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崔敦礼带着李恪谦恭的回复与那份沉甸甸的《安西长远策》奏疏,离开了庭州,返回长安。他此行所见,安西之安定繁荣,军容之鼎盛,尤其是吴王李恪那份沉稳气度与深谋远虑,皆远超京中诸多想象,心中已自有计较。

月余之后,这份由李恪主笔、马周润色、侯君集联署的奏疏,被郑重地摆在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两仪殿御案之上。

与奏疏同时抵达的,还有崔敦礼的密报,详细陈述了安西见闻,尤其强调了李恪对皇帝的恭顺忠诚、对治理安西的务实态度,以及那份奏疏中所蕴含的、主动将安西纳入朝廷更直接管辖的“公心”。

李世民仔细阅读着这份堪称宏大的规划。设立四镇,移民实边,请求派官,朝廷直管互市,建立常备军……每一条都切中要害,每一条都看似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李恪个人对安西的控制力。这确实是一份他无法拒绝,甚至应该大力支持的方案。

“好一个以退为进……”李世民放下奏疏,目光深邃,喃喃自语。他岂能看不出这份奏疏背后李恪的真实意图?将安西彻底纳入帝国常规行政与军事体系,固然加强了控制,但也意味着朝廷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来维系这片疆域,而李恪作为安西大都护,其地位反而因这套体系的建立而更加稳固、名正言顺。常备军的设立,更是给了他合法掌握一支强大边军的权力。

这个儿子,不仅会打仗,更懂得如何经营,如何运用政治智慧。其格局与手腕,已远非寻常皇子可比。

“诸位爱卿,都看看吧。”李世民将奏疏传给下首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臣。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片刻后,房玄龄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陛下!吴王殿下此策,高瞻远瞩,老成谋国!若得施行,则安西可定,丝绸之路可畅,吐蕃之患可弭!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老臣以为,当准其所奏,并倾力支持!”

他是从帝国整体利益出发,看到了这份规划带来的巨大战略好处。

李靖(仍按小说设定)也抚掌赞叹:“殿下用兵如神,治政亦有大略!建立安西常备军,正当其时!可保西陲百年安宁!”

然而,长孙无忌的脸色却略显凝重。他缓缓放下奏疏,沉吟道:“陛下,吴王殿下所奏,于国而言,确为良策。然……其所请规模浩大,移民、设镇、建军,皆需朝廷投入海量钱粮、官吏。如今国库虽丰,然支撑如此庞大计划,亦恐力有未逮。且……安西远离中枢,权柄过重,虽殿下忠心可鉴,然制度之设,不可不虑深远。”

他话语含蓄,但殿内众人都明白其意。他担心的是,一旦这套体系建立,李恪在安西的权力和影响力将更加根深蒂固,未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太子李承乾站在一旁,脸色晦暗不明。他听着重臣们对李恪的赞誉,看着父皇那沉思的表情,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李恪越是出色,越是立功,他的太子之位就越是岌岌可危。他忍不住出言道:“父皇,舅舅所言极是。三弟立功心切,所奏虽好,然亦需量力而行。且安西新定,当以安抚为主,如此大兴土木,广设军镇,是否操之过急?恐激起当地部族反弹。”

魏王李泰则是一副为国分忧的模样,胖脸上堆满诚恳:“父皇,儿臣以为三弟之策,利国利民。然长孙司空与太子兄长所虑,亦不无道理。或可……分批施行,徐徐图之?比如,先设庭州、高昌两镇,常备军员额亦可稍减,待成效显现,再行扩充。如此,既回应了三弟为国之心,亦保全朝廷稳妥之道。”

他这话看似折中,实则是在拖延和削减李恪的计划。

殿内顿时分成了几派意见,有全力支持的,有担忧谨慎的,也有暗中掣肘的。

李世民高踞龙椅,静静听着臣子与儿子们的争论,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心中明镜似的,支持者是为国谋,谨慎者是为他这个皇帝谋,而反对者……则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地位和利益谋。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奏疏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李恪这一步棋,走得极其高明。将他这个皇帝和整个朝廷,都绑上了安西的战车。若支持,则李恪权势更固,安西将成为帝国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的强藩;若反对或削减,则显得他这个皇帝猜忌功臣,罔顾国家西陲长远安危,寒了边关将士之心,更可能错失彻底稳定西域的良机。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基于赫赫军功和卓绝政治眼光布下的阳谋。

良久,李世民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了。”

争论声立刻停止。

“吴王李恪,赤心为国,深谋远虑,所奏《安西长远策》,老成持重,实为安定西陲之根本大计!”

他定了调子,肯定了李恪的方略。

“着中书门下,即刻依此策详议细则!”

“准设安西四镇!庭州、焉耆、高昌、疏勒,即刻筹备升格为都督府,筑城置县,移民实边,吏部、户部、工部协同办理,不得有误!”

“准于安西设‘互市监’,由户部直管,太府寺协理,规范商税,振兴丝路!”

“准建‘安西都护府常备军’,定额……两万五千!兵部、户部负责军械粮饷筹措供应之责!”

“至于派遣官吏……”李世民略一沉吟,“着吏部从速遴选干练官员,分批前往安西,听候吴王调遣任用!”

他没有完全采纳李泰削减员额的建议,只稍作调整,保留了绝大部分核心内容,更是将派遣官员的任用权,直接交给了李恪!这既是信任,也是一种表态——他相信李恪能把握好这个度。

“陛下圣明!”房玄龄、李靖等人躬身领命,面露喜色。

长孙无忌眼神复杂,但皇帝已做出决断,他亦只能低头:“臣遵旨。”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脸色微变,却也不敢再多言。

帝国的抉择已然做出。巨大的资源开始向西方倾斜,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强化的安西都护府,即将在李恪的手中诞生。

消息传回庭州时,李恪正在与沈括查看新铸的“安西通宝”样钱。

听完王德的禀报,李恪放下手中泛着金属光泽的钱币,脸上露出了一丝预料之中的淡然笑容。

“两万五千常备军……父皇还是留了些余地。”他轻轻摩挲着钱币上的纹路,“不过,足够了。”

他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

“从今日起,安西,将不再是帝国的边陲,而是帝国伸向西方的手臂,是未来席卷大地的狂澜之起点!”

“传令四镇,依策行事!让我们,为这帝国,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帝国的狂澜,因李世民的这个决定,被赋予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明确的方向,向着未知而广阔的天地,奔涌而去!而掌舵这狂澜的,正是远在庭州的吴王——李恪!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