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魔气杂交品种
“灵植基因库”(种子方舟)的建设,如同一座宏伟的生命堡垒,在联盟历经“转基因灵植危机”的创伤后拔地而起。它不仅是抢救性保存遗传多样性的仓库,更在不久前的“玉髓米危机”中,以其保存的野生稻种资源,迅速化解了一场潜在的粮荒,证明了其作为战略资源库的惊人价值。联盟上下对这座“方舟”寄予厚望,视其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收集、保存、研究那些承载着自然演化智慧的本土灵植资源,成为了联盟农业和丹药领域的共识与主流。
然而,科学的探索从未止步于守成。在全力构建安全基石的同时,另一条更加激进、也更富争议的研究路径,也因其潜在的巨大价值而无法被完全忽视——那就是对“魔气”这一昔日死敌的深度利用探索。“魔气能源商业化”已经证明了这种曾经纯粹有害的能量,在严格管控下可以转化为驱动文明的动力。那么,沿着这条思路更进一步,是否有可能将魔气的某些特性,以可控的方式,引入生命领域,尤其是灵植的改良之中?
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联盟与魔气长期对抗的过程中,一些观察敏锐的修士和学者就注意到,在魔气污染区,并非所有生命都走向毁灭。总有极少数顽强的本土植物,在魔气的侵蚀下发生了诡异的变异,不仅存活下来,甚至演化出了一些独特的性状,例如对特定魔气成分的耐受性、吸收性,乃至转化能力。这些“魔化植物”通常极具攻击性和不稳定性,被视为生态毒瘤而被清除。但其中蕴含的、在极端压力下激发出的生命韧性,以及那种与魔气共存的诡异适应性,是否隐藏着某种未被理解的、可供利用的生物学规律?
“魔气杂交品种”的研究设想,便是在这种矛盾与诱惑中诞生的。它不同于此前引发灾难的、相对粗暴的“转基因”技术(直接插入异源基因片段),而是旨在通过更接近传统杂交育种、但引入了魔气作为特殊环境压力或诱导因子的方式,试图引导灵植产生可控的、有益的变异,以期获得诸如:增强对贫瘠、高辐射或特定毒素环境的适应性;开发出能更有效吸收、固化甚至转化魔气成分的“净化型”灵植;乃至培育出能产生蕴含特殊属性灵气(例如更具攻击性、或更具迷幻效果)的果实或药材,用于特种丹药的炼制。
这项研究的诱惑是巨大的。若能成功,意味着联盟不仅能化解魔气的威胁,更能“化毒为药”,将其变为一种可资利用的特殊资源,极大地拓展丹药原料的来源和功效,甚至为治理顽固的魔气污染提供全新的、基于生物自净的解决方案。但其中的风险,同样令人不寒而栗。一旦失控,制造出的可能不是有用的作物,而是比野生魔化植物更可怕、更具侵略性和传播性的“生态炸弹”,重蹈甚至超越“转基因灵植危机”的覆辙。
因此,尽管设想早已有之,但联盟内部对此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警惕,相关研究一直被严格限制在理论探讨和小规模的、安全等级最高的封闭实验室中,进展缓慢,争议不断。
转机来自于“种子方舟”计划实施后的一次意外发现。一支深入昔日重度魔气污染区、进行原生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的考察队,在一处被多层净化塔持续净化了数年的山谷边缘,发现了一小片奇特的灌木丛。这些灌木的叶片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暗紫色脉络,但植株本身却散发着相对平稳的木属性灵气。更令人惊讶的是,周围的土壤监测显示,残留的微弱魔气正被这些灌木的根系缓慢吸收,而灌木本身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或精神污染特征。
考察队如临大敌,立即封锁了区域,并将样本和土壤送回“种子方舟”下属的最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4级)。经过灵枢-玄玑的精密分析和研究人员数月的隔离观察,一个惊人的结论逐渐浮现:这种被命名为“紫脉安神木”的灌木,并非简单的魔化植物,其基因组分析显示,它是由当地一种常见的“宁神花”与一种未知的、疑似长期暴露在魔气下发生适应性进化的近缘物种,在净化过程中的某种特定环境条件下,自然杂交形成的稳定后代!
