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的炮击让他们损失不小。
短短几公里路程,损失的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六十辆,占到了整个师团总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
高桥骏太听到这个数字时,心头一阵刺痛。
“命令炮兵对八路军阵地实施压制射击,注意分散部署,避免被火箭炮集中打击。”
他对独立团火箭炮的威力已经深有体会。
虽然自己的炮兵实力无法与对方相比。
但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几乎就是送死。
除了压制对方火力外,也可以分散敌军注意力,减轻进攻部队的压力。
第三机械化步兵联队所装备的车辆数量相当可观。
包括装甲车、卡车在内的各种车辆总数超过两百辆。
因此在雪原上,可以看到一辆辆装上了防滑链的卡车和装甲车飞速前行。
为了跟上坦克的推进速度,他们也是拼了命地赶路。
在距离四七四高地三到八公里的区域,日军设立了十多个炮兵阵地。
主要配备的是四一式山炮和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
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
每个炮兵阵地只部署两到三门火炮,并且构筑了相当完善的防御工事,使火炮处于环形掩体的保护之下。
除非是近距离爆炸或直接命中,否则很难摧毁这些火炮。
为了挖掘这些防御工事,他们也下了不少功夫。
毕竟在雪地里挖出这么大的坑,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一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日军各炮兵阵地都清晰可见。
“开火……”
一名军官抽出指挥刀向前一挥,各炮兵阵地顿时炮声隆隆,硝烟四起。
75毫米和105毫米火炮的威力虽然不算特别强,但对火箭炮营来说,依然是不小的威胁。
炮声轰鸣,十几发炮弹呼啸着落在原先的火箭炮阵地上。
火箭炮发射时产生的烟尘极为明显,日军想要发现并不困难。
不过他们显然还不知道,火箭炮营早已更换了发射阵地。
在火炮对战方面,火箭炮并不占优势。
因此李云龙将火箭炮营隐藏起来,将火力对抗的任务交给了6门重型榴弹炮。
更何况深蓝警备大队还配备了两门pLZ-45型自行加榴炮。
总共8门15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足以轻松压制敌方火炮。
密集的炮弹开始倾泻在四七四高地。
当阵地上腾起一团团火光,硝烟弥漫整个战区时,日军坦克部队的士兵们依旧情绪高涨,恨不得立刻发起冲锋。
“快!快!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后方的卡车与装甲车轰鸣作响,即将与装甲部队协同发起进攻。
显然,小鬼子的炮兵还没尝过真正的苦头。
第三重炮连阵地上,一辆反炮兵雷达车正在运行。
日军火炮在发射两轮炮弹后,反炮兵雷达迅速锁定了其具体坐标。
“立即对上述日军炮兵阵地实施打击,以两门火炮为一组,火控组负责引导射击。”
反炮兵雷达不仅能测算敌方火炮的弹道,也能校准己方的射击轨迹。
当弹道偏离目标时,系统会进行测算并修正,直到目标被彻底摧毁。
更何况,还有一架炮兵校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可实时反馈打击效果。
因此,6门重炮的首轮齐射,命中率高得惊人。
在距离四七四高地约6公里的一处缓坡上,一门九一式105毫米火炮正猛烈射击。
突然,天空中两道白色弹道呼啸而下。
装填手发现后,瞳孔骤然一缩。
炮弹的身影在他眼中迅速放大,紧接着火光冲天而起。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席卷整个炮兵阵地,狂暴的能量撕碎了一切。
硝烟散去后,地面上赫然出现两个巨大的弹坑。
原本坚固的炮兵阵地,掩体已被炸得支离破碎……
只剩下一截扭曲的炮管和零星的金属残片,诉说着这里曾是炮兵阵地。
8门重炮,一次齐射,直接摧毁日军3个炮兵阵地,炸毁火炮多达7门。
整个战车第三师团下属的机动炮兵大队,火炮总数也不过20余门。
看到这一幕,高桥骏太和冈部直三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的炮兵阵地分布得如此分散,还专门构筑了防御工事,
怎料这独立团只是一轮重炮齐射,便将他们的火炮摧毁殆尽?
粗略估算,敌方火炮的首轮命中率竟高达80%以上,简直不可思议!
“八嘎!第一一六师团呢?让他们一起进攻,快!”
参谋长冈部直三郎顿时急了。
战斗还没正式打响,己方损失已经如此惨重。
再拖延下去,他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代价。
为了歼灭一个独立团,就将精锐的战车第三师团打得元气大伤,他实在无法向司令官和大本营交代。
在四七四高地方向,落后的机械化第三联队终于赶上了装甲部队的推进节奏。
近两百辆坦克、百余辆装甲车掩护着数千名步兵,在雪原上发起进攻,对四七四高地展开猛烈冲击。
为了应对日军攻势,李云龙这次把整个反坦克营都调了上来。
数十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拆卸隐藏在阵地中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随时准备对日军坦克发动致命打击。
“反坦克导弹连,准备攻击!优先打击敌军九七式坦克!”
反坦克营的指挥官通过望远镜发现日军的装甲车队后,立刻发布了作战指令。
两公里的距离已处于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
至于82毫米无后坐力炮,对付远距离的移动目标还是略显吃力。
因此决定等敌军坦克进入阵地一公里以内再展开反坦克作战。
接到命令后,红箭-8反坦克小组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一枚枚导弹从高地呼啸而出,直扑日军的坦克部队。
“什么情况?那是什么?”
当看到呼啸而来的导弹时,不少日军坦克成员已经察觉到了异样。
毕竟导弹飞行速度并不快,肉眼很容易捕捉到轨迹。
但还是有几个日军士兵认出了这是什么。
在之前的野狼谷战斗中,这种神秘的反坦克武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种武器和传统的反坦克炮或无后坐力炮截然不同。
它更像是“长了眼睛”的无后坐力炮,居然能够追踪目标进行打击。
“快躲避!这是反坦克导弹!”
尽管有人示警,但导弹速度之快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