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行军和战斗间隙,何雨柱俨然成了这支小队里最受欢迎的“故事大王”兼“战术教官”。这不,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林间空地休整,战士们就又把他给围上了,连一向沉稳的何保国和施鹰排长都抱着枪,坐在外围,竖起了耳朵。
“何专家,再给咱们讲点新鲜的呗!上次您说的那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把二班长大牛给唬住了,他琢磨了好几天呢!” 一个机灵的小战士笑嘻嘻地起哄,牛班长则不好意思地嘿嘿傻笑。
何雨柱看着周围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里也挺有成就感。他清了清嗓子,盘腿坐下,笑道:“行啊,那今天咱们就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个大智慧合集——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乖乖,这么多?” 战士们发出一阵惊叹。
“对,整整三十六招,招招都藏着学问。” 何雨柱开始如数家珍,“比如,瞒天过海,就是骗得敌人团团转;围魏救赵,就是不打你正面,去掏你老窝;借刀杀人,就是让敌人自己打自己……”
他挑了几个生动有趣、又贴近战场实际的计策,用大白话配上简单的小故事,讲得深入浅出,听得战士们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哈哈大笑,就连何保国和施鹰也频频点头,觉得这里面很多道理,确实跟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暗合。
当何雨柱讲到最后一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时,气氛却微妙地变了。
“走为上?” 之前那个起哄的小战士第一个嚷嚷起来,脸上带着点不以为然,“何专家,这……这不就是逃跑吗?咱们志愿军,只有向前,哪有向后跑的?这也能算一计?”
“就是啊,” 另一个膀大腰圆的战士瓮声瓮气地附和,“听见枪响就撒丫子跑,那不成孬种了?这计策不好!”
不少战士都露出了类似的表情。在他们朴素而坚定的战斗观念里,“撤退”、“转移”往往跟“畏战”、“失败”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接受“走”是上策,心里确实有点疙瘩。
何保国虽然没有说话,但眉头也微微皱起,显然也对这“走为上”有些本能的排斥。
何雨柱将大家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早就料到会这样。他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容,目光扫过每一个面露不解或不屑的战士。
“同志们,”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觉得‘走’就是认怂,就是怕死,对不对?”
几个战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眼神里的不认同并没消失。
“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何雨柱话锋一转,“咱们要是明明知道前面是敌人设下的陷阱,火力强大,地形对咱们极其不利,冲上去就是白白牺牲,根本完不成任务。这时候,咱们是应该梗着脖子,高喊口号往里冲,让敌人如愿以偿地把咱们消灭掉呢?还是应该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力量,寻找更好的机会,从别的地方狠狠地揍他,最终完成任务?”
战士们愣住了,互相看了看,没人立刻回答。梗着脖子送死?那确实太蠢了。
何保国的眼神动了动,似乎抓住了点什么。
何雨柱站起身,用树枝在地上简单画了个示意图:“大家看,假如敌人主力在这里,像一只攥紧的拳头,咱们硬碰硬,就像用鸡蛋去砸石头。但咱们要是暂时‘走’,不是往回跑,而是灵活地移动到这里,或者那里,瞅准敌人防备空虚的地方,比如他的后勤线、指挥部,突然给他来一下!你们说,效果会怎么样?”
“那肯定够敌人喝一壶的!” “山鹰”排长忍不住插嘴,他有点明白过来了。
“对!” 何雨柱用力一挥手臂,“这种‘走’,不是狼狈的逃跑,而是主动的、有计划的战略转移!是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战机,是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这叫不以一时得失论英雄,放眼全局争胜利!”
他看着那些眼神开始变化的战士们,抛出了最关键的一句:“其实啊,咱们教导员他老人家,早就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把这‘走为上计’的精髓给总结出来了!”
“啊?教导员也说过?” 战士们一下子全都来了精神,腰板挺得笔直,连何保国都下意识地坐正了身体。教导员的话,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分量。
何雨柱环视一圈,一字一顿,声音铿锵有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个字,大家都会背吧?”
“会——!” 战士们异口同声,这几乎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战术原则。
“那大家仔细品品,” 何雨柱引导着他们,“这‘敌进我退’四个字,不就是‘走为上计’在我们革命军队中最灵活、最英明的运用吗?敌人气势汹汹打过来,咱们力量不如他,那就先‘退’一步,避其锋芒。这个‘退’,是胆小吗?不是!是为了保存自己,是为了让敌人扑个空,消耗他的锐气和体力,更是为了给后面的‘扰’、‘打’、‘追’创造机会!没有这个主动的、智慧的‘退’,哪来后面痛快淋漓的‘打’和‘追’?”
他顿了顿,让战士们消化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大家再想想,咱们红军时期,面对几倍、几十倍于我的敌人围剿,要是没有教导员指挥的大范围机动转移,没有四渡赤水那样的神来之笔,‘走’出包围圈,能有后来的发展壮大吗?咱们在高丽,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有时候暂时放弃一些表面阵地,转移到坑道里,不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消耗敌人,然后在夜间反击时,让他们付出更大代价吗?”
这一下,如同拨云见日,所有战士的眼睛都亮了!原来,“走为上计”不是可耻的逃跑,而是和教导员“敌进我退”的战术思想一脉相承的大智慧!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策略性的高明战法!
那个之前嚷嚷的小战士猛地一拍脑袋,满脸通红,又是惭愧又是兴奋:“哎呀!何专家!我……我明白了!我这猪脑子!‘走’不是怕死,是……是跟敌人耍心眼!是更高明的打法!”
“对!就是这么个理!” 膀大腰圆的战士也憨厚地笑了,“咱不是怂,咱是聪明!不跟他硬拼,绕到他屁股后面揍他!”
何保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向何雨柱的眼神充满了叹服。他站起身,走到何雨柱身边,对着战士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同志们,何专家今天又给咱们上了一课!老祖宗的智慧,加上咱们教导员的灵活运用,就是咱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后谁再说‘走’是孬种,我第一个不答应!这‘走’,走的是智慧,走的是胜利!大家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战士们响亮的回答声在林间回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豁然开朗的喜悦和对何雨柱由衷的敬佩。他们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看一个技术专家或者战斗英雄,更像是在看一位能带领他们领悟战争艺术的“老师”。
何雨柱看着大家理解了“走为上”的真谛,心里也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些朴素的战士们,一旦真正理解了这些战术思想的精髓,必将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而他,很荣幸能成为这座连接古今智慧桥梁的搭建者之一。