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轨道 - 2026年8月20日 上午9:00
万一乐的本体离开了那片燃烧的能量海洋,下一刻,他已出现在水星的轨道上。对于已然达到慈航中阶、甚至窥得更高境界门径的他而言,在太阳系内的移动几乎不再存在障碍。
化身为光,以真正光速乃至超越光速行进,真空、辐射、温差这些对凡人而言致命的因素,于他不过是拂面清风。
他选择此刻系统性地探索内太阳系而之前不是,原因很简单:地球内部的布局已初步完成,四大分身坐镇,引导人类和万灵超脱的框架已然搭好。
他的目光,必须投向更遥远的未来。地球人类的超脱,绝非固步自封于一颗行星,终将走向星海。
而在此之前,他需要为同胞们扫清近邻的障碍,探明前路,甚至…寻找可能的“捷径”或“盟友”的踪迹。
水星,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呈现出一片极端死寂的景象。
没有大气层的缓冲,阳光毫无遮拦地炙烤着向阳面,温度高达430摄氏度,岩石都被烤得发出暗红色;
而背阳面则瞬间跌入零下180摄氏度的酷寒。巨大的昼夜温差导致岩体不断崩裂,表面布满了陨石撞击的疤痕和陡峭的悬崖。
万一乐的感知细致地扫过整个星球。人类的踪迹仅限于几个隐藏在永久阴影坑内的自动化采矿前哨,它们依靠聚变能驱动, silent地开采着水星富含的金属资源。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连最顽强的微生物都不可能在此生存。
然而,就在他的感知掠过水星北极一个深邃的环形山时,一丝极其微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能量波动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瞬间移动过去。
在永恒黑暗的坑底,温度接近绝对零度。那里,并非人类基地,而是一片…破碎的晶体结构。
它们嵌入岩壁,材质非金非石,闪烁着极其黯淡的微光,似乎正在缓慢地汲取着宇宙中弥漫的微弱辐射能维持最后一点活性。
“这是…”万一乐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些破碎的晶体。一股极其古老、苍凉的信息碎片流入他的意识。
并非语言,而是一种空间结构的映射片段!这些晶体,是一个超远距离空间传送阵法的残骸一角。
它不知在此屹立了多少万年,大部分结构早已湮灭在时间长河中,唯独这一小部分,因其独特的能量惰性和所处的极端环境得以残留。那映射的片断指向一个遥远的、未知的星空坐标,绝非太阳系内的任何一点。
“古人遗迹?还是…外星访客?”万一乐心中震动。太阳系,远比他想象的要热闹过。他将那坐标默默记下,这或许是未来通往其他恒星系的关键路标。
金星轨道 - 上午10:30
下一刻,他出现在了金星那浓厚的硫酸云大气之上。俯瞰下去,这是一颗被乳白色云层完全包裹的星球,云层之下是高达460摄氏度的表面温度、92个标准大气压的恐怖压力以及腐蚀性极强的硫酸雨滴——一个真正的高压高温地狱。
人类的探测器如同深海潜艇,在云层中艰难地浮动,监测着诡异的大气活动和地质变化。透过云层缝隙,万一乐能看到地表火山活动频繁,岩浆河流纵横,大地一片橙红,没有任何生命能在此种环境下存活。
他的感知再次深入,穿透厚重的大气和地壳。在金星的岩浆层深处,他发现了另一处异常!
那是一个几乎完全崩坏的能量法阵的基座。它原本的功能似乎是汲取地核能量,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力场,但早已能量耗尽。
法阵的材质正在被金星极端的环境缓慢侵蚀,仅存的部分结构依靠汲取地热和微弱到可以忽略的灵气(一种不同于愿力,更偏向宇宙本源的能量),勉强抵抗着虚空之中无孔不入的衰败业力(一种宇宙尺度的熵增力量)的侵蚀。
这个发现让万一乐眉头紧锁。金星上也曾存在过高等文明的痕迹?他们试图改造金星失败了吗?
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中转站或观测站?为何都指向了失败和荒芜?虚空业力的侵蚀…这让他对宇宙的险恶有了更深的认识。
火星轨道 - 下午1:00
离开金星,他来到了火星。与前面两颗炼狱般的行星相比,火星显得“友好”了许多。橘红色的地表,巨大的峡谷、高耸的火山、干涸的河床痕迹,无不诉说着一段曾有水流、可能拥有过更温暖湿润环境的往事。
人类的三座科考站如同沙漠中的绿洲,被巨大的透明穹顶笼罩。内部绿意盎然,人们穿着轻便的舱外服或甚至只在站内活动时穿着常服。
他看到工程师们在测试新型火星车,地质学家在分析刚钻取的岩芯,还有专门的修行室内,驻站人员在进行低重力下的锻体训练。
他的感知覆盖全球。在地表之下,尤其是极地冰盖深处,他确认了之前的研究猜想:存在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极其简单的厌氧微生物!
它们生命力顽强,在冰层保护下度过了漫长的恶劣时期,但距离演化成复杂生命还差得极远。
除此之外,并未发现更高级的生命形式。
然而,在火星最大的火山——奥林匹斯山之巅,厚厚的尘埃之下,他发现了第三处遗迹。
这是一块残缺的黑色石碑,材质与他所见过的任何物质都不同,上面刻印着无法理解的符号。
但其中蕴含的能量纹路,却与他刚刚感知到的水星空间阵法、金星防护法阵有某种同源的气息!
