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胤禩也不是第一次拍康熙马屁。
但不知道怎么了,今日康熙格外的喜欢听。
一句马屁怕拍的,顿时让康熙脸色缓和不少,怒气渐渐消去。
看着底下这帮奴才臣子,瞬间就顺眼了很多。
众王公大臣发现到这一点,连忙高喊。
“皇上英明神武,平灭区区逆匪,易如反掌。”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
一声声高呼,让康熙想起他依然还是掌握万万人生死的帝王。
依然是那个,让大清从覆灭的边缘,走向强盛的帝王。
依然是那个,八岁登基,十四岁平权臣鳌拜,一手灭三藩的帝王。
他还没老,一个省乱起来,算的了什么。
区区流贼,又有何惧?
朕要灭了他,易如反掌。
见过大世面的康熙,心态不是一般的沉稳,一场小小的战败,根本动摇不了他的内心。
也不会让他,感觉到害怕。
一开始的发怒,看似生气,实则是气手底下这帮人不争气。
区区流贼都灭不了,辜负看重。
不敲打敲打这帮王公大臣,又怎能行。
所以,此时康熙微笑着看向好大儿:“胤禩,你能从几场战报中,分析出敌我优劣势,想必花了不少心思,朕先记你一功。
这接下来,你再说说该如何剿灭贼匪,若是说的好,朕重重有赏。”
“是,儿臣谢皇阿玛。”
听到被赞赏,又要赏赐,胤禩内心顿时喜的不得了。
自己这些皇子,想得到赞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每多一份宠爱,那就多一丝继承皇位的机会。
这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胤禛不在,那就应该更应该展现自身的能力。
让自家皇阿玛知道,谁才是最适合继承大统的皇子。
想明白这点的胤禩,快速梳理一番早已准备好的计策后,才缓缓讲道。
“对于接下来平灭河南贼匪,儿臣认为依然要执行先剿灭杨贼为要,同时安抚南阳叛军和白莲教教匪。
或可引平三藩之例,分化瓦解,破坏三方之间的合作,断其物资交易。
甚至许以重利,让南阳叛军、白莲教教匪一同攻打杨贼。
若是此策能成,可减少我方不少精力。
但不成,也不妨碍,通过此策也能让其心生猜疑,日后肯定多加防备,不能随意调动兵力。
而这下一步,儿臣认为先派人打探清楚杨贼手里的鸟枪,到底什么情况。
若真是改进过的鸟枪,则儿臣认为则要有相克制的火器或战术。
然后,则是调动各省绿营、驻防八旗,并万余京师八旗前往剿贼。
同时要让周边各省严加搜查铁盐售卖,若是有谁大量购买运输,必要仔细盘查。
不能让这些重要物资,流入杨贼和南阳叛军等人手中。
还有,所调遣大军合击速度要快,减少给杨贼快速机动击破的机会。
以上是儿臣见解,要知己知彼,步步为营。”
“好一个知己知彼,步步为营。”
“胤禩你分析的很好,想来是深思熟虑过,你的功劳朕记住了。”
对于自家好大儿的一番分析见解,康熙还是很满意的,不敢说很完美,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特别是点出敌人的优势,要着重应对,就说明有认识到己方不足。
没有盲目自大,能认清自我,是一位合格领导者所要具备的。
对于自家皇阿玛的赞赏,胤禩心中甚喜,但脸上依然淡定。
“儿臣谢皇阿玛,为皇阿玛分忧是儿臣应做的,儿臣不敢贪功。”
康熙闻言,微微颔首嗯了一声,然后看向他身后的王公大臣道:“对于接下来如何剿灭贼匪,你们其他人就没什么建议?”
众王公大臣闻言,都沉默了。
人家八阿哥胤禩已经把情况说的明明白白,该给的建议也给了,自己等人也不适合去反对。
何况,八爷党的人不可能站出来反驳,非八爷党实力又太弱。
就比如四爷党,这胤禛作为主心骨都不在,那手底下支持他的王公大臣又怎敢跳出来,挑人家胤禩的刺。
而且,说来也没什么刺好挑。
当然,这个时候,还是会有人表态。
文华殿大学士嵩祝,站出来道:“回皇上,奴才以为八阿哥的分析见解已十分周全,可直接运用。
不过若能稍事增补,会更为完善。”
看是自己非常倚重的臣子回答,康熙面露喜色,赞道:“好,说说你的建议。”
嵩祝轻轻嗯了一声,略作斟酌道:“根据奏折所呈报信息,目前湖北情况如何,暂不明朗。
奴才认同马齐的猜测,南阳高成和杨贼,一定是有联合极力断绝他和满丕的联系。
不出意外,正如马齐所言,高成应该已经借着满丕对战杨贼的时候,派兵攻占了襄阳。
若要想安稳坐拥南阳府这个,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的粮仓,没有襄阳这个南大门守着,可随时攻入城下。
对于这个道理,想必高成不会不懂。
而若是此时襄阳失守,荆州、武昌则危矣!
若高成和杨贼联合南下,恐湖北全省会被攻占。
更是会威胁到湖南、江西两省。
若顺长江南下,甚至江浙之地都会跟着动荡。
所以,奴才认为已占领南阳、汝州、许州、襄阳之地的高成,对我大清的威胁不亚于杨贼。
在剿抚兼施的同时,务必要提前调集大军做好与之一战之准备。
依奴才之见,高成和杨贼都会对荆楚之地视为囊中之物。
若所料不差,两人定会协商如何划分。
而这,不管协商如何,定会心生间隙。
与此,要借着此次机会,加深二人间隙。
然后接下来调集大军剿灭贼匪,鄂北、鄂东要加派兵力重点防范。
同时,要严密盯紧,发现机会务必迅速出击给予重伤。”
“好,好,好。”
听完嵩祝一番见解,康熙没有多的表示,只是抚须连说了三个好字。
于此,随着三个好字念出,众王公大臣也知道康熙心中有了计策,怒火也消了一半。
果不其然,在众王公大臣松了口气时,康熙再次问道:“各位对剿灭贼匪,还有何意见否?”
众人闻言,低头默然。
见状,康熙嗯了一声,又淡淡问道:“阿尔松阿和查弼纳,还有数千八旗被俘,各位觉得该如何处置?”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