它能够吸收并固化特定的、已趋于惰性的魔气残留成分,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一种特殊养分,同时其自身产生的灵气,竟带有一丝微弱的、确实有助于稳定心神的“安神”效果!虽然效率很低,且其稳定性仍需长期观察,但这无疑是首例被发现的可稳定遗传、且表现出有益性状的“魔气杂交品种”!
这一发现,如同在禁忌的研究领域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它证明了“魔气杂交”并非一定会导致疯狂与毁灭,在极其苛刻的特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催生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新物种。
科学派内部因此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
激进派(以一批年轻的气血方刚的灵植学家和丹药研发者为主)兴奋不已,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机:“看!自然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存在即合理!‘紫脉安神木’证明了魔气并非绝对的毁灭代名词,它可以成为驱动生命进化的特殊催化剂!我们应该立即启动‘魔气杂交品种’的专项研究计划,在绝对可控的条件下,模拟和优化这种自然过程,主动引导,培育出更多具有特殊用途的优良品种!这是联盟丹药学和生态治理的一次革命性机遇!”
保守派(以经历过“转基因灵植危机”的资深学者和科学派道德委员会的部分委员为首)则深感忧虑,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侥幸!这完全是个侥幸!自然条件下的偶然产物,其稳定性存疑,背后机制不明!我们绝不能因为一个特例就放松警惕!主动进行魔气杂交,无异于玩火!魔气的本质是混乱与侵蚀,其不确定性远超我们的认知。一旦实验失控,或者培育出的品种在自然环境中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异,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能再冒第二次‘生态危机’的风险!”
争论的焦点,最终提交到了科学派道德委员会进行裁决。委员会对此高度重视,召开了数次闭门听证会,听取了双方激烈辩论,并调阅了所有关于“紫脉安神木”和研究设想的安全评估报告。
清虚真人,这位道德委员会的首席委员,在聆听了所有陈述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深知,因噎废食可能错失重大的发展机遇,但鲁莽冒进则可能导致文明倾覆。
最终,道德委员会作出了一项充满智慧和平衡的决议:
“鉴于‘紫脉安神木’的发现,及其在魔气转化与特殊药效方面的潜在价值,‘魔气杂交品种’的研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探索必要性,完全禁止并非最优选择。”
“然而,考虑到魔气固有的极高风险性,以及‘转基因灵植危机’的深刻教训,此项研究必须在最高级别的安全规范、最严格的伦理审查和最有限的范围内进行。”
决议如下:
1. 批准启动“可控魔气杂交育种”探索性研究项目。
2. 研究场所: 仅限于“种子方舟”附属的、经过特殊加固和拥有多重独立封闭系统的p4+级超高危生物安全实验室。该实验室将位于独立的半位面,与主库和其他区域完全物理隔离,并配备最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应急销毁系统。
3. 研究范围: 初期严格限定于对“紫脉安神木”的深入研究,解析其稳定机制和杂交原理。在未取得充分安全性验证和道德委员会批准前,严禁进行任何其他主动的、跨物种的魔气杂交实验。
4. 监管机制: 由科学派道德委员会、灵枢-玄玑、以及独立的生态安全专家组成联合监察组,对研究进行全程、实时、无死角的监控。所有实验数据实时上传,任何异常迹象,监察组有权立即中止实验。
5. 目标导向: 研究必须明确以环境治理(如魔气净化)和民生福祉(如特种药材) 为首要目标,严禁任何以制造生物武器或追求单一攻击性性状为目的的研究。
决议一出,争议虽未完全平息,但毕竟为这项高风险研究套上了层层枷锁,划定了一条极其狭窄且被严密监控的跑道。
“紫脉安神木”被移入p4+实验室,开始了漫长而谨慎的研究历程。研究人员穿着全封闭的防护服,通过机械臂操作,像拆解最精密的法器一样,分析着它的每一寸组织、每一段基因序列。实验室外,监察组的目光如同最锐利的飞剑,时刻紧盯着每一项数据波动。
这是一次在万丈深渊之上的走钢丝。联盟在努力守护来之不易的“种子方舟”这一安全基石的同时,也以极度的审慎,尝试触碰那危险而诱人的“魔气杂交”领域,试图在绝对安全的牢笼中,驯服那股毁灭性的力量,探寻将其转化为文明助力的微渺可能。这一步踏出,是福是祸,是开启新的宝藏,还是释放出更可怕的恶魔,无人能够预料。科学的边界,在敬畏与好奇的拉扯中,再次被推向未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