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大杂院,居住的都是底层老百姓。
一个二进院,因为私搭乱建,犹如迷宫一般。
和尚坐在王小二家里,询问乌小妹家的情况。
当他得知对方家里情况时,心里盘算起来。
对于别人来说,乌小妹家里的情况让人知难而退。
可是对于他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有几十种办法能弄死老烟枪。
乌家老大,听上去不是个坏人。
乌家老三更不是个问题。
那姑娘说实话,他看了一眼心里确实痒痒。
盘条顺溜,小腰又细又柔,屁股也不小。
周金花又炒了一道青菜后,出门去找自己婆婆回来吃饭。
饭桌上,四菜一汤,颇为丰富。
烧鸡,卤大肠,卤猪头肉,青菜,豆腐咸菜汤。
这种伙食,放在整个北平都算上等。
王小二打开一瓶酒,为两人倒上一盅。
“兄弟,您真不会看上乌小妹了吧?”
和尚也没瞒着对方,直截了当点了点头。
王小二仰头干喝一口酒。
“那家人咱们惹不起,听兄弟一句劝。”
“结了婚,那老棺材瓤子,就能搅和的你不得安生。”
“还有她那个病秧子弟弟,吃药都能压死你。”
“娶了她,等于要养三个累赘。”
此时屋内就他两人,王小二开始说心里话。
“咱们两个,都是车夫。”
“可日子却过的天差地别。”
“你是一天三顿,一顿都不少。”
“顿顿都有荤腥,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
王小二夹了一筷子卤大肠嚼了起来。
“你在瞧瞧兄弟。”
“拉车,我是不分日夜。”
“下雨天,出不了车,我都出去扛大包。”
“我挣的比你只多不少,可是日子却比你过的难多了。”
“为啥?”
“还不是一家老小都指望我一个。”
和尚跟他碰了一杯,露出一个沉思的表情。
王小二叹息一声。
“兄弟是过来人,不会害你。”
“好女人多的是,咱换个好点的人家。”
“娶了她,你以后日子过得比我还苦。”
“结婚后你总得生几个崽吧,再加上她一家子,以后拉车都能把你累吐血。”
和尚对于王小二真心话,颇为感动。
能有个真心对他好的人,他是格外珍。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真想娶乌小妹,先把她爹弄死。
乌家老大更好解决,给对方开个杂货铺子,立马能让对方感恩戴德。
乌家老三问题不大,先带去医院看看。
能治好,直接治,治不好养着呗。
乌小妹识文认字实在难得。
整个北平别说女人,识字的男人都没多少。
他以前拉车,听一个教授说过,整个北平识字率低到可怕。
能认识二百个字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五。
能看懂报纸,写信的人只有百分之三左右。
一百多万人口的北平城,只有三万多人能写信读报。
更别提能识文断字的女人,那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燕京大学里的女学生,他不敢高攀。
那种女人每一个都是天之骄子,眼光太高而且想法太多,他拿捏不住。
所以像乌小妹这种女人,少之又少。
两人沉默不语喝着闷酒时,周金花牵着两个男孩回来。
王小二老娘怀里抱了一个婴儿。
王小二两个儿子,见到和尚格外开心。
因为只要他来,就能吃上肉。
吃饱喝足过后,和尚打了招呼离开王小二家。
他特意装作迷路,经过乌小妹家门口。
乌小妹坐在门前台阶上,眼睛无神的端着碗,往嘴里扒拉杂粮粥。
她见到和尚时,顿时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
那笑容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笑起来的乌小妹,两个圆圆的大眼睛如同月牙一样。
嘴角还有两个小酒窝,一对小虎牙露在外面格外可爱。
和尚没做停留,他对着乌小妹点了点头,当做打招呼。
刚走两步的和尚,就听见乌小妹家里传来一声喝斥。
“一天天,见到男人就给笑脸,明个就把你卖到八大胡同,让你笑个够。”
一句话刚说完,屋里又传来拍桌子声。
“老不死的,你再废话,我弄死你。”
乌小妹端着碗,赶紧起身往屋里走。
和尚把这一幕看在眼里,他心里下了决定。
夜色慢慢降下帷幕,走在路上的和尚,想着怎么不露痕迹弄死乌小妹她爹。
有了主意的和尚,往附近烟馆走去。
北平鸦片泛滥,烟馆门庭若市。
烟馆常与妓院结合,形成“烟毒-娼妓”共生体系
日军通过“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1855部队)等机构间接参与毒品交易赚钱。
整个北平大小烟馆不下三千家,每个街道最少都有一家大烟馆。
和尚来到附近的大烟馆,直接进门。
大烟馆如同洗澡堂子一样,一张张单人床并排铺开。
里面云雾缭绕乌烟瘴气,一股子大烟臭味熏的人想吐。
和尚捂着鼻子,走到吧台。
这家大烟馆掌柜子,见到有生客进门还挺意外。
来这抽大烟的主,哪一位他都熟悉。
掌柜子头戴六合帽,身穿华服。
“这位爷,您是?”
