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医疗站调试便民暖 外资撤场产业安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糊的暖香里。母亲站在智能灶台前,正用小勺轻轻搅动锅里的玉米糊——这是用农数科技新磨的细玉米粉熬的,特意加了点小米,口感更绵密,是给刚适应辅食的双胞胎准备的。“晴晴,你把宝宝的辅食碗拿过来,糊熬好了,晾两分钟刚好能喂。”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爬爬垫上的两个小家伙身上,妹妹正抓着哥哥的衣角,两人凑在一起玩玉米穗玩偶,小脑袋抵着小脑袋,格外亲昵。
苏晚晴刚叠好宝宝的小围嘴,闻言拿起印着玉米图案的辅食碗走过去。“妈,您这糊熬得真匀,一点颗粒都没有。”她笑着说,伸手摸了摸碗壁,温度刚好。哥哥似乎闻见了香味,从爬爬垫上爬起来,小手抓着苏晚晴的裤腿,“咿呀”着要抱。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书包从房间跑出来,手里攥着张画纸,上面画着村东头正在建的医疗站,“老师让画‘家乡的新变化’,我画了医疗站,还画了智能体检机!”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医疗站的设备调试清单,凑过去看画:“画得真像,医疗站今天调试设备,你放学回来,爸爸带你去体验好不好?”小电用力点头,背着书包跑出门时还不忘喊:“我要测身高!看看我长高没!”
等送完小电回来,林凡就往村东头的医疗站走。刚到门口,就看见强子和智家生态的工程师围着智能体检机忙活,村医李大夫也在旁边,手里拿着个笔记本,记录着设备的操作步骤。“凡哥!你来了!”强子挥手,“这台测血糖的一体机有点小问题,语音提示的本地口音不够浓,老乡们听着有点费劲,工程师正调呢。”
林凡蹲下身,看着工程师调试语音系统:“调得再土点,就按咱们西坡村的方言来,比如‘把指头放好,别挪窝’‘数值出来了,不高,放心’,这样老乡们才听得懂。”工程师笑着点头,很快就调整好了,试了一句“来,坐好测血压,胳膊别使劲”,浓重的本地口音让旁边的李大夫都笑了:“这下好了!张婶她们肯定一听就会!”
正调试着,李叔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隔壁村的王大爷——王大爷有高血压,听说西坡村建了医疗站,特意来试试。“凡小子,这机器真能自己测血压?”李叔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去镇医院太费劲,要是在家门口就能测,可省大事了。”
林凡笑着扶李叔坐在体检机前:“您坐好,按语音提示来就行。”李叔跟着提示,把胳膊放进袖带里,机器很快就“嘀”了一声,语音播报:“血压135\/85,有点高,记得少吃盐,多走路。”李叔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么快?还知道让我少吃盐!比镇医院的大夫还贴心!”王大爷也赶紧凑过来试,测完血糖,机器提示“血糖正常,继续保持”,他笑着说:“以后再也不用让儿子骑电动车带我去镇医院了,省事!”
正热闹着,林凡的手机响了,是孙浩打来的,语气带着轻松:“林总,好消息!做空咱们智舱系关联企业的外资已经彻底撤场了,港股股价不仅回了本,还涨了8%!刚才有两家欧洲车企联系我,想跟咱们智舱芯科合作,采购咱们的7纳米芯片,订单量还不小!”
林凡心里一松——之前的金融狙击总算彻底解决了,自主芯片的实力果然是最好的底气。“你跟他们对接时,把芯片的测试数据和量产能力讲清楚,”他叮嘱,“另外,别忘了提咱们的售后保障,让他们放心。”挂了电话,强子凑过来说:“凡哥,这外资也太不经打了,咱们一公布芯片技术,他们就跑了!”林凡笑着摇头:“不是不经打,是咱们有真东西,他们知道耗下去没好处。”
中午,“妈妈课堂”的老乡们也来医疗站参观,苏晚晴特意请李大夫给大家讲了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护理。“宝宝发烧不超过38.5c,别着急吃药,用温水擦额头、脖子,多喂水就行。”李大夫拿着体温计演示,“医疗站以后会备着儿童常用药,大家有需要随时来拿,不用花钱。”张嫂抱着宝宝,认真地记着:“以前宝宝发烧,我总慌得不行,现在有李大夫,还有医疗站,心里踏实多了。”
下午,林凡去了智舱芯科的办公室,林小雨正在整理欧洲车企的合作资料。“哥,这两家车企都是欧洲的主流品牌,要是合作成了,咱们的芯片就能打进欧洲市场了!”小雨兴奋地说,“不过他们要求看生产线,想确认咱们的量产能力,我跟他们约了下周三来考察。”林凡点头:“生产线准备好,让他们看咱们的实力,另外,把芯片的自主知识产权证书都准备好,让他们知道咱们的技术不是抄的。”
傍晚回到“家和院”时,小电已经放学了,正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给双胞胎讲医疗站的事:“弟弟妹妹,医疗站有会说话的机器,能测身高、测血压,等你们长大,我带你们去测,咱们一起长高!”苏晚晴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刚洗好的水果,笑着给小电递了个苹果:“今天在医疗站没调皮吧?有没有帮李爷爷操作机器?”小电摇摇头:“我可乖了,还帮工程师递工具了,他们夸我能干!”
晚饭时,桌子上摆着玉米糊、炒青菜、玉米排骨汤,还有母亲做的玉米馒头。大家边吃边聊,母亲说:“今天去医疗站的老乡都说好,张婶还说要介绍她娘家村里的人来体验。”林凡点头:“等西坡村的医疗站运营好了,咱们再在邻村建几个,让更多老乡受益。”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林凡抱着哥哥,苏晚晴抱着妹妹,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小电靠在他们身边,手里还攥着半块玉米馒头。远处的医疗站方向,灯光亮着,像是黑夜里守护村民健康的灯塔。“你看,”苏晚晴轻声说,“医疗站让老乡们安心,芯片让产业安心,咱们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了。”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不管是乡村的小事,还是产业的大事,只要咱们守住初心,把事做扎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后,咱们还要让更多的‘安心’落地,让家乡更好,让国家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