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信号切断,星耀没马上离开会议室。他立在全息星图前,手指点了下赫尔墨斯星门坐标,黑暗里,蓝色光斑轻轻跳动——像无声警告。
这时,伊莎贝拉已经出发去曙光科研站,林烬还在调动情报部门,想从银河联邦数据库找和神秘外星种族有关的信息。可星耀清楚,现有数据远远不够。
“他们不是偶然出现的。”他低声说,语调平静,却透着股寒意,“他们的科技、能量模式,还有那句‘欢迎来到真正的银河’……这些都不是巧合。”
林烬站旁边,脸色凝重发问:“你是说,他们在等我们?”
星耀慢慢点头:“他们一直在观察我们。现在,他们想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了。”
会议室气氛压抑,大家都明白,这不止是信息战,还是意志较量。面对没接触过的强敌,情报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星耀抬头,目光扫过在场将领和谋士,声音坚定:“我要最真实的情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得查清他们军事部署、科技水平、作战风格……所有情况。”
命令下达,情报部门迅速行动。星耀亲自挑了批经验丰富的特工,派去赫尔墨斯星门外侧边缘,任务是潜入敌方势力范围收集情报。
这些特工本事都大,伪装、潜伏、破译、刺探样样行。他们分到不同区域,扮成商人、流民、星际佣兵混入目标星球或空间站,找突破口。
与此同时,科研团队开始分析那段微弱的能量波动。伊莎贝拉带着曙光科研站日夜运转,想从中挖出更多线索。她还安排了特别小组破解对方通信协议的加密算法。
情报收集比预想艰难得多。
第一组特工到目标星系,发现戒备森严,巡逻舰队来回跑,外来人员都要严格身份验证。一点差错就会暴露。为躲开监控,他们绕远路走偏远航道,用废弃空间站当临时联络点。
第二组特工扮成星际商队,在资源星打入当地市场。和本地商人交流,他们得到些外星种族活动传闻。听说,银色战舰不是普通军事单位,是“活体”构造体,能自我修复、进化。这消息让人震惊,也证实星耀判断:对手比摩罗之流危险得多。
第三组遇到大麻烦。他们想渗透边境外星前哨基地,接近时触发隐形探测装置,只能紧急撤离。虽逃脱了,但怀疑被敌方盯上。
科研这边有了重要进展。
曙光科研站专家破译部分通信信号,确认含高频能量指令。这能量不只是战舰动力源,可能是高级人工智能核心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外星战舰可能有自主意识,不是冰冷武器。
“要是这样……”林烬看着解码数据,眉头紧皱,“那我们面对的不只是种族,是高度整合的智能文明。”
星耀沉默一会儿,下令加强电子干扰系统部署,让前线部队升级防御体系,防敌方战舰突袭。
情报陆续汇总,星耀召集核心将领制定策略。
“他们擅长远程打击和能量操控,战舰能自我修复,指挥系统智能化。”星耀翻着报告分析,“传统战术可能没用,得找新办法应对。”
一位年长指挥官皱眉问:“连他们母星都找不到,咋打?”
“先找他们弱点。”星耀目光沉稳,“任何系统都有漏洞。掌握足够信息,就能找到突破口。”
接下来几天,星耀参与情报研判,组织模拟推演,尝试各种战术组合。他还让后勤部门加快新型战舰引擎量产,给前线部队换装。
局势稳步推进时,意外来了。
一个扮流民的特工在边陲星球传回异常数据包。开始没人在意,数据解析完,所有人都惊住了。
那是段影像记录。
画面里,巨大银色战舰悬在星空,舰桥站着几个身影模糊的生物。他们披暗金色长袍,脸藏在阴影中。他们面前,巨大全息屏幕上,赫尔墨斯星门轮廓清晰。
“他们在观察我们。”林烬低声说。
更不安的是,影像最后定在一个画面——
陌生符号出现在屏幕角落,像徽记,又像警告。
星耀盯着符号,眼神一下锐利起来。
“把符号发给曙光科研站。”他下令,“让他们查清楚这是什么。”
伊莎贝拉很快回电,说符号在遗迹日志出现过,标着“禁忌标识”。
“禁忌?”星耀冷笑,“看来,我们碰到不该碰的东西了。”
他没多说,走向指挥台,手指在星图上划过,画出条通往未知的航线。
“既然他们想让我们知道他们存在……”他自语,“那就别怪我,让他们记住银河联邦的名字。”
夜幕降临,天穹号静静飘在宇宙深处,舰桥灯光昏黄,气氛凝重。
突然,通讯信号切入,打断星耀沉思。
“报告!”通讯官声音急促,“侦察舰队传来情报!赫尔墨斯星门外侧,发现敌方主力舰队集结!超过三百艘,有数艘巨型旗舰级战舰!”
舰桥一下安静得可怕。
星耀慢慢起身,眼里寒芒闪烁。
“他们终于要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