这块石碑似乎是一个信标,或者是一个记录点,但能量早已枯竭,信息也无法读取。
三星巡迹,三个遗迹。这绝非巧合。像是一个古老的、至少具备星际航行能力的文明,曾造访过内太阳系,甚至可能试图在此定居或建立前哨,但最终都归于沉寂。
它们为何消失?那空间坐标指向何处?这一切都成了萦绕在万一乐心中的谜团。
地球 - 联合国总部大会厅 - 同日 下午3:00 (纽约时间)
就在万一乐探索三星的同时,地球上的政治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联合国大会厅内,气氛庄重而略显凝重。各国代表齐聚一堂,聆听华夏代表提出的重磅倡议——成立“全球超自然事务治理联盟”(Global Governance Agency for supernatural Affairs,简称GGA)。
华夏代表是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人,他站在演讲台前,声音通过同声传译系统清晰地传递到每个代表耳边:
“…先生们,女士们,新纪元的浪潮已不可阻挡。超自然力量,即修行体系,不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独有优势,它关乎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然而,当前全球修行发展极不均衡,业力深重区域依旧动荡不安,这对全人类的共同超脱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此,我方提议: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无条件普及愿力炼心法基础篇。这是净化业力、稳定社会、提升整体文明心智水平的基石。”
“第二,我国愿意在现有‘澄心’平台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包括‘盘古’芯片架构、高效聚变堆小型化设计、‘玄甲’机器人核心算法在内的一批更高阶技术,旨在共同促进人类科技文明飞跃,为迈向深空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分享修行高境界经验。我们将提供包括八锻强者‘龙二’在超高重力环境下的锻体实录、及其在模拟挑战室与高强度业力幻象战斗的视频资料;同时,也将公开一位在基因治疗领域做出颠覆性贡献、身负济世大愿的科学家,如何突破至炼心七重、凝聚七炼银晶并成功闯过炼心塔第五层的全程记录与感悟。这些经验,或许能帮助全球修行者少走弯路。”
“第四,协助有意愿、有条件的国家,修建简化版的‘业力梳理与炼心装置’(强化版显化门),只需数座即可有效覆盖全国,初步净化环境业力,为民众创造更好的修行基础。”
“第五,逐步放开‘明烛’系列心灯装置的对外售卖限制,从最低等级的‘烛火’型到更高级的‘明炬’型,辅助全球修行者进行愿力炼心。”
每一条提议,都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各国代表中引起巨大的波澜和窃窃私语。
米国代表率先发言,语气谨慎:“贵方的提议…确实展现了极大的诚意。技术共享和经验分享无疑具有巨大价值。但成立GGA,其权限如何界定?是否会干涉各国内政?炼心法的普及固然好,但相关的指导、安全保障如何落实?我们是否需要先设立一个过渡性的观察团?”
欧罗巴联盟代表更关心细节:“感谢贵方愿意分享强者经验。请问,这些视频和记录是否包含所有关键数据?关于简化版炼心塔的建设,我国对其中的能源核心和业力转化效率抱有疑问,能否提供更详细的技术参数?”
非盟及南美多国代表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完全支持成立GGA!生命绿洲组织在我们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炼心法对稳定社会、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我们迫切希望获得更高级的心灯装置和建设炼心塔的援助!”
印渡代表则态度微妙:“普及炼心法我们赞同。但红莲组织在我国边境的活动已造成多次摩擦,GGA是否会对此类非政府组织进行约束和规范?我国拥有独特的修行文化传统,希望能在GGA框架下得到尊重和体现。”
大会厅内,各方势力围绕着权限、技术细节、资源分配、文化传统、组织约束力等议题展开了激烈而冗长的讨论、质疑、权衡和妥协。利益与疑虑交织,合作与提防并存。
华夏代表从容应对,既坚持原则,也展现出灵活性:“GAA的权限将严格限定于协调全球性超自然事件、制定技术共享与修行安全最低标准、组织人道主义援助,绝不会干涉各国内政…技术参数和部分核心数据可以在签署协议后逐步开放…对于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我们始终报以尊重态度,愿力炼心法是基础,并非要取代所有…对于非政府组织,GAA将致力于搭建对话平台,倡导其在法律框架内活动…”
会议从下午持续到深夜。最终,在一片疲惫但难掩兴奋的氛围中,大会初步通过了成立GAA筹备委员会的决议,并原则上同意了华夏提出的五点倡议框架。具体的细则、章程、技术转移清单、援助优先级等,则留给后续的专业团队进行漫长而艰苦的磋商。
一个旨在统筹管理全球超自然力量、引导人类文明整体迈向新台阶的庞大组织,就此迈出了第一步。它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而在遥远的火星轨道上,万一乐收回了望向地球的目光。他感知到了那股全球愿力因这次会议而产生的微妙汇聚与昂扬之势,微微颔首。
地球内政,交由地球人类自己解决。他的任务,是为他们扫清星空中的障碍,并指向那更遥远的、隐藏在古老遗迹背后的秘密。
他的目光投向了小行星带,以及更远处的气态巨行星。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