摆手,“我听莫愁姐姐说,这房子花了好几千两金子,是不是真的?”
三郎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是心疼银子!你放心,你相公我现在银子多的花不完!”
他疑惑地问道:“你不知道咱们家现在有多少银子吗?李莫愁她们没跟你说过账目上的事?”
姜姑连忙说道:“莫愁姐姐她们在我来京城的第二天,就把账目和金票银子都交给我了。”
三郎压低声音问:“那她们有没有故意为难你?或者对你不尊重什么的?”
“没有,没有。”姜姑连连摇头,眼神真诚,“她们都是很好的人,对我特别照顾,平日里有什么事都会跟我商量。”
她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了些:“我还听说,她们出身不太好,是相公你收留了她们,所以她们都特别感激你,也把我当自家人看待。”
三郎微微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又带着几分试探问道:“我一下子收留了三个这么美貌的女子在家,你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姜姑炒菜的动作微微一顿,锅里的油“滋滋”响着,她的声音变得轻不可闻:“是有一点不舒服。”
停顿了一会儿又说道:“后来我看她们体态轻盈,脖颈挺直双腿紧绷,明显是处子之身。相处下来,她们人都极好,我也开心。”
三郎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你怎么懂得这么多?”
姜姑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低下头,小声说:“在家没事,借老秀才的书看,看多了,我也就懂了一点。”
三郎顿时开心道:“不错嘛姜姑!才短短几个月,竟然能看书了!”
“好多字都不认识,都是边看边猜的,有时候还得问老秀才。”姜姑面带微笑,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那也很了不起了!”三郎笑着夸赞,又问:“小红呢?她现在认识多少字了?”
“你走之后,她就越来越淘了,认识的字可比我少多了。”
“小孩子嘛,淘一点好。”三郎不以为意,反而觉得欣慰,“这说明她彻底放开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拘谨,这样才像个孩子。”
两人正说着话,顾南衣领着小红从外面回来了。
小红手里抱着一棵绿油油的大白菜,看到了坐在灶下的三郎,一声惊呼:“姑父!”放下白菜就朝着三郎跑了过去。
三郎连忙站起身,一把将小红抱了起来,顺势转了三圈,把她轻轻放下,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故意把她整齐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
笑道:“几个月不见,长高了不少啊,都快到姑父肩膀了。”
小红抬头看着三郎,“姑父,你怎么变得那么黑了?”
三郎呵呵笑道,“我天天风吹日晒的,能不变黑吗?”
一家人,在后厨其乐融融。
前屋的店铺里,三女却都低着头,默不作声,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单剑雄坐在店铺里,手里端着一盏茶,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又不时地看向后屋,感觉里面有好多故事。
饭过,顾南衣夫妇领着单剑雄去了附近的酒楼安置。
李莫愁、程灵素和黄蓉则一起来到後厨收拾碗筷,趁着这个机会,她们还把这段时间店铺的收益情况,以及城东新房的工程进度,一一向三郎做了汇报。
三郎颇的满意,送了每个一条孔雀石手链,三女脸上又有了笑容。
黄蓉问道:“夫人的礼物呢?”
“喏,就在你前面,这么大个看不到。”
黄蓉白了他一眼。大家哈哈直笑。
三郎洗漱完毕,换上一身干净长衫,下楼时,李莫愁已拿着木梳在楼下等候,细心地帮他梳了个标准的发髻。
一切收拾妥当,三郎翻身上鞍,朝着皇宫的方向赶去——他刚归京,得先去见皇上复命。
皇上和二王爷正在御制场外的广场上,看着一群工匠模样的人在捣鼓几铁轱辘。
远远望见三郎从马背上下来,皇上立刻笑着招手,率先开口:“少师,你可算回来了!太好了!快过来看看,这车厢的轱辘,你看该如何改进才好?”
三郎快步上前,先向皇上和二王爷行了礼,然后才走到铁轱辘旁,蹲下身仔细查看。
开口问道:“是不是因为车厢的重量增加了,这轱辘转动起来特别费劲?”
“正是这个道理!”一旁的中年工匠连忙点头,脸上露出急切的神色,“之前的车厢较轻,这轱辘还能用,车厢加重这轱辘就转动不畅了。”
“要改进这个接触面才行,容我想想。”三郎的思绪飘到了城东的铁匠铺。
两个多月了,那里的滚柱轴承,应该已经造出来不少了。看来,现在正是让滚柱轴承派上用场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