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殿,人去殿空,却余威犹存。
悟空的身影如同鬼魅,再次出现在这森严殿堂的阴影之中。
十殿阎罗追击未果,想必正在地府各处大肆搜捕,短时间内绝不会料到,这胆大包天之徒,竟敢去而复返,重回这地府核心重地!
殿内依旧青惨幽冷,那本厚重的生死簿依旧悬浮在黑色案台之上,散发着浩瀚的天道气息,只是其表面流转的光芒,似乎比之前略显晦暗了一分,那是被悟空强行撼动法则后留下的细微痕迹。
空气中还残留着之前大战的法则波动与阎罗怒意,反而成了悟空此刻最好的掩护。
大殿空旷,唯有幽冥宝石投下冰冷不变的光。
之前被悟空混沌领域震裂的冥玉地砖尚未修复,裂痕如同蛛网蔓延。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后的余悸,以及天道法则自我修复时产生的细微嗡鸣。
殿外远处,隐约传来阴兵调动和呵斥的声音,更反衬出殿内此刻诡异的寂静。
悟空的目透过阴影,牢牢锁定生死簿。
他之前修改寿元,是明招,是不得不为。
而现在,他要留下的是暗手,是为未来彻底掌控地府埋下的伏笔。
地府作为三界轮回中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将其纳入掌控,无论是情报、资源还是对天道的影响,都将获得巨大优势。
殿内并非全无防范。
十殿阎罗离开时,必然留下了监察手段。
悟空混沌之瞳扫视,立刻发现了数处隐藏极深的幽冥之眼和警戒符文,它们与地府法则相连,一旦触发,立刻会引来雷霆打击。
他并未强行破除,那会打草惊蛇。
混沌之气如水银泻地,贴着地面、沿着柱影,以一种违背常理的方式流动,巧妙地绕开了所有警戒节点。
他的身形在流动中变得愈发淡薄,仿佛真的化成了一道没有实体的影子,悄无声息地再次靠近了那座黑色案台。
距离生死簿,仅三步之遥。
那本书册静静悬浮,看似毫无防备,但悟空能感觉到,其内部的天道禁制经过上次触发,正处于一种更加敏感的状态。
悟空停下脚步,没有直接触碰。
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一缕凝练到极致、几乎化为无形的混沌之气缓缓探出,如同最细微的触须,小心翼翼地靠近生死簿的书页。
这不是攻击,而是渗透。
混沌之气蕴含的“无”之特性再次发挥作用。
它并不与生死簿的天道禁制发生冲突,而是模拟出一种“不存在”、“被忽略”的状态,如同光线穿过透明的琉璃,缓缓渗入了书页之间那极其细微的法则缝隙之中。
过程缓慢而凶险。悟空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其中,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虽瞬间被混沌气蒸发)。
他必须确保混沌之气的波动完全内敛,不能引起天道禁制的丝毫排斥。
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一息,两息……
那缕混沌之气终于成功渗入,没有引发任何警报。
进入生死簿内部,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是一片由无数流动的法则符文构成的浩瀚光海,每一道符文都代表着一条生命规则,一条因果链条。
光海中央,便是那道被悟空短暂撼动过、如今正在缓缓自我修复的“天道锁”虚影。
悟空的目标,并非这道主锁。
他的混沌之气在法则光海中游弋,避开那些活跃的、被密切关注的核心区域,向着光海更深处、那些相对沉寂、负责底层架构稳定与信息记录备份的次级法则节点潜去。
最终,他锁定了一处位于“畜生道”与“饿鬼道”轮回轨迹交叉点附近的偏僻节点。
这个节点平日里几乎不会被触动,但因其位置特殊,却能隐隐影响到两道轮回的部分信息流向。
就是这里!
悟空心念一动,那缕潜入的混沌之气开始极速凝聚、压缩、变形!
它不是要破坏这个节点,而是要在不影响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在其中悄然“寄生”一个东西——一枚由最精纯混沌本源凝聚而成的【混沌印记】!
这枚印记极其微小,结构却复杂无比,蕴含着一丝悟空的混沌意志与他对轮回法则的全部感悟。
它如同一个沉睡的孢子,一个潜伏的病毒,深深嵌入这个次级法则节点的最核心。
印记成型的那一刻,自行进入了绝对的“静默”状态,不再散发任何波动,与周围的法则环境完美融合。
除非有存在对轮回法则的理解远超悟空,并且刻意深入探查这个偏僻节点,否则绝无可能发现它的存在。
它的作用并非即时性的。
它就像一个坐标,一个信标。
未来,当悟空需要时,无论身在何地,都能通过这枚印记,远程感应到地府轮回的运转状态,甚至……在关键时刻,以其为支点,施加影响!
这将是插入地府心脏的一根毒刺,也是连接他与地府的一条隐秘纽带!
做完这一切,悟空缓缓收回了那缕混沌之气。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惊动任何警戒,没有引发丝毫异象。
他深深看了一眼那依旧悬浮、看似毫无变化的生死簿,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种子,已经种下。只待日后,开花结果。
他不再停留,身形如烟消散,沿着来时的路径,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判官殿,融入了地府外围的混乱与阴影之中,真正开始了他的归程。
判官殿恢复死寂,唯有生死簿缓缓翻动,记录着众生命运。
无人知晓,其最深处,已然埋下了一颗足以在未来颠覆一切的混沌种子。
他日地府再相逢,局势将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