和尚直截了当说出自己来意。
“胡同里有个姓乌的老头,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您认识吗?”
掌柜子一听姓氏,立马知道和尚说谁。
他狐疑的眼神看着和尚。
人精一样的和尚立马从他眼神里,看出他认识乌小妹她爹。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大洋放在吧台上。
“没别的意思,就是打听一下。”
掌柜子露出一个微笑,他对着和尚点了点头。
和尚又拿出一块大洋放在吧台上。
“他常来您这抽大烟吗?”
掌柜子再次点了点头。
和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从里衣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十块面值银元券放在吧台上。
“下次他来抽大烟进门,您让人直接把他赶走。”
“后面他再进门,给钱您再给他烟抽。”
“往后要是他没钱付,烟瘾又犯了,您接着做他生意,把量给足让他抽个够。”
掌柜子笑着把桌子上的钱收了起来。
这种好事哪里找,有钱不赚王八蛋,他才不管和尚跟乌老头有什么瓜葛。
他连问的兴趣都没有,只要钱给足什么事都好办。
和尚估摸着,像乌小妹他爹那种老烟枪,只要再抽几次大剂量烟膏,绝对会一命呜呼。
明个他会在这片街道上晃悠,找个合适的机会,跟乌老头见面,然后趁他烟瘾犯了时,用钱买下乌小妹。
最后再找烟馆掌柜子做中间人,写下卖身契。
到时候一切都好办了,别管乌家两兄弟怎么闹,白纸黑字下,一切都白费。
溅了一裤子泥的和尚,晃悠到城隍庙。
今个他打算去看看城隍庙主殿下的密室。
有些东西不确定一下,他心里不踏实。
城隍庙附近,经过一次大火,变得更加荒凉。
倒塌的围墙,没了屋顶的大殿,杂草丛生的院子。
黑乌鸦站在树梢上,时不时呱呱叫两声。
虫鸣声配合院子里肆意生长的藤蔓,看的让人慎得慌。
残肢断臂的神像,在这种环境下格外恐怖。
夜风吹过树枝,发出的沙沙声,能把走夜路的人,吓得心里直打鼓。
和尚蹲在胡同角落里一个多时辰,注视着附近的动静。
鬼子应该转移藏宝地,这里连个巡逻宪兵队都没有。
就连巡夜的打更人都不走这条路。
感觉没危险的和尚,开始行动。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下,他顺着围墙,往荒废的城隍庙主殿走去。
他顺利无比走进城隍庙主殿内。
一番摸索过后,密道被打开。
只身钻进密室里的和尚,举着燃烧的蜡烛,向密道深处走去。
安静的地道里,除了他的呼吸声,只剩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吱啦声。
和尚看着密道出口墙边,五个大樟木箱子并排放在一起,他心里踏实下来,
他蹲在楠木箱子边,仔细观摩一番后,没发现有其他人动过的痕迹。
箱子锁扣处留的记号还在,箱子表面落灰的程度也符合。
他把蜡烛固定在墙上,开始查看箱子里面的宝贝。
第一个被打开的箱子里,装了五个象牙雕材料。
取出一个后,他痴迷的看着一米长的材料。
这个象牙雕摆件,雕刻的是十里红妆的故事。
蜿蜒的送亲队伍,从象牙头雕刻到象牙根部断裂处。
送亲队伍里各个人物表情都不一样。
送嫁队伍按规制排列,前有鸣锣开道、高举字灯笼的仪仗。
中间八人抬万工轿,后面抬嫁妆的队伍,更是雕刻细致到离谱。
红漆橱柜、子孙桶、梳妆匣等生活器物,尾列甚至有雕花拔步床拆卸后的构件。??
轿子是最惹眼,八人抬的朱漆喜轿,雕龙描凤。
四角悬挂金铃,轿帘上绣着百子千孙图,针脚细密,寓意绵长。
轿前一对红烛,连蜡烛火焰都雕的活灵活现。
路边挤满了观亲的人,孩童踮脚张望,被大人一把拽回。
老太太眯着眼数嫁妆件数,嘴里微张,似乎在说“好排场”。
年轻姑娘们窃窃私语,指尖绞着衣角,想象自己那天的模样。
和尚借助烛光,细数一下象牙雕里,一共有四百五十六个人物。
浮雕,圆雕,镂空雕刻,把那些人物,仿佛雕活过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