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跪在地上,心绪纷乱之际,身旁的林景衡猛地撩起官袍下摆,“扑通”一声,毫不犹豫地跪下去。
与她并肩跪地,一起跪在端坐龙椅上的嘉靖帝面前。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坚定,声音朗朗,清晰地回荡在暖阁之内:
“回禀陛下!当年扬州闯台立誓之人,正是微臣!”
嘉靖帝微微动了一下眉头,不动声色,眼神示意他继续说。
林景衡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充满力量:“微臣当时所言,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绝无半字虚言!
微臣敬佩春芽之才华,更感念其培育嘉禾,造福天下万民之功德!
微臣更深知,她所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并非狂妄无知,而是至情至性、追求心神契合的赤诚之愿!
此愿,微臣甘之如饴,并愿以此誓约为凭,护她一生周全,绝不相负!”
他的语气带着真诚,却也染上了一丝压抑的痛苦:“外间流传诸多版本,其中不乏夸大其词,更有些对春芽饱含贬损诋毁的污秽之言。
微臣每每听闻,皆心痛难安,深觉愧对于她。
故此,微臣今日冒死恳求陛下!
恳请陛下为微臣与春芽赐婚,以正视听,成全我们!
陛下恩德,微臣没齿难忘!”
“轰!”的一声,春芽只觉得林景衡这番话像一道暖流,又像一道惊雷,在她心中炸开!
她猛地侧头看向跪在自己身旁的这个男人。
看着他挺直的脊梁和坚定俊秀的侧脸,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窜入她的脑海——
原来……原来他从一开始就谋划好了!
从他请求自己来京城,到他积极着书,再到今日面圣……
他一步步走来,竟然都是为了创造这个机会,为了能名正言顺地娶她,为了彻底扫清他们之间所有的障碍!
想通了这一点,春芽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一股酸涩涌上鼻尖,那是被他如此深沉、长远的用心所震撼;
随后,一股无边的暖意包裹了她的心脏,她被他这般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坚定不移地选择所感动;
最后,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满腔的柔软和更加笃定的爱意。
这个男人,她果然没有看错!
这辈子,她是跟定他了!
她的眼眸瞬间红润模糊,水光氤氲,只能努力抑制着,不让泪水滑落。
嘉靖帝高踞御座,将台下两人的神情互动尽收眼底。
林景衡这番话,情真意切,固然动人,但更让这位深谙权谋、洞察人心的皇帝在意的,是这番话背后透露出的东西。
此子,不错。
嘉靖帝心中暗忖。
从他请李春芽入京,到着书立说引起朕的注意,再到今日抓住时机,大胆请求赐婚……
这一步步,环环相扣,隐忍谋划,却又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实事。
他不张扬,却精准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他有才干,能忍事,懂得借势,更难得的是有一片对待感情和实事的赤诚。
此子的确是个有心思、有魄力,亦懂得忠君之事的大才。
皇帝的目光又扫过眼眶微红、神情激动却难掩聪慧坚毅的李春芽。
此女在农事上的天赋和贡献,更是大明不可或缺的福星。
成全这样一对各有大才、又彼此情投意合的年轻人,既彰显了皇恩浩荡,又能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力,于朕的江山社稷有大大裨益。
如此顺水推舟、一举多得的美事,朕何乐而不为呢?
暖阁内一时很安静。
林景衡和春芽跪在地上,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皇帝这沉默背后,究竟是怒是赏。
嘉靖帝沉吟片刻,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忽然轻轻笑了笑。
轻松随意的笑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林爱卿,倒是个难得的痴情种子,也是个有胆色、有担当的。”
他又将目光转向春芽,语气平和:“李管事,你的意思呢?
此事,终究需你情愿。”
春芽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再次叩首,声音因激动带着一丝细微的颤抖,语气却异常坚定:
“回陛下,臣……臣亦心仪林大人。
此生能得知己如此,是臣几世修来的福分和幸运。”
她终于有机会,在至尊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心意。
林景衡听到身旁之人如此坚定回应,心中激荡万分,眼眸也是红润一片。
他忍不住侧头看向她,眼神里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宠溺和如释重负的微笑。
“好!甚好!”
嘉靖帝大笑,显然对两人的反应十分满意,“你二人,一在田间实干,一在书斋立言,皆是我大明栋梁。
朕看的出来,你二人确是两情相悦,情深意重。
真乃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既是如此,朕便成全你们!”
跪地的两人心头狂跳!
太好了!皇帝要为他们赐婚了!
嘉靖帝看向身边的大太监黄锦,心中斟酌着该如何封赏他们二人。
李春芽功劳甚大,但女子封赏需谨慎,过高则惹非议,需得既显恩宠,又留有余地,方是长久之道。
“拟旨。”嘉靖帝终于开口了。
“嘉禾乡君、御麦管事李春芽,勤勉王事,功在社稷,屡创嘉禾产量之新高,于农政一道贡献卓着。
特赐封号为‘嘉禾夫人’,秩正五品,此号为朕特设,专彰其功,望天下女子效其勤勉!
另赐银一千两,京郊良田三百亩,以资鼓励!”
这个封赏体现了皇帝的特恩,“嘉禾夫人”是专为春芽设立的荣誉头衔,正五品的品级也远高于她原先的乡君,管事,足以显示其地位的提升和皇帝的看重。
随即,皇帝目光转向跪地的林景衡:“翰林院修撰林景衡,才学出众,忠勤体国,所着《御麦培耘录》于农事推广大有裨益。
擢升为翰林院侍讲,秩正六品,赐银五百两,京郊良田二百亩,望尔再接再厉,不负朕望!”
翰林院侍讲是正六品,虽只升了一级,却是清贵无比的官职,常在御前侍讲,地位非比寻常,可见皇帝有意栽培他为近臣。
嘉靖帝看着面前这对欣喜不已的两个年轻人,心中甚是欣慰。
这对年轻人可是有真切的实干之才,必要笼络住,为大明江山多干实事,稳民固政方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