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林小雨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窗边那个身影。林默正低头解题,手指握着铅笔的姿势像握着手术刀般精准。他的水杯放在桌角,透明的玻璃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那是一只用旧了的玻璃杯,杯壁上还留着淡淡的水痕。林小雨记得这只杯子,从高一用到现在,杯底甚至有了细微的裂纹。但林默从未换过,就像他解题时永远选择最简洁的方法。
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时,林默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他的水杯孤零零地留在桌上,杯口还冒着细微的热气。林小雨的心跳突然加快,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她看着那只杯子,像看着一个不该触碰的禁忌。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在桌面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圆。那个圆渐渐扩大,就像她心中某种难以抑制的渴望。
当教室里最后一个人也离开后,林小雨终于站起身。她的脚步很轻,像踩在云端。每一步都带着罪恶感,却又无法停止。
杯子触手微温。她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仿佛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杯口边缘有个小小的缺角,那是去年运动会时不小心磕碰的。林默当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能用。
她的嘴唇轻轻贴上那个缺角的位置。温水带着淡淡的茶香滑入喉咙,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这一刻,她觉得自己离他那么近,近到能感受到他呼吸的温度。
但下一秒,罪恶感如潮水般涌来。她慌忙放下杯子,用袖子擦拭杯口,试图抹去所有痕迹。可就在擦拭时,她突然停住了动作。
杯壁上,映出她泛红的脸颊。那双眼睛里有着她从未见过的神情——一种介于罪恶与渴望之间的复杂情绪。她看着杯中的倒影,突然意识到,这杯水喝下去,就再也吐不出来了。
就像某些感情,一旦开始,就再也回不到原点。
放学后,林小雨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经过垃圾桶时,她把手心里攥了一天的纸巾扔了进去。纸巾展开,上面用铅笔细细地画了一个水杯的轮廓,杯口的位置被反复描摹,几乎要穿透纸背。
当晚的梦里,她一直在找水喝。每个杯子都是空的,直到看见那个带缺角的玻璃杯。但每次快要碰到时,杯子就会突然消失。
醒来时,枕头上湿了一小片。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第二天数学课上,当林默举起那个杯子喝水时,林小雨迅速低下头,假装在草稿纸上演算。但铅笔尖在纸上划出的,全是破碎的圆圈。
她开始留意林默喝水的时间:每次都是在解题间隙,小口啜饮,从不发出声音。这个发现让她既欣喜又痛苦——仿佛通过那个杯口,他们之间建立了某种隐秘的联系。
周五的大扫除,林小雨主动要求擦玻璃。当她擦拭窗台时,不小心碰倒了林默的杯子。水洒了一桌,她连忙道歉,手忙脚乱地擦拭。
但在无人注意的瞬间,她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个缺角。就像触碰一个不敢言说的秘密。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画了很多水杯。每个杯子的水位都不同,有的半满,有的见底。在最后一页,她写道:有些渴望,像杯中的水,明知不该喝,却止不住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