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山越的大军返回舒县后,许褚并未急于庆功,而是立刻投入到战后安置工作中。此次战役,共俘获山越兵士两千余人,百姓三千余人,如何安置这些人,成为庐江郡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仲康,这些山越俘虏与百姓,若安置不当,恐会再生祸端。许临召集许褚、蒯越、吕岱等人商议,以往官府对待山越,多是强行迁徙,却往往适得其反,引发更大的叛乱。你有何良策?
许褚早已有所准备,他拿出一份事先拟定的安置方案,递给众人:孩儿以为,安置山越,当以为核心,而非。具体可分为三步:其一,择其精壮,补充军力;其二,其余百姓,安排屯田;其三,挑选头人子弟,入郡学学习。如此,既能削弱山越的抵抗力量,又能让他们融入庐江,长治久安。
此外,许褚补充道,孩儿建议在越民屯区设立市集,允许山越百姓与汉人交易。他们擅长打猎,可用皮毛、山货换取布匹、盐铁。如此既能满足生活所需,又能促进往来。
吕岱闻言点头:此法甚善。岱在会稽时曾见,山越女子多善织布,其纹样独特,或可让她们织布售卖,也是一条生计。
说来有趣,蒯越笑道,近日丹阳、会稽等地皆有消息传来,说那边的山越部落听闻我庐江的安置政策,竟有举族来投的迹象。昨日就有三支来自丹阳的山越部落,约五百余人,已抵达皖城。
许临闻言惊讶:竟有此事?
正是。蒯越点头,据说丹阳太守羊续公对此颇为赞同,还特意派人传信,称赞仲康以仁德化夷,实为良策
羊公深知我心。许褚感慨道,对待山越,当以包容之心待之。他们虽与我等习俗不同,却同为华夏子民。若能以诚相待,必能以心换心。
说得好!吕岱击节赞叹,岱在会稽时便深感,对待山越,剿不如抚,压不如容。如今见少主有此胸襟,实为庐江之幸。
蒯越接过方案,仔细翻看后,眼中满是赞赏:仲康此策,考虑周全。择其精壮补充军力,可增强我军实力;安排屯田,可增加庐江的粮食产量;让头人子弟入郡学,可促进汉越融合,实在是长远之计。
吕岱也补充道:安排屯田时,需选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区域,同时提供种子、农具,还要派农官教授农耕技术。山越百姓素来以渔猎为生,不懂农耕,只有让他们学会种地,才能真正安稳下来。
还有一事,许褚又道,山越信奉山神,可在屯区保留一处祭坛,允许他们按习俗祭祀。如此既显尊重,又可安其心。
此举大善!蒯越赞道,保留其祭祀之所,既是对他们习俗的尊重,更是彰显我汉家包容之胸怀。
许临欣慰地看着儿子:仲康思虑越发周全了。就依你所言,在屯区划出一块地作为祭坛。
父亲,许褚忽然想起一事,既然各地山越纷纷来投,我们何不顺势设立归化司,专司山越安置事宜?既可彰显诚意,又能统一管理。
此议甚好!许临当即同意,便由你兼任归化司主事,统筹一切山越安置事务。
许褚又道:归化司当以字为要。不仅要容纳山越百姓在此生活,更要包容他们的习俗文化。可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服饰,只在公共场合需用汉话交流即可。
包容而不纵容,融合而不强迫,此乃上策。蒯越深表赞同。
许临当即拍板:好!便按仲康的方案执行。吕岱,你负责挑选山越精壮,补充军力;王磊,你负责安排屯田事宜,调配种子与农具;蒯越,你负责挑选头人子弟,安排入郡学学习。务必将此事办好,不可出任何差错!
众人领命后,立刻展开行动。吕岱首先对两千余名山越俘虏进行筛选,挑选出五百名身强力壮、无恶行记录的兵士,单独编为越骑营,由文稷担任军侯,负责训练。这些山越兵士虽不懂军纪,却个个勇猛善战,尤其擅长山地作战,经过严格训练后,很快便成为庐江军中的一支劲旅。
训练之初,文稷特意请教了懂山越语的士卒,将常用军令译成山越语,反复教习。他还保留了山越人擅长的山林作战方式,只在军纪阵型上加以规范。这一举措让山越士兵倍感亲切,训练积极性大增。
在训练间隙,文稷还允许山越士兵用本族语言唱歌鼓舞士气,只在正式操练时要求使用汉话。这种包容的态度让山越士兵更加愿意接受汉家军纪。
不久,来自丹阳、会稽的新投山越中又选出三百精壮,越骑营扩编至八百人,成为庐江军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王磊则选择在芍陂附近的荒地,设立越民屯区,将三千余名山越百姓安置在此。他派人修建房屋,调配种子与农具,还从郡内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农,教授山越百姓耕地、插秧、灌溉等农耕技术。起初,山越百姓对农耕并不适应,有的甚至偷偷跑去渔猎。王磊并未强行制止,而是让老农们耐心教导,还亲自示范农耕技巧,渐渐打消了山越百姓的顾虑。
王磊还特意在屯区保留了山越人传统的集会场所,允许他们在此举行歌舞聚会。每逢月圆之夜,山越男女老少围着篝火跳舞唱歌,汉人百姓也可前来观看,渐渐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随着各地山越不断来投,屯区规模不断扩大,不到两个月就新增了两个屯区。王磊不得不从郡府增调人手,专门负责教授新来的山越百姓农耕技术。
在修建房屋时,王磊特意保留了山越人习惯的干栏式建筑样式,只是改进了通风和防潮。这一细节让山越百姓感受到尊重,抵触情绪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