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吴尘还笑着回应:“我也是,太完美的角色反而不真实,观众看不到共鸣点。”
倪尼当时眼睛一亮:“对啊!比如如果演一个校花,不能只演她的漂亮,还要演她的小心思——比如收到情书时的窃喜,面对喜欢的人时的犹豫,这样才像真实的人。”
想到这里,吴尘的眼前突然亮了——倪尼不就是秋雅的“完美人选”吗?她没有和自己有过情感纠葛,不会引发不必要的猜测。
她有演技,能驾驭秋雅的“白月光”与“世俗感”;而且两人有过交集,合作起来不会有陌生感。
他立刻翻开倪尼的资料,仔细看着上面的分析:“风情感能突出秋雅蜕变后的魅力,学生时代文静下藏着心思,成年后‘不掩饰的利己’很真实。”
吴尘越看越觉得合适。“就选倪尼。”吴尘心里终于有了答案,他把倪尼的资料单独抽出来,放在最上面,然后关掉台灯,躺在床上。窗外的喧嚣依旧,可他的心里却格外平静。
这个决定,不仅避开了与高缘缘、刘师师、刘天仙的情感与过往纠葛,更重要的是,倪尼确实能把秋雅这个角色演好。至于别的,去特麻的吧,烦不了那么多……
第二天早上,吴尘提前半小时来到会议室,把倪尼的资料和自己整理的适配分析放在桌子中间。
没过多久,张导、制片人和其他团队成员陆续到场,看到桌上单独摆放的倪尼资料,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吴总,这是……”张导指着资料,语气里带着好奇。
吴尘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经过昨晚的梳理,我觉得秋雅这个角色,倪尼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制片人惊讶地问:“倪尼确实不错,但高缘缘、刘师师、刘天仙这几位,不管是形象还是人气,都很贴合,怎么突然想到选倪尼了?”
吴尘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高缘缘老师是前辈,也是我很尊敬的人,她的气质确实贴合秋雅的‘白月光’形象,但我和她有过一段过往,选她会让外界多想,也怕影响她的口碑。
刘师师老师和我之前有过合作,后来也相处过,她的演技很好,可同样的,选她会让其他候选人觉得有‘私人偏好’,尤其是高缘缘老师那边,我不想让前辈觉得被不尊重。
刘天仙老师更不用说,当年的合作插曲虽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现在选她,难免会引发舆论争议,对电影和她本人都不好。”
吴尘把话说的很委婉,但大家都能明白他的意思,不就感情上的那点破事嘛,有人心里还悄悄鄙视吴尘,圈里分手后又躺一张床上的人多的是。
他顿了顿,拿起倪尼的资料,继续说道:“而倪尼不一样,我和她只有工作上的交集,没有私人情感纠葛,选她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她的气质能兼顾秋雅的‘白月光’与‘世俗感’。
学生时代的秋雅,不是完全的清冷,也不是过分的活泼,而是‘文静中藏着小心思’,倪尼只要造型上调整一下,扎个马尾、穿件校服,就能演出‘校花’的大众印象,不会让观众出戏。”
张导皱了皱眉,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倪尼的‘白月光’感会不会不够?高缘缘和刘天仙的清冷气质,是天生的‘白月光’气场,倪尼更偏风情,会不会让观众觉得秋雅的‘初恋感’不足?”
“不会的,”吴尘立刻解释,“秋雅的‘白月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让夏洛觉得遥不可及’的。
倪尼的风情不是‘艳俗’,而是‘有魅力’,这种魅力能让夏洛觉得‘她很好,我配不上她’,反而更贴合‘暗恋对象’的设定。
而且她的演技很细腻,能演出秋雅学生时代的‘克制’——比如夏洛送情书时,她不会立刻拒绝,也不会开心地接受,而是微笑着说‘谢谢,我会好好看的’,这种‘礼貌的距离感’,比完全的清冷更真实,也更能让观众理解夏洛为什么会暗恋她这么久。”
他翻到资料里倪尼演成年角色的片段截图,继续说道:“成年后的秋雅,需要演出‘世俗感’,但这种‘世俗感’不是‘拜金’,而是‘现实’。
制片人考虑的是市场热度,她犹豫着说:“倪尼的票房号召力虽然不错,但比高缘缘、刘天仙还是差不少,选她会不会影响电影的前期热度?”
“不会的,”吴尘笑着回应,“电影的热度最终还是靠质量,不是靠演员的名气。而且我和倪尼是首次银幕合作,这种‘新鲜组合’反而能引发观众的期待。
大家会好奇,我们俩演的夏洛和秋雅,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更何况,倪尼的路人缘很好,没有负面新闻,她的粉丝也很理性,不会因为角色产生不必要的争议,这对电影的后期宣传也有好处。”
他看向编剧老周,补充道:“老周,你之前说秋雅的核心是‘蜕变’,倪尼刚好能把这种‘蜕变’演得有层次。学生时代的她,眼神里有‘单纯’。
成年后的她,眼神里多了‘故事’,这种变化不是靠妆容,而是靠演技。
她能让观众看到秋雅的成长,从一个‘被暗恋的校花’变成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性’,这种真实的蜕变,比单纯的‘白月光变黑莲花’更有感染力。”
老周推了推眼镜,点了点头:“吴尘说得对,倪尼的演技确实能支撑起这种层次。秋雅这个角色,最怕演得‘脸谱化’,要么太清纯,要么太世俗,而倪尼能找到中间的平衡点,让角色更立体。”
选角导演小王也跟着说:“我之前和倪尼的团队接触过,她对角色很认真,拿到剧本后会做详细的人物小传,连秋雅喜欢吃什么、说话的口头